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改善骨科患者疼痛的研究分析论文_ 徐文慧

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患者接受艾灸干预对改善其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以骨科患者50例(时间所选为2018年8月-2019年2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简单化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艾灸干预,分析2组骨科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 实验组干预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高,P<0.05;2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患者接受艾灸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疼痛程度而定缓解,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艾灸;骨科;疼痛

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手术属于一种侵入行操作,人体在受到刺激后,会出现反射性神经感知,即出现疼痛感,可导致患者兴奋、躁动、焦虑,引发机体新陈代谢量的增加,增强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使得其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影响其术后的康复[1-2]。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对骨科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对骨科患者接受艾灸干预对改善其疼痛程度的影响作观察,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骨科患者100例(时间所选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简单化分组。

纳入标准:a:确诊存在骨科疾病;b: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a:合并其他可导致疼痛疾病者;b:精神或智力障碍者;c: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d:拒绝配合本研究者。

实验组(n=50)中,其年龄范围为18岁-59岁,年龄均值为(29.86±4.33)岁,其骨折时间范围为1d-6d,均值为(3.02±0.37)d,其中11例为腓骨骨折,15例为股骨干骨折,11例为胫骨骨折,13例为肱骨骨折,男性29例,女性21例。

对照组(n=50)中,其年龄范围为19岁-59岁,年龄均值为(30.25±5.01)岁,其骨折时间范围为1d-7d,均值为(3.20±0.41)d,其中12例为腓骨骨折,14例为股骨干骨折,10例为胫骨骨折,14例为肱骨骨折,男性32例,女性18例。

对比2组骨科患者的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穴位按摩干预,即根据患者术后疼痛的具体部位,在相应的穴位实施按摩干预,主要以按、压、揉、推等手法实施按摩,若患者感觉温热,则表示舒适度适宜,每次按摩2个-3个穴位,每次按摩的时间为15min-20min。

实验组同时接受艾灸干预,即在对照组穴位按摩的基础上,实施艾灸干预,对患者的天枢穴、中极穴实施艾灸,每次艾灸的时间为15min-30min。

2组均接受以上干预时间为5d。

1.3 观察指标

对2组骨科患者干预的效果作观察分析,并对比2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的差异性。

干预效果:显效:患者的压痛、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消失,其骨折对位线良好,关节功能恢复,骨痂具有连续性;有效:患者的压痛、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其骨折对位线中等,关节功能基本恢复,骨痂具有一定连续性;无效:患者的压痛、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未改善,其骨折对位线差,关节功能恢复较差,骨痂缺乏连续性;以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疼痛程度:以VAS疼痛评分法评价,0分-10分,疼痛程度越严重者,其评分越高。

1.4 数据分析

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干预有效率等计数资料卡方检验,疼痛评分等计量资料t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2组干预效果分析

实验组干预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高,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讨论

骨科患者在疾病发生后,主要是采用手术的方法为患者实施治疗,但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会对其手术部位的血管、组织、神经造成损伤,导致其在手术后,会出现疼痛难忍的情况,对其术后康复以及正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3]。麻醉药物是主要的镇痛方法,但是麻醉药物的使用,会导致患者出现药物依赖、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情况。因此,临床应尽量减少对骨科患者实施药物镇痛干预,以此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随着临床对疼痛管理模式的不断转变,使得对疼痛控制时,不单局限于药物干预,而是为患者实施综合的干预。大量研究显示,中医在术后疼痛缓解中应用,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其可从中药汤剂、饮食、心理、按摩、针灸等方面实施干预,从而更好控制患者的疼痛程度。本研究显示,接受艾灸干预的实验组骨科患者,其干预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较仅穴位按摩干预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2.00%)高;2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艾灸的应用,可提高骨科患者干预的效果,更好对其疼痛程度控制。

按摩疗法是中医疗法的一种,其是根据骨科患者的具体疼痛部位、程度等,辨证循经取穴,通过各种手法进行刺激,以此获得治疗的目的,按摩疗法的实施,可发挥活血止痛、疏通经脉等的作用。经研究显示,实施穴位按摩干预,能够促进外周血浆中,相关多巴胺含量的降低,而多巴胺含量的降低,有益于炎症局部的血液循环,以此使得致痛物质更好的吸收以及转运,从而改善局部营养和代谢,将患者的局部疼痛阈值提高,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4]。

艾灸的实施,可对微循环改善,使得局部组织的相关炎性细胞更好的凋亡,对局部组织增生抑制,控制患者的水肿、炎症等症状,以此降低患者的疼痛阈值,促进其症状的改善。艾灸的实施,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等特点,为骨科患者实施艾灸,能够使得艾挥发油发挥抗炎、抗病毒、抑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温煦,以此更好改善血液循环[5]。

综上所述,艾灸应用于骨科患者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可促进患者骨科疾病更好的康复,提高治疗的效果,且能够更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改善骨科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芳,杜全红,仲崇华等.艾灸改善骨科患者疼痛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9):194-195,198.

[2]冯静,邓菲,张允等.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30例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7):103-104.

[3]李哲,白玉,闫冬等.膝三针、艾灸结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对下肢生物力学相关参数变化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1):33-36.

[4]彭华华,尤炯鸣.艾灸关元和气海穴用于骨科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3):408-410.

[5]彭明霞,石义容,肖艳梅等.患处艾灸联合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效果的分析[J].光明中医,2016,31(1):124-125.

论文作者: 徐文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艾灸改善骨科患者疼痛的研究分析论文_ 徐文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