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和动手能力于一体的基础性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科学的不断进步,知识更快,知识量大,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成为我们研究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的一个路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5-0061-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日益凸显出其融于各科教学的重要新。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能力与操作能力的特殊要求,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给他们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产生学好某种知识的稳定倾向,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等特点,巧妙地创设富有变化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引入到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情境当中,触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在讲Flash动画制作具体内容之前,我先运用书中所讲的实例精心制作了一个完整的以“圣诞贺卡”为主题的动画展示给学生,可爱的小雪人、活泼的米老鼠、热闹的圣诞晚会,画面的上方,一支无形的笔依次写出“圣诞快乐”四个字,表达了送卡人最真挚的祝福。在播放过程中,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们都被那漂亮的画面、灵巧的动画和悦耳的音乐深深地吸引。学生眼里充满了好奇,心中充满了学习的热情,个个跃跃欲试。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使学生对Flash 动画有了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动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自主探究提高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充分的动手动脑操作,才能获得对事物的亲身体验,同时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前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清晰详尽,步骤明确,有很多内容学生完全可以在课本的指引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围绕一个中心任务来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合作等方式自主去探索完成,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会学和学会的目的。
通过自主探究,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了自学的乐趣和创新的喜悦,乐学、爱学、会学,并带动其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去学习。
三、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信息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能够进行独立创造还要会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当学生具备某一知识系列的操作能力后,我就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综合性的创造性任务。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小组长,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布置完后,每个小组立即行动起来,明确分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所需资料,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又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作用。学期末每个小组都交上了一份精彩的作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 到了成功的喜悦,体会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还锻炼了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四、争当小助手,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难以做到逐一辅导,这样就容易挫伤未能得到辅导的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大胆地在课堂中采用学生辅导学生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在课堂中选用那些掌握较快、完成任务好的学生
做小助手,当小老师,让他们去辅导其他同学。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使每个人都得到了及时的指导,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学生间的辅导自有特点,也易于交流,有时比教师辅导的效果还要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锻炼了小助手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学内容也得到了强化。
3、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使教师能有重点地辅导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某些学生。
4、既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五、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为手段,专心致志于过程性学习
教师在坚持以群体评价、激励性评价为主的原则基础上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效果给予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变只侧重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行评价,引发学生注重对自身学习过程的重视,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教学《美化幻灯片——设置幻灯片背景》一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反思:你会用哪些方法设置背景?哪种方法是你尝试操作后发现的?你认为设置背景有哪些要求?是尝试操作后得出的结论吗?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完成过程中是否遇到过问题?遇到问题时怎么解决的?你有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吗?等等,通过教师的提问、追问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信息技术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自身发展必不可缺的一种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主动探索的机会,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逐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他们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因此,我将不断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论文作者:黄柱林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