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准则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师生论文,准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00)09—0001—06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礼记·学记》中就已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意谓教师本身通过“教”和“学”可以相互促进。现在我们常用来指教师在影响学生的过程中,也受到学生的影响,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近几十年来,西方教育社会学者对师生关系又作了很多研究,提出互动教育理论。这些研究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侧重于揭示教师的活动,对学生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拟从道德教育(以下简称德育)的角度对师生互动的准则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德育是一系列的互动过程,要充分有效地互动,教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规则,其核心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秉此观点,本人结合近年来到中小学调查研究所得的经验与体会,以全国模范教师黄静华老师的教育事迹为主要案例分析材料,提出德育中的师生互动准则。另外,还借鉴了国内外教育社会学有关师生互动的研究成果。
一、对师生互动实质的认识
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动态的反映。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师生互动就是这一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不断作用的状态。
德育中的师生互动是一个社会学习过程。从其教育目的看,是教师对学生的道德、精神生活和价值的倾向性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影响,使学生实现社会化,成为合格公民。从其内容看,是传递社会基本价值观、道德规范及行为方式。从其参与角色看,教师代表社会,学生为受教育者,师生关系是非对称的,不平衡的。从其影响方式看,学生是在不断交往中了解社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其中有制度化的显性的影响,也有非制度化的潜在影响。从其影响深度看,潜移默化的熏陶可能更有影响力。
师生互动的实质是一个矛盾统一与协调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师生天然是一对矛盾。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表者,他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专业行为,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互动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及其选择互动的方式是否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道德水平高,以自己的道德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育方法科学,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就易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需要;反之,则无效,甚至负效。就这一点看,教师的角色表现有其即时性的特征,互动过程中的教育决策取决于教师的机智和技巧、对教育机会的准确把握。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客体,但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对于外在的影响,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汲纳、接受。在教与学这对矛盾运动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必然不断反馈给教师,促使教师对其教育内容、方式以及自身的品格进行反思,并相应调整教育策略,使矛盾统一和协调,达到互动的最佳效果。
在这一矛盾统一与协调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互动都是积极的、主动的、充分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性质、程度与效果和教师的教师观与学生观是密切相关的。师生关系存在多种状态,根据不同的分类,可划分多种层次。但不论哪种状态,从教师观与学生观看,一般而言,有明显对比性的是两种类型。一种是权威主义的,一种是民主性的。权威主义者,往往把自己看作是绝对权威,学生犹如被看管的羔羊,既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也看不到学生的内在需要,强调的是师道尊严。由于其角色地位的确定,以及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权力的影响。学生对教师常常有一种防备心理,甚至有一种恐惧感,师生关系疏远,甚至对立。这种互动常常是被动的、刻板的,学生的反应是消极的,甚至是抗拒的。具有民主观的教师则不同,教师既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和扮演的社会角色,又不凌驾于学生之上,以救世主自居。教师不仅把学生看作是受教育者,更把学生看作与己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顾问和朋友,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帮助学生发现矛盾,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作出正确判断,把教师的目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把施加的影响植根于师生的情感交流之中,这是一种非权力的影响,尽管也有学校制度或约束,但这是在双方共同的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发生的互动,这种互动一般都是积极的、主动的,并且是充分有效的。
由上述可见,德育中的师生互动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矛盾斗争、协调、统一,最终达到师生共同合作的过程,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学生经过思考、判断、选择,接纳教师的影响,逐渐与教育目标相一致,最后达到矛盾的统一,提高了道德认识水平,并愿意践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调整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螺旋式上升的互动过程。图示如下:
二、影响师生互动的主要因素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既应考虑直接影响行为的情况,也要考虑各人承担的角色,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就实际观察资料分析,德育中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教育情境
这是一种精神的、文化的、心理的和谐氛围。它是影响人、净化人的心灵的一种现实力量。不和谐就会产生关系紧张、情绪对立,和谐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本要素。良好的教育情境意味着互动过程中的双方处于矛盾统一状态。双方关系融洽就会产生信任感,愿意倾听对方的意见,师生互动就易于与对方产生共振现象。
2.目标的一致性
目标一致是形成师生合作的基础。师生双方目标不一致,教师的教育对学生会形成无形的压力,使学生产生一种被迫感,矛盾双方处于对立状态,并容易发生冲突。而师生双方目标一致时,为完成共同目标就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相互产生依赖性,彼此主动协调,采取相应步骤,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发生双向影响作用。共同目标越明确,对目标理解得越深刻,合作性越强,对对方的影响力就越大,互动越充分。
3.明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全面了解和认识。这是师生双方对自己准确定位的依据。定位准确才有互动的条件。对自身有明确的认识,才能确定自己需要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做。教师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把自己定位在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位置上,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就会常常反省自己,对自己作全面审视,并向周围的人包括向他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滋润自己。学生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一方面认识到自己正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把自己定位在受教者的位置上;另一方面还要意识到自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应主动接受教育,不断自我完善。正确的定位,促使双方目标趋于一致。自我意识越清晰,越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对方的影响,并在诸多影响中作出自己的抉择。
4.对对方的了解
对对方的全面了解和理解,关系到一个人接受对方影响和影响对方的程度。教师要最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其前提是要有针对性,这就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其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周围环境等等。这样才能具备在互动中成为学生诸多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他人”的条件。学生要主动接受教育,也必须了解教师对他的关心和期望,并对教师传递的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以及教师自身的为人处世、道德品格给予认同。实践证明,一个人是否接受对方的影响,以及多大程度上接受影响,不在于对方实际的力量,而在于对对方的知觉程度。如果学生对教师不了解、不认可,哪怕教师的出发点再好,自身道德水平再高,对他人的影响再大,也不可能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
5.对对方的期待
期待是一种刺激。人们的期待影响着他们如何行动,其行动的结果又改变着对方的期待。教师对学生寄予厚望,就会给予鼓励和肯定。如果这种期待是恰当、适切的,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学生为了实现教师对他的期待,必然会更加努力,以达到教师期待的目标。学生的成就又会进一步影响教师,使之看到自身的价值,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更高的期待。可见师生双方的期待影响着对方的行动和接受对方影响的程度。
三、德育中的师生互动准则
师生互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其影响是双向的,从这个角度讲,师生互动准则是一种双向要求,但是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点是必须确定的。下列准则并不是与上述影响因素作一一的对应,而是基于这些因素对师生互动的综合影响提出的基本要求。
1.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相等,尊重对方的人格与自由,并对对方的话语愿意倾听。这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案例一:
班干部小陆在上自修课时与另一个同学互扔粉笔头。黄老师得知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小陆,小陆接受了批评,并表示今后一定改正。可是有些同学不服气。小施同学在周记中对老师提出了意见,认为小陆扔粉笔头不全是他的错,另一个同学也有错。不能因为一个人当了班干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就什么错都是他的。
小施的意见促使黄老师进一步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原来另一个同学在这件事情中应负主要责任,是他挑起事端的。事后,黄老师作了反思。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对这件事的处理太主观了,以致产生了偏颇,影响了同学的情绪。我原以为,我批评的只是小陆一个人,只要他能接受批评就行了。但事实上,我一站到讲台上,面对的就不是单个的学生,而是一个班的学生整体,自己的思想、态度、好恶会对全体学生带来影响。……记住,粗枝大叶,随心所欲,都将带来始料不及的后果,即使是进行一次简单的表扬或批评也不例外。”
黄老师尊重学生,是真正在平等的地位上对待学生,她不仅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也能接受学生的意见和批评,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进行反思。学生尊重教师,不仅把教师看作生活的先行者、引路人,而且把教师看作与自己同样具有个性的可以交流思想的人,因而能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相互尊重是互动的基础。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并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必须处事公正,对学生一视同仁,不以学生各人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对待,这样的教师,学生才乐于与之交往,因为他不偏心。教师尊重学生,还要懂得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
2.情感交融
相互尊重是在理智层面上认识师生互动,而情感交融则是从情感角度深入师生的内心世界。它是建立师生亲密无间关系的强有力的纽带,它对学生的自主发展起着动力作用。
师生情感交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与理解,需要学生的“敞开”与“接纳”,这些都在于师生之间有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这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真诚的爱、信任和鼓励,对学生有一颗真心,所谓以诚感人者,人亦诚以应。
案例二:
留级生小宋来到黄老师的班上后,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老师和同学将会怎样对待他。黄老师利用写品德评语的机会与他交流。黄老师写道:“自从你来到我班后,似乎变了一个人,老师真为你高兴。你能按时交作业了,你懂得关心集体了,你想当好学生了。老师忘不了你当上值日小队长时那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一次,一位同学不小心摔倒了,你背起他就奔向卫生室。目送你高大的背影,我感到莫大的欣慰。孩子,有一点我还要提醒你,有时你表现散漫,尤其是当老师不在时。要知道,老师和同学们期盼着你取得更大的进步啊!”小宋读了评语十分感动。
黄老师总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写评语的,所以学生们看了都十分兴奋。一个孩子给黄老师的春节贺信中写道:“老师,读着您为我写的评语,就像孩子听妈妈讲话一样感到亲切。”另一个学生在春节贺信中说:“老师,您夸奖我的口头表达能力强,我很高兴,您说我将来能不能成为公关人员呢?”
黄老师与学生的这种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种积极的动力刺激,由“要我做”转为“我要做”。前者是对学生的鞭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后者则是内在的需要和积极的愿望。互动产生思想情感的共同体,而有了情感的共同性才发生互动。情感交融反映了师生之间既悦纳自己,又接纳对方,并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相互了解、知觉和更深切的理解,促使师生更自觉地合作。
3.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体现了对对方主体性的尊重。这是德育互动中在精神层面上的更高准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做人的准则。在社会共同的基本价值观的大前提下,应该为每个人留有余地,给予对方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任何自我决定的活动,开始总有一个考察的阶段,因为环境的刺激与个人行为反应之间有一个选择、判断、解释人们行为的心理过程。并且由于各人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等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同样的刺激,对于不同的人,反应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人的行动总是按照自己的主观上的“情景”定义作出反应的。教师尊重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就包含着对学生的信任和热切的期待,学生就会向着这种期待去努力。同时,就教师而言,每个人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教育特长,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对其行为方式上也应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不应按一个模式去要求或套用。因为教师的劳动本来就是具有创造性的,他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案例三:
星期三下午是全校学生自修时间。初三(1 )班的学生都没有上自修课,不听值日老师的劝阻,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去了。这一事件在全校教师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处理意见都有。班主任丁老师没有简单批评与处理,了解情况后,她建议班干部开个主题班会,中心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周三外出事件。有的同学说,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应该接受学校处罚,有的学生认为到历史博物馆参观也是学习,何况这是历史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应该予以表扬。经过热烈的讨论,全班同学统一了认识,提出两点处理意见:一是作为学生,未事先经过老师同意就擅自外出,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这是不对的,应该接受学校的处理意见;二是去历史博物馆参观是一种主动学习,应该肯定,但以后要说明情况,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自此以后,同学们更加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强了。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考虑更全面细致。
互动不能强制,能否接受对方的影响出自内心的需要,有需要才有感受,并在诸多影响中作出选择。丁老师没有自己处理这一事件,而是让学生讨论决定,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通过讨论,学生有了更明确的自我意识。由自己决定我应该怎样做,而不是被迫接受什么。但是这并不是教师放弃教育的责任,而是给予学生引导,提供给他们思考的材料,帮助他们寻求如何作出决定的方式。学生在选择过程中,也引发教师更多的思考,怎样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4.参与体验
只有参与才有体验,有体验才有成功。参与体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德育互动要以活动为载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二是教师必须参与学生活动。参与体验主要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交往,形成共同目标,增强自我意识,加强相互理解。教师主动参与,将自己置于学生之中,移情换位,体验学生的所思、所想,缩短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师生互动就有了基础。学生参与活动过程,增强了主体意识,在活动中发挥了创造性,更认识了自身的价值,并且为了使活动取得成功,学生必然从整体出发,把个人与他人的态度联系在一起,遵守共同的行为规则。师生在同一方向上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就会产生和谐共存的体验,并更加自律,从而使互动更充分有效。
案例四:
黄老师有两句名言:“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她总是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前两年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自私,缺乏爱心、不会去关心人。黄老师指出,相当一部分孩子的自私心理是不当的教育和环境造成的。学校如果能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相信孩子一定是会变的。
为此,她组织班上同学成立“忘年交”志愿服务队,每周六到敬老院去服务,献上一片爱心。只要是力所能及的活儿,他们都抢着干,削土豆、切冬瓜,给老人喂饭、擦窗、拖地板……他们陪老人去公园散步,游览上海市容,送去自己精心编织的一条条围巾、一顶顶帽子……。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忘年交”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关爱他人的道德体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看到了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得到了自我肯定。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付出爱心比获得爱幸福百倍。”
参与体验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使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深刻的感受和被净化的自我超越感。这种参与体验使人感受到的是回到自我生成,回到具有解明个性的生活之中,被崇高的信念所感召,从而精神得到提升。
德育中的师生互动是结果,更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充分有效的互动,主导方面是教师。因此遵循上述准则,与教师的敬业精神、道德素质、业务水平及各种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本文对德育中的互动准则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尚属浅显,德育中的互动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如充分有效的师生互动的评价标准、系统完整的师生互动策略、教师应具备哪几种基本能力、如何培训教师等等。
本文的发表,旨在向各位教育专家求教,希望获得各位专家指正,使本研究更趋深入。
收稿日期:2000—07—11
标签:矛盾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