牛津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临床研究论文_邢宝瑞1,张冀北2,王峻岭2,季德才2,路辉3,石

(1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河北沧州 061000)

(2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北沧州 061000)

(3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医院 河北沧州 061400)

【摘要】目的:研究第三代Oxford单髁假体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临床步态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且均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入院,膝关节前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其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均采用第三代牛津单髁系统进行治疗。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均采用步态分析中的步长、步幅、步频,足下压力分布,力线内翻行进曲线5方面进行分析,对第三代牛津单髁系统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全程随访,随访时间1~1.6年,平均为1.2年,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时通过对患者步态分析参数对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牛津单髁置换手术(UKA)相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来说,对于膝关节“修复取代更换”,效果良好。

【关键词】牛津单髁系统;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156-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其发生率逐年增加。长期以来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终末主要治疗方案及手段,目前随着假体设计的创新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进一步划分,McKeever初次提出UKA概念[1]并逐渐被推广到临床应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在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中取得长足的进步,其保留了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恢复了内侧副韧带张力,患者恢复更好的本体感觉和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患者更快的恢复。在各种单髁假体中,牛津单髁假体(Oxford)是临床最为成熟的单髁假体之一,其采用高分子活动聚乙烯垫片,球凹关节面设计,更趋于患者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我们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此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前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34例,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内前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34例确定为研究资料,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为14和20人,年龄最小50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8.5岁。

1.2 临床诊断标准

1.2.1纳入标准 (1)膝关节前内侧间室疼痛。(2)X线:膝关节正位内侧间隙变窄,关节内畸形,侧位后内侧软骨完整。(3) 膝关节屈曲 20°(去除膝关节后关节囊干扰)侧翻应力位X光片:膝关节正位内 侧间隙张开,恢复正 常间隙。

1.2.2排除标准 (1)类风湿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髌股关节、外侧间隙出现疼痛、活动受限障碍;(3)提示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磨损或损害。

1.3 治疗方法

1.3.1手术方式 麻醉成功后,患者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上气囊止血带。

取膝关节髌旁入路6cm左右,切开皮肤、皮下,髌旁内侧切开关节囊,向外牵开髌骨,显露关节,清除骨赘,切除内侧半月板。胫骨髓外定位,垂直胫骨长轴性胫骨内侧平台截骨,切骨量为7mm左右,测量胫骨平台大小,股骨髓内定位,外翻6°,测量股骨假体大小,安装股骨定位模块钻孔定位,安放股骨后髁截块截除后髁,使用0号研磨栓磨锉股骨远端。安放试模,测量屈伸间隙差值,再次使用相应研磨栓磨锉股骨远端。胫骨平台开槽,安放股骨、胫骨假体试模和适宜垫片试模,屈伸活动关节,内外侧平衡良好,髌骨轨迹良好,下肢力线良好,取出试模。脉压冲洗清理骨床,搅拌骨水泥,依次安装Oxford胫骨、股骨假体和试模,膝关节伸直45°位,加压。待骨水泥干燥后彻底冲洗关节,植入适宜高分子聚乙烯垫片,检察屈伸活动,关节稳定。清点纱布无误后,留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

1.3.2术后处理 术后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抗凝剂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消肿、止血、对症等处理,并继续治疗内科合并症。术后48h拔除引流管,积极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下肢功能锻炼方面主张尽早床上活动,一般术后1~2d即开始行被动关节功能活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同时48h拔管后助步器保护负重下地。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三维步态分析参数:步长、步幅、步频,足下压力分布,力线内翻行进曲线等步态分析参数对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进行疗效定量研究。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所有数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方法用计量资料中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检验标准:a=0.05。

2.结果

2.1 患者术后均获得全程随访,随访时间1~1.6年,平均为1.2年,随访期间均无发生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松动下沉及感染并发症。

2.2 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时通过对患者步态分析参数对比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果情况如表所示。

表 术后1个月、3个月、1年通过对患者步态分析参数与术前比较(x-±s)

3.讨论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具有切口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后患膝运动功能更接近生理状态等优点,10年生存率为85%~95%,20年生存率为80%~90%[2]。White等[3]行双柱Oxford单髁置换治疗100例患者,平均2年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效果良好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满意率达97%。

但是临床上对于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疗效、功能对比报道的文献很多,多为患者的自觉症状,缺乏客观指标,对患者的行走功能缺乏定量分析指标。三维步态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力学分析手段已经在针对诸多疾病的研究上被广泛应用[4]。步态分析是生物力学的特殊分支,对人体行走方式进行客观记录并对步行功能进行系统性评价,提供一系列时间、几何、力学等参数值和曲线,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步态以及步态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分析异常步态原因和矫正异常步态、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步态分析在国外矫形外科和康复医学科应用越来越广泛,步态分析是患者步行功能康复治疗和临床治疗最好的评价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膝关节步态分析主要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的定量分析,对于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定量分析报道少,本研究通过收集下肢步态数据来定量描述膝关节活动能力,通过检测双侧膝关节时间距离参数,客观地反映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及协调性,对各个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上提供一种单髁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内侧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定量评价标准。

总而言之,在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手术中,UK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良好,为二期行TKA保留了骨量,且不损伤韧带,本体感觉及关节活动优于TKA[5]。

【参考文献】

[1] Riddle DL,Jiranek WA,McGlynn FJ.Yearly incidence of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in the United States. J Arthroplasty,2008, 23(3): 408-412.

[2] Foran JR,Brown NM,Della Valle CJ,et al.Long-term survivor ship and failure modes of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Clin Orthop Relat Res,2013,471(1):102-108.

[3] White SH,Roberts S,Jones PW.Th e Twin Peg Oxford partial knee replacement:the fi rst 100 cases.Knee, 2012,19(1):36-40

[4]杨峰,杨立春,马东升等.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假体治疗内侧间室膝关节病的短期临床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1):42-43.

[5] Isaac SM,BarkerKL,Danial IN,et al.Does arthroplasty typeinfl uence knee jointproprioception? A longitudinal p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total and unicompart- mental arthroplasty.Knee,2007,14(3):212-217.

论文作者:邢宝瑞1,张冀北2,王峻岭2,季德才2,路辉3,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  ;  ;  ;  ;  ;  ;  ;  

牛津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步态分析临床研究论文_邢宝瑞1,张冀北2,王峻岭2,季德才2,路辉3,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