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继协同”理念下基层电大3D打印实训中心建设创新研究论文

基于“职继协同”理念下基层电大3D打印实训中心建设创新研究论文

基于“职继协同”理念下基层电大 3D打印 实训中心建设创新研究

崔 广,焦 晨

(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天津 300162)

摘 要: 在市教委提出“职继协同”后,各区域成人高校积极响应,天津电大河东分校以新兴技术为抓手,着力打造3D打印技术方向专业,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在课程资源、教学团队打造、创业就业等方面提升的策略。通过总结在实训教学,服务区域终身教育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显著成果,为基层电大转型发展,服务区经济社会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职继协同;基层电大;3D打印;搭建平台;创新研究

天津电大河东工作站是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河东分校(以下简称河东分校)的前身,1987年天津电大河东工作站与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以下简称河东职大)合并以后,河东分校行政上隶属于天津市河东区职工大学,业务上接受天津电大的指导。

顺便说一句,我们只需要点击色调曲线面板右下角的小图标,就可以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切换设置。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看看它们各自的功能用途……

2.3.5 除草:为确保草不与苗木争肥,除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前期3-4次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后期以化学除草为主。用氟磺胺草醚试验化除,从7月19日左右开始使用,用喷雾器,喷头带罩,喷治时按行来回进行,压低喷头,最大限度地不喷苗木;7月31日再化除。

一、基层电大转型发展的机遇

(一)政策机遇——“职继协同”理念的提出

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服务终身教育方面,天津市教委率先确立了“职继协同·双周推进”工作方略。 在新形势下,电大教育(开放教育)承担着成人继续教育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院校都从市区外迁至“天津大学城”、“海河教育园区”后,由于地缘优势,中心城区的成人继续教育更是由基层电大承担起来。基层电大成为区域成人高等教育、社区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在高等教育扩招和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发展遇到了空前挑战,生源锐减,政策缺失,前途不明朗。恰在此时,天津市教委提出了“职继协同”得发展理念,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在继续教育方面协同发展。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基层电大职业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共享共用共建,必然会达到共赢,开创基层电大发展的新路径。

河东分校是社区型职教集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职教集团”的成员校之一。在职教集团的统一领导下,中心城区各成员校的办学模式得到丰富,办学功能得到提升,形成集区域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于一体的区域教育共同体。在职教集团河北总院的领导下,河东分校还承担着职业教育的任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招收“春考”的三校生;举办五年一贯制,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现高职及五年一贯制的专业有:会计、电气一体化、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等专业,在校生近600人。

(二)时代机遇——新技术引领

我校选取各专业优秀学生组成3D打印创业团队,机电专业的学生负责建模、设计、生产品;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负责软件设计,产品研发,网上店面的建立,维护;商务专业的学生负责销售,会计专业的学生负责成本核算、账目管理。通过创业团队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创业经验,搭建创业平台。

在学校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今后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开展3D打印技术的实习实训;教研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在“职继协同”理念的指导下,以职业教育的资源带动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的发展。

二、优质专业教育资源服务终身教育项目—— 3D打印实训中心项目简介

(一)3D打印技术简介

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参加科研院所、专业公司3D打印技术相关专业培训,及时掌握该技术领域的前沿信息和最新技术成果,掌握3D打印技术实训设备的使用规范、操作流程和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标准。

(二)3D打印实训中心项目建设背景

1.课程资源建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实训的需要,结合我校特点,与企业共同开发编订校本教材,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实训的要领,能够安全、正确地动手操作设备,进而制作出成品。按照3D打印技术所蕴含的“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企业成本”的理念,组织并鼓励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设计绘制3D模型及构件,建立健全3D模型文件素材库,为未来的设计实训工作奠定模型文件基础,丰富教学资源,扩充实训素材,逐渐形成本校特色的3D模型设计素材库。收集利用网上资源,以技能需求为导向整理出专业公共资源库,使课程资源系统化,形成网上资源目录化管理。

(三)3D打印实训中心建设目的

河东分校作为区域内唯一一所成人高校,在整合教学科研能力和优势技术资源的基础上,以“中国制造2025”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在市教委、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斥资兴建了3D打印技术实训中心。力争把3D打印实训中心建设成实训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实训制度完善、信息化管理程度高、资源开放共享、创新特点突出的区域性实训、培训、教育中心,建设成集展示、教科研、小批量定制化生产的综合性新技术中心。

三、建设 3D打印实训中心的有利条件

(一)开设的专业与“3D打印技术”有紧密的契合点

我校设置的专业与“3D打印技术”相衔接的课程是《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与虚拟技术》、《AutoCAD机械制图》、《软件工程》等,“3D打印技术”实训中心,能够满足这些课程的实训、实习,能够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够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保障。

(二)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

我校工科背景的专职教师23人,副高级职称7人,占30.43%;中级职称讲师14人,占61.87%;初级职称2人,占8.70%,其中双师型教师20人,占86.96%。在计算机、机电专业领域内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在各级各类科研成果评选中屡屡获奖,具有较强研究能力。教学成绩斐然,在市级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多次获奖,制作的微视频教学资源获得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的立项,供电大系统各分校学员学习。

四、以 3D打印实训中心为依托,搭建综合性平台

(一)搭建职业技能实训、实习平台

3D打印实训中心结合调研相关企业,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开设课程,对接机电类、电气类生产企业的岗位需求,从3D打印技术适用的岗位群提取出与之相对应的核心技能制定实训、实习的标准,并在教学中严格执行。我校积极深入开发与“3D打印技术”相关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制定规范的实训计划,教师要首先掌握实训设备的使用,并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确保教学与实训紧密衔接。根据实训的需要,编订符合实际需求的实训校本教材,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实训的要领,能够安全、正确地动手操作设备,进而制作出成品。

(二)搭建课程与资源建设平台

在课程建设方面,我校面向不同受众群体,将相关课程划分出几个等级:兴趣班,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技术关公班,实现分层教学。目前,人数比较多的是兴趣班和初级课程班,全体主要有我校各专业学生,区域社区居民和中小学学生。中高级课程班主要针对具有3D打印技术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背景的人群,技术攻关班是和对3D打印技术有需求的企业,联合组班,我校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能手联合研究企业的需求,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在对3D打印行业做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校比照3D打印技术制造生产流程开发出一套课程体系。通过这些课程体系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3D打印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梳理,对3D打印技术形成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并能熟练地操作各类型设备,强化岗位核心技能。

因此,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推动乡村振兴的机理是通过地域根植性的专业化,形成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依托核心创业集群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不断驱动农民创业能力提升和聚集发展乡村创业人才,培育乡村创业文化,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股份合作社等组织,最终以产业为核心带动乡村人才、文化、组织振兴。

为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2015年9月,天津市教委启动了优质专业服务终身教育的建设项目,河东分校成立项目组,积极申报,精心调研,反复修改申报书。经过认真准备,增材制造(3D打印)实训中心项目,通过了市教委专家的审核,获得立项。2016年1月18日,市教委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职教集团优质专业服务终身教育建设项目工作的通知》。

2.课程载体建设。对我校网络及教学设备进一步提升改造,丰富资源储备并扩展平台功能,力争建设一个开放度高、资源量大、稳定性强的网络资源平台。通过此平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乃至企业员工和社区居民均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进行学习。此外还要加强对新型教学载体(如微课、慕课等)的利用和开发,使知识系统化、具体化、精细化。

(三)搭建培养业务精湛教学团队的平台

3D打印技术是数字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将为人类开启制造技术革命的新纪元,并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金属构件和生物医学等领域,3D打印技术不仅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还会普及到家庭,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河东分校开展3D打印技术的实训教学,是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力抓手,有效途径,学校转型发展的助推器。

(四)搭建产学研平台

截至目前,实训中心已接待社区居民体验参观达3500余人次;承接中小学科技体验活动16次累计达500余人次,且已与区内多所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开展3D打印技术科普与体验活动、与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合作签约,共同组织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与共青团河东区委合作,成立河东区“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旗舰店、河东区教育局授予我校“素质教育拓展基地”称号。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礼论》)

(五)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

我校已经与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就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小批量生产、企业技术能手进校园、共同开发实训课程资源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与区内及滨海新区的中小微企业建立联系,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实训基地,提升此项目效益,与3D打印技术相关的5-8家企业在人才培养,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方面签约。

(六)促进专业互补,建设创业平台

河东分校结合河东区“十三五”规划确定的 “金贸河东”功能定位,紧紧抓住新技术发展的潮流,以3D打印技术为突破,集中力量建设3D打印技术实训中心,开发和建设与之配套的课程资源和专业群。

(七)坚持教育惠民,搭建社区教育资源的平台

为教学团队的科研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推进并迅速转化为科研成果,提升实训产品的产业化能力与效率。

五、 3D打印实训中心的创新之处

(一)体制创新——“五方联动”

3D打印实训中心吸纳“政、校、企、社、研”等方面的力量,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科研等方面的“五方联动”,以此助推项目建设的创新内涵。发挥政府政策的引领作用、融入企业技术的优势力量、调动科研机构的平台优势等,实现多方协作共建的建设模式。

在闽东畲族山歌中,有一种尤为独特的演唱形式——“双音”,它是流行于宁德八都一带的二声部重唱。唱“双音”一般是在对唱到最热烈时改唱双音。由男女二人用同样的歌词进行重唱,男女先后相隔二字、四字,先唱者在结束处加长音,让后一声部与前声部一起结束。同时男女双方在曲调、节奏、音程结合等方面都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模仿式、对比式或支声式复调关系,整个音乐效果极为立体丰满。这种声部关系可以加入到音乐专业必修的和声课、合唱课的教学中去。

(二)功能创新——“五位一体”

3D打印实训中心以实习实训、教研科研、创新创业、科学普及和小批量生产“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通过五大功能的发挥,融入“政、校、企、社、研”等多方面的力量,以体制创新为基础,带动3D打印实训中心功能的创新,服务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同时还辐射区域内中小学科学普及培训和学龄前儿童的教育培训,打造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全覆盖的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好作为区域内唯一一所高校的功能价值,以此助力终身学习和学习型城区的构建。

(三)服务创新——“五方服务”

3D打印实训中心“立足河东,辐射滨海,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内及滨海新区的中小微企业建立联系,打造“产、学、研”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服务专业建设,围绕3D打印技术建设优质专业群;服务职业岗位标准,通过调研企业需求,制定培养3D打印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职继协同”的发展目标,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协同发展,服务学校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服务企业,与机电类、模具类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青年创业创新活动、民众科普教育、科技教师培训活动、青少年创新活动等形式,服务区域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展望

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服务区域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区有12个街道,138个社区,92万常驻人口,如何扩大服务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是我们下一步需解决的问题;与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合作模式过于单一的情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理念、新模式,以此实现校企合作在更高层次和更多领域的合作;课程与实训资源开发上,还存在教学与实际生产相脱节的现象。另外,在资源建设上还需进一步丰富、完善,特别是在提升服务社区的针对性上有待加强。

中国诗歌中传达“意境”的思想源远流长,(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东篱是实实在在的事物,“东篱”后来常被诗人作诗用到。(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句诗中的“东篱”便不是实指在东篱喝酒作乐,而是指一种意境。诗中的意象也是不胜枚举,例如关乎离别的意象是“杨柳”(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关乎思念家乡的意象是“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关乎思友的意象是“白云”(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怜形影似吾身)。译者要深入诗中意境观其意象,感受诗人此时此景的特殊情感,才能收受其意象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冯雪飞.解放思想把握趋势开创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新局面[J].中国远程教育,2009,(03).

[2]李彦.区域组合型职教集团服务终身教育体系的优势与路径[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0).

[3]王萍.3D打印及其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13,(08).

[4]李然.新时代基层电大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以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为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3).

Innovation Research on 3D Printing Training Center Construction of Broadcasting and TV Universities at Grassroots under the Idea of Vocational-continuing EducationSynergism

CUI Guang, JIAO Chen

(Workers ’University of Hedong District ,Tianjin City ,Tianjin 300162 )

Abstract :After “vocational-continuing education synergism” was put forward by the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education, adult colleges at each region have responded actively, and Tianjin Broadcasting and TV University Hedong Branch, focusing on emerging technology, has made efforts to build 3D printing technology-oriented major.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strategies of improvement in course resources, teaching team creation, and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By summarizing practical experience accumulated and th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obtained in practical teaching and lifelong education of service area, this paper will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for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broadcasting and TV universities at grassroot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service area.

Key words :Vocational-continuing education synergism; broadcasting and TV university at grass-roots; 3D printing; platform building;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G7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582X( 2019) 08-0080-05

收稿日期: 2019-06-25

基金项目: 天津职成教学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年重点课题“3D打印实训中心建设的创新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BXH2016A098)。

作者简介: 崔广(1974-),男,吉林省人 ,河东区职工大学教科研处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区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焦晨(1977-),男,天津市人 ,河东区职工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社区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标签:;  ;  ;  ;  ;  ;  

基于“职继协同”理念下基层电大3D打印实训中心建设创新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