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_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_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中小企业发展论文,区域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区域创新网络概述

所谓区域创新网络,又称区域创新环境,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在业务上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利益相关多元体共同参与组成的,以创新为核心、以横向联系为主的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空间组织形式。常常被用来作为一种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而进行区域调控的公共政策措施,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狭义的区域创新网络是指经济网络行为主体之间的正式的经济合作;从广义讲还包括社会网络中行为主体间在长期交易中所发生的“非正式交流与接触”。

区域创新网络由主体、资源、功能、环境等要素构成,其特征主要包括①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互动,创新资源可以在创新主体之间进行多向的流动,从而使创新网络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经济效益;②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区域内各种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不仅仅局限在本区域内,它们不断地与外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创新所需的资源;③动态性:指其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规模、相互联系的方式和格局等,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主要表现为新企业的加入、新兴企业的诞生,以及被淘汰企业的退出等;④平等性:指区域内部的各种创新主体不论大小、强弱在网络中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存在主宰一切的中心,而是一种平等共生关系;⑤本地化:体现在区域创新网络的主要结点是本地的行为主体,而所有这些网络结点及其参与活动过程都与区域内的环境保持密切联系。

二、区域创新网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力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而区域创新网络是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区域创新网络能够使企业的经济活动植根于地方社会网络,这样更有利于获得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也有利于技术和市场的信息在区域内的企业之间便捷快速的传播,从而有力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2.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取市场信息

处于区域创新网络内的企业,可以形成多个企业共同搜寻市场需求的局面。由于信息的传播,区域内的每个企业都可以成为其他企业的信息源,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搜寻市场信息的时间和成本,而且有利于企业间的合作、信任与承诺,从而促使交易双方很快达到并履行合约,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有利于实现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具有灵活开放的创新环境,增加了产业获取和有效利用信息与知识的机会。由于区域创新网络的构成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这个区域集聚,能够推动区域内各行为主体间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从而达到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4.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

由于区域创新网络是一种网络化的联系和传递结构,因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创新主体的学习和创新交易成本;同时,区域内创新主体之间形成相互依存和分工协作关系,能够借助于整体的力量,运用系统的优势开拓市场和抵抗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风险及外部风险。

三、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处在着力培育发展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中小企业发展逐渐涉足新技术、新兴产业等一些高技术领域,但同时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1.区域内知识基础和流动性不高

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关键依靠的是一定的知识基础,特别是现代科技知识基础。虽然这几年,我国高新技术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等区域创新网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经济效益,但目前多数科技园区的知识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一方面是由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小企业决策者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不足。在这种环境下,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

2.技术创新资金严重不足

筹资困难、资金不足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中小企业自身融资渠道不畅,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又往往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企业规模上,造成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短缺;二是金融体制不健全,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弱、规模小、资信差等问题,很难得到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使得技术创新工作难以开展;三是政府研发投入过低,虽然较前几年有所增加,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资金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新网络的发展。

3.区域创新网络中各创新主体间联系不紧密

在当前中小企业区域创新网络发展中,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机制,造成各创新主体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使得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发挥和利用。一方面,在区域创新网络内,政府往往处于主导地位,阻碍了中小企业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影响了创新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区域内同行业间、企业间各自为战,缺乏信任与合作;其次,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脱节,而且高校与科研机构缺乏沟通与合作,使得很多创新成果仅仅停留在基础研究和实验阶段,不能满足企业创新需求。

4.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不健全

虽然在大多数的区域创新网络中,设有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创业中心和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但是区域中介技术开发组织较少,对产品的质量、监测、信息网络等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而且在人才交流、技术、咨询和培训等方面服务体系还不太健全。同时,中介机构彼此独立,协同程度不高,行为不规范,并且专业化水平较低,服务功能相对单一,造成中小企业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在区域创新网络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求得生存、实现发展,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1.创新知识管理方式,完善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是基于组织而实施的,它与组织创新是密不可分的。知识管理是通过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等区域内各行为主体间的知识联网和知识流动,来实现和推动知识的创新,最终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此,我国的中小企业区域创新网络,应该以区域内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在增加知识储量的基础上,创新区域内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并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全员创新意识。同时,应建立完善区域内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区域内的知识共享,形成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发明创造和产品外观、实用新型等技术创新的合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品的提档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加强产学研合作互动,提高区域竞争能力

区域创新网络不是中小企业创新的简单叠加,而是区域创新网络内创新主体的互动。因此,应健全完善互动机制,加强各创新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区域内信息流强度。建立企业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密切联系和合作机制,形成产学研高效互动创新模式。同时采取措施,鼓励本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就地转化科技成果和协作创新,提高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率,促使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一起成长,促进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使创新主体之间形成竞争与协作兼有环境氛围。这不仅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更可以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内的企业在互相合作和竞争中提高自身竞争力。

3.加大政府引导力度,营造良好外部创新环境

鉴于区域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发展中,要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包括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要协调区域内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促进各创新主体的联系和合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并制定出台有关支持鼓励政策,保证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风险;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大幅提高中小企业区域创新网络内的科技投入水平。

4.完善中介机构服务体系,促进区域创新网络良性发展

中介机构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为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等各类服务的组织,在促进区域内创新主体间、创新主体与市场间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粘合剂”作用。因此,针对中介机构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积极培育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其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社会化的服务网络,更好地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良性发展。

标签:;  ;  ;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_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