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智能继电保护技术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与进步。只能继电保护技术的运用,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从而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使得智能化必定成为变电站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而继电保护技术是智能变电站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处理好机电保护相关问题,才能促使智能变电设备取得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对于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综自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具有信息数字化、自动监测化的特点,但是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要求很多,本文就通过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运行中出现问题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维护的策略。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概述
智能变电站,是以采集数字化、传输光纤化、规约标准化、控制网络化为基本要求,尽量实现资源共享、减少设备配置,降低变电站运行能耗,实现了全站二次系统的互操作,从而实现电网的智能控制。智能变电站通过光纤代替电缆,可以实现低碳环保的效果,另外还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即在变电站内可以进行信息的实时交换、共享。全站采用一体化站用电源系统。对站用电源进行全面整合,将站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UPS电源、通信电源统一设计,通过一体化监控模块将站用电源各子系统通信网络化,实现站用电源信息共享,一体化监控模块通过以太网口,采用IEC61850规约与监控后台通信。该电源系统还有智能型监测装置,具有完善的保护、在线自诊断、绝缘检测、直流接地巡检及蓄电池自动巡检等功能。此外,智能变电站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变电站内一旦一个系统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站内所有系统的瘫痪,因此,在智能变电站要通过完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规范操作人员操作行为,通过自身的基本功能来保证变电站内工作的正常运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是针对于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进行自动处置,来保证电力系统以及电力设备元件的正常运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很好的保证智能变电站内的正常运行,具有数据同步化的特点,以及数据采样异常的处理等优势。在智能变电站中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要求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故障判断和处理,需要具有自主选择性,即对于故障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并将其进行切断;灵敏性,是指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候,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速度。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部分有:电子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交换组。在智能变电站内继电保护系统是在发生故障时候,被保护设备在可以及时的从电网中分离出来,另外,还可以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生非正常运行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工作人员及时的进行维修。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2.1智能化水平低
我国目前大多数智能变电站都是由原来的传统变电站改造而来,在具体的运行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设备,对于设备资源的消耗量也非常之大,这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有时候还会导致智能化技术没有达到最初建设的要求。设备和设备之间通常都会存在一些智能化连接口,可是有雨设备和连接线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这便导致连接线和端口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严重影响着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的安全性,而且想要对其不兼容现象进行检查也存在很大的难度。
2.2设备接口连线不合理
现在的变电站中存在大量的耗能设备,设备当中又存在很多接口终端。这些设备在具体的运行过程当中,同一间隔的SV设备采样和GOOSE设备之间的接口连线都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这就增加一定量的设备终端接口,也给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磁设备受环境影响较大
现如今电子式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这些设备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使得电磁设备在对其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对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进一步影响着电磁设备在智能变电站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就我国目前电磁设备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情况来看,并不建议使用那些新型的电磁继电保护设备,以此来提升电磁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3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优化
3.1变压器配置保护
变电站的配电环节要求限定电压的额度,如果电压出现不足或者是过载的状况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变压器的存在主要就是承担调节电压的功能,同时也是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最为重要的保护环节,变压器系统稳定运行是继电保护系统功能实现的重要环节,所以在提升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过程中,尤其是对变压器开展配电保护环节需要进行分布式配置,进而实现差动功能保护,而对于后背装置的保护需要按照集中配置方法来进行系统调节,进而满足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3.2系统过电流限定保护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电流过载的情况,则很容易由于外部断路而出现电流超负荷现象,尽管出现这种现象的电流大小和正常状况下的电流没有太大的差别,却会由于外部产生故障而引起系统跳闸,进而影响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系统配置重要需要限定电压延时,对每一个变电线路中的点流量进行准确的测量,这样一旦出现超负荷电流则系统会及时的发出警报信号。
3.3线路系统的继电维护技术
线路系统作为智能变电站中的一个基本系统,目前在智能变电站线路系统内,通常是按照电网运行情况、变电站需求安装相应的测控装置,并使不同的测控装置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用线路系统的继电维护技术时主要利用测控装置所收集的数据,将数据传输至goose网,在网络中完成数据分析工作,从而直接判断出智能变电站中线路系统是否属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果网络分析后发现线路系统出现了故障,就会直接发出跳闸的指令,实现保护智能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智能终端的目的,减小故障带来的损失,使线路系统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3.4母联的继电维护技术
与线路继电维护技术相类似,母联的继电维护工作也是智能变电站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系统,但是由于母联本身具有分段保护的功能,因此将母联继电维护与线路继电维护分成两部分。按照母联分段保护需求,在使用该项维护技术时,重点应该做好装置的接入工作,在接入装置后,结合智能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采取不同的跳闸技术,使智能变电站中母联能够得到良好的继电保护,有效避免出现母联失灵情况。
结语
总而言之,继电保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变电站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所以一定要确保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的有效性。但是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变电站只有做好相关的继电保护工作,对其技术进行不断地更新与拓展,充分引入现代化数字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智能化变电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进一步有效推动智能变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庆丰.智能变电站地建设发展与继电保护新要求[J].西部广播电视,2016,04:190-191.
[2]唐翼,张晓莉,艾淑云.智能变电站数字采样异常对继电保护的影响验证[J].智能电网,2016,06:623-625.
[3]阳穗.试论数字化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27:27-28.
[4]胡华丽.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配置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1):102.
论文作者:袁浩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站内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