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研究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背景
近年来,通过分类教学策略来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分类教学的本质特点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众多研究发现,学习优势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分类教学方式。
学习优势是一个人在学习吸收新的或难的知识的时候,所采用的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接收”和“处理”方式。本课题依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优势分布以及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根据每一类别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组织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兴趣等,使学生的学习优势与教师的教学管理相匹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研究对象
我校学生均参与到关于学习优势、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的测试中,并根据测试结果对实验班学生基于其学习优势进行合理分组。为了确保实验效果,学校确定每个年级2个实验班,实验班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等学科教师均为实验教师,并成为课题组核心成员。
研究内容
参加实验班的教师进行基于学习优势分类教学的实验研究,根据科目的类型、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目标的重点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1.依据学习优势进行合理分组
以学生的优势测查结果和对学生的能力素质鉴定为依据,对班内学生进行分类,然后以4~6人组成学习优势小组。分组具有稳定性和相对性,分组形成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以增强学生对小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也会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作出合理的调整。
2.基于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课堂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课堂模式是:任务生成(激趣入题、明确任务)—组内活动(组内成员讨论交流)—组间交流(展示小组成果,相互评议)—梳理反思(对内容、方法等进行提炼总结)。
教学策略方面,研究学生不同感觉通道偏好的分类教学策略,以及自控与他控的分类教学策略。
3.基于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评估
采用两种方式对分类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估。一种方式是对学生进行被试内对照评估,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和情感上的进步幅度作为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评估的方式除了常用的成绩之外,还通过对各种类别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操作活动、学习活动单以及学习档案袋等有效记录与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考核;另一种方式就是进行被试间对照评估。通过实验班与普通班的教学效果比较,对分类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研究成果
我校对不同学习优势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学习优势分类教学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免学生学习途径不当阻碍知识的吸纳。
1.基于不同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策略
(1)不同感觉通道偏好的分类教学策略
视觉通道、听觉通道、触觉通道(动觉通道)是人们接收信息的三种最主要的通道。对于三种不同感觉通道偏好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策略。
视觉型学习者:视觉型学习者偏好通过视觉刺激接受信息,所以教师可以多提供视觉刺激学习材料,例如通过发放阅读材料、利用多媒体进行影视或动画辅助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多进行实验演示、案例示范等,以比较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知识;板书上的知识点要罗列得清楚,同时引导学生在头脑中生成知识相关的画面,以促进理解与记忆。
听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偏好通过听觉刺激接受信息,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师生讨论或小组讨论、个人汇报等形式组织教学,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教学音频文件、提供配乐背景等。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师应该通过个人汇报、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听觉型学习者更好地表现自己,同时又能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动觉型学习者:动觉型学习者偏好对信息刺激做出全身范围的反应,在接受信息时会不停地进行操作、演练。如听课或阅读时会不停地记笔记、做框图等。这些学生在学习学术性较强的学科,如数学、语文、外语等,成绩往往不佳,原因在于传统课堂上较少提供动手操作的环境和机会。而在需要直接参与具体活动的学科中,诸如化学试验、物理试验、体育、科技课、艺术等具有操作性技能的学习中表现出色。
在传统的学术性强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做笔记、实践、演练、操作,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验机会;课堂上设计有趣的活动、如表演、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知识。
(2)自控与他控的分类教学策略
自控是指实践活动由实践者自身来调节管理,其特点是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负责,这类学生学习主动,善于独立思考,信心强,不易受暗示,不遵循常规,思维求异创新。
他控是指实践活动由外界他人来调节管理,其特点是依赖、等待、被动地接受、听话行事。这类学生好奇心小,期望指导,易受暗示,成就动机低且外控,循规蹈矩,思维方式具有求同性。
在教学中应注意区别对待不同控制倾向的学生,主要是给自控型学生以足够的自主空间,给他控型学生提供支架,比如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指导,再逐渐撤去支架,使他控型的学生向自控型转化。
2.基于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我们构建了“自主-支架”式课堂教学模式。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课堂模式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令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较大提高,基于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水平以及学习成绩。
3.基于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学习优势的分类教学,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上得到了提升,为教师在各种不同学科和不同任务中灵活应用各种教学策略提供了条件,为针对不同学习优势的学生分类定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基于学生不同学习优势的各学科教学策略
◆英语(贺晓平,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
传统的方法认为英语学习必须多听、多读、多记、多背,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学习风格的角度来看,各个学生应从不同方面有所侧重。根据有效地获取信息的感官通道来分类,学习者分为听觉型、视觉型和触觉型或操作型。
听觉型学习者:适合和同伴一起学习,可以互相补充。记东西时背出声音来比较好。如果要背单词,最好写在一张卡片上,背面写上汉语或英文注释。复习时一定要念出声音,把定义也说出来。读书时能出声就出声。这类学习者可以尝试不同的作业形式,如交磁带而不是传统的书面作业。
视觉型学习者:最好选一个安静的地方自己复习。对于学过的单词要经常拿出来看,再写出定义,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视觉型学习者听讲时应多记笔记,复习时可以重新写一遍。对此类学生来说,坐在教室靠前面的位子,远离门窗,学习效果会更好。
动觉型学习者:需要在运动中记忆,只靠听或读都不能达到最佳状态。他们记东西最好是边走边看或边走边背。他们不适合规规矩矩地坐在书桌旁。相反,躺着或趴着学效果更好些。背东西时可以闭上眼睛,用手指在空中或桌上比划,让图像在脑中呈现。
标签:教学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