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客家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客家论文,试论论文,当代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人口众多,分布地域辽阔。在改革开放大潮冲击下,当代的客家精神是什么?本文从我国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以及粤东农村客家地区巨变进行探索。总的认为:科学求富、勇于创业、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是当代客家精神的精髓。
【关键词】客家先民客家人客家民系客家精神
改革开放的潮流,象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荡涤着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冲击着上层建筑的各方面。经过新与旧、进步与保守、先进与落后的斗争,人们的认识发展到新的高度,看到了社会激变的历史潮流走向,正在满怀信心迎接21世纪。
客家作为汉民族中一支重要的民系,不仅人口众多,分布地域辽阔,而且其经济与世界大经济联系紧密。客家人在这一崭新的历史潮流面前,也同样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客家人要有所作为,要为中华腾飞有所贡献,势必要对历史上产生的客家精神有正确的理解,并赋予时代精神,作出科学的解释。
客家精神内涵博大、丰富。笔者认为下列四点属于精髓部分,应以继承和大力发扬。
一、科学的求富精神
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到闽粤赣边境的逾千年中,用一双勤劳的“铁手”,一付“铁肩”,一对“铁脚”,扎根在云雾山下的群山峻岭,繁衍生息,建成了星罗棋布的农村,以及众多的城镇,乃至初具规模的中等城市。他们以“刻苦耐劳,勤奋创业”称著于世。四川重庆师范学院教授史式在《试论客家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关系》一文中说:“‘客家精神’从何而来?一部客家历史乃是最好的答案。客家人的开拓精神,正是从祖祖辈辈辗转迁移,长期在艰苦环境中拼搏而养成的。此即孟子所谓‘生于忧患’。这种精神已经养成之后,也就得以长期发扬,自强不息。”他在文中结束语赞曰:“客家历史,源远流长;客家文化,灿烂辉煌;客家子弟,志在四方;客家精神,中华之光!”〔1〕
世世代代“脸朝泥土背朝天”、“朝迎晨星,夜伴月亮”、“年初干到年夜头”,靠体力“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的客家后裔,在当代潮流中,他们掌握科学,钻研科学,运用科学的求富精神,已蔚然成风。这种新的转向,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少年求学”走向“成年求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 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这一真理,被人们所接受,并见之行动。
客家祖先多为书香门第,南迁至粤东的客家后裔,继承了先祖传统,读书之风遍及城隅,使梅州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之乡”。但过去的读书,局限在“少年求学”,目的求生活出路。当他们领取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文凭,便觉求知到顶,满足于“有职业、有饭吃、有零钱、有房住”的温饱型水准。改革开放后,他们意识到: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原有的知识已不适应改革大潮的新形势,必须急起直追,加强学习,做到“干一辈子”、“学一辈子”,对知识要求就无止境。为适应成人教育需要,各市、县(区)、镇(乡),建立了成年教育机构,组织领导成人教育,使正规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驾齐驱。据1986年梅县地区成人教育统计:全地区高小班级415个,11553人;初中班级158个,3592人; 高中班级25个,1662人;各类专业技术班级1048个,37045人;这些各类班级合计1595个,51515人。 此外, 还有职工培训:其中高等教育4044人,中等专业教育3052人,高中3382人,初中3977人,干部技术业务进修2542人,工人技术业务培训28142人,合计45139人。 〔2〕
梅州地区,成年高等教育发展更迅猛,如函大、电大、夜大、业大、职大等学生,比正牌大学在校学生多数倍。现在一人多张大学文凭的已司空见惯。如原长盛集团水泥厂的厂长,他是一位理工大学毕业生,分配到该厂任技术员,后提升为厂长。他挑起这付“重担”后,深感知识有限,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函授大学攻读企业管理。结业后,感到企业接触面广,交往复杂,需要动用法律来保护企业的权益,又促使他报名参加函授法律班学习,获得高等学府的法律文凭。这位厂长的知识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从而使水泥厂从原产4万吨,发展到8万吨,再扩大到16万吨,此类事例,不胜枚举。企业干部职工如此学无止境,广大的农民也不例外,他们如饥似渴地参加中央广播电台开办的广播学校学习,千千万万成年人知识面日宽,较好地适应了改革大潮的需要。
其二,从“人工操作”走向“机械代替”。客家先民开发南疆,是处在“住屋离不开山、出入离不开山、耕作离不开山”的恶劣自然环境,全靠人力、畜力完成农耕,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每年水稻青黄不接时,难度“四月荒”。建国后,虽然大兴水利建设,改善了灌溉条件,对发展农业起了积极作用,但繁重的体力劳动仍不能免。
本世纪70年代,客家人聚集中心的粤东梅州,掀起了群众性大办电站和大搞公路建设的高潮。从1979年至1991年的12年间,全市8个县、 区中的163个农村乡(镇)、223个居委会和2082个管理区、22166 个村委会,通过市、县、镇、区、村“五个轮子一起转”,自筹资金办电站,实现了全市90%以上农村通电,实现了照明电气化,灌溉自流化,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使广阔农村的劳动力得到初步解放。另外,从1992年以来,全市掀起“党政军民大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大搞公路建设的群众性热潮。梅州境内205、206国道239公里的公路, 全部铺设水泥路面,原计划4年工期,仅2年就完成改造任务。广东省道梅湖公路(梅城至大埔湖寮)、茶上公路(大埔县茶阳镇至饶平县上善)全面进行改造,铺设水泥路面,修复水毁公路300公里。梅州市国道、省道及修复水毁公路共投资2.93亿元。另外,梅州市筹集资金1 亿多元,投入地方公路建设,新建县、乡公路1100公里,相当于“七五”期间年均建成县、乡公路里程的20倍。同时,新增通公路的管理区258个, 初步形成市、县、镇(乡)、管理区联结的公路网络。 广梅汕铁路于1994年8月实现货运到梅州,12月客运到梅州。通过大搞公路和铁路建设,使广阔农村实现运输和出入车子化,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实现客家经济的新飞跃。
其三,从“单一水稻”走向发展“三高”农业。以粤东梅县为例,在改革大潮中,他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胆地冲破传统农业单一结构的束缚,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的布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将部分山坑低产田改挖鱼塘、改种蔬菜,将部分高岗缺水田改种水果、生姜和西瓜,并全面实行长短结合,种养结合,立体开发,综合经营,大力发展高产、高值、高效的“三高”农业。1993年,全县改种改养面积达2.85万亩,涌现出“一村一品”的种养专业村,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如白宫镇桃坪四窝村,有10户55人,户户种茶,家家养鸡,产值达40多万元,人均养鸡收入1500元。种水果效益也很可观,全县栽种各种水果30多万亩,总产16万吨,全县水果总收入3亿多元, 人均600多元。〔3〕通过发展“三高”农业,涌现出大批年收入10 万元以上的“水果大王”,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农户比比皆是。
二、智勇双全的创业精神
客家人的创业精神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从辗转南迁历尽艰苦的岁月中磨炼出来的。客家先民从北至南,千里迢迢,落户南疆,迎接他们的是荒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他们白手起家,建成一个个山村乐园。随着人口稠密,耕地不足,客家人飘洋过海,出外谋生,身无分文,系条裤带,重新创业,逐渐成为异国受人尊敬的华侨华人,好些是富甲一方的企业家。在当代,客家人的创业精神,更是旗高一着,突出表现有三:
一是“洗脚上田”办企业。“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改革开放后农村总结出的经验。客家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有一半是剩余劳力。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他们根据本地资源,纷纷“洗脚上田”兴办工业、商业、运输业等,使剩余劳力大有用武之地。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客家地区樟木头镇,占有毗邻港澳的优势,已实现从农业向工业转化。现在这个镇劳力不足,向外地招收数倍的劳力发展企业。笔者于1995年6月下旬, 亲自到东莞市的樟木头镇作了调查,该镇有1.9万人口, 除劳力是“洗脚上田”外,还从全国各地吸收了8万劳力(等于全镇总人口的四倍), 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企业大军”。1990年9月, 樟木头镇新一届领导班子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全面论证,提出了“工业发家,农业养家,商业旺家,房产富家,招商振家,科技兴家,法治安家,文明建家”的全新思路。他们善于把握机遇,创造性地工作,使全镇经济发展走上了新台阶。据统计,自1992年至1994年底,全镇共投入4亿多元开发工业区30多个, 建成标准厂房和宿舍100多万平方米,新办外向型企业400多家;投资近8亿元,从事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及完善教育、文化、娱乐及商业服务等城市公共设施配套;房地产业异军突起,共引进50亿多港元兴建10层以上的高层楼宇78幢,低层楼宇360幢, 别墅200多套,现已在香港销售商品房2.8万套,销售总额近50亿港元,占广东省的25%,居全国各县(市)之首。3年来,樟木头镇经济呈跳跃、 超常发展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呈几倍乃至几十倍地增长。全镇9 个管理区,全部实行“两补一免一保”的福利待遇:即农业人口每人每月补助粮食款50—100元。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老人, 每月补助养老金80元;学生读书费用全免,考取大专院校有重奖;由集体经济统买5 年人身保险。1994年,樟木头镇国内生产总值2.32亿元,社会总产值5.43亿元,国民收入2.3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35亿元,工缴费收入840 万元,出口创汇1900万美元,农村人均收入3052元。与1990年对比,分别增长212.5%、257.4%、228.6%、188%、53.8%、50.2%、145.5%。
二是“跳出山门”进城办实业。“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为农村众多能工巧匠发挥聪明才智,施展本领,摘掉农字号“帽子”,进城经商办企业提供了机遇。这是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创举。一个农民企业家登上了舞台,不仅其家庭富裕起来,而且带领几十人、几百人、甚至超千人的企业职工一同跨入了脱贫致富的行列。广东南山企业(集团)公司就是一个典范。这个集团的董事长,15年前还是一个头戴竹笠的农民,80年代,他创办的胶合板厂,发展为粤东地区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厂家——梅县胶合板厂,并于1993年6月组建集团公司。该公司占地面积200亩, 厂房及经营场所10万平方米。干部、职工1400人,有高、中级工程师16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人,拥有资产总额1.28亿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直属企业有:南山集团长江贸易公司、南山集团兴和实业公司、深圳菇品进出口公司、松泰人造板有限公司、万亩速生林场、装修装璜工程队、广州经营部、黄塘经营部、江南经营部等15个单位,是集工业、商业、贸易、轻纺、制造、林业、养殖及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经营公司。1993年,该公司产值1.26亿元,创税利1800万元。被国家农业部、中国乡镇企业协会评为全国500家最佳社会效益企业的第69名〔4〕。
三是“劳务输出”闯天下。“时势造英雄”,一大批无名小卒靠自己智慧,靠个人的谋略,在劳力大流动的气候环境下,勇闯天下,崭露头角,立足一地,成为人杰。据统计,广东梅州市近500 万人口中劳务输出达5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0%。这些有文化、有知识、有雄心、有胆略的中青年,流动到全国20多个省市,还有一批到国外就业。他们离开家门,胸怀四海,扎扎实实干一番事业。这些智勇双全的客家儿女,以先辈创业精神为榜样,在一个“闯”字上下功夫。他们不满足于已读“有字书”,而且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苦攻“无字书”,从而增长智慧,增长了谋略,跃为鹤立鸡群的人杰。例如梅县扶大镇女青年安子,初中毕业时年仅17岁,她和众多的年轻人一样,到深圳一家合资厂当工人。她机灵、敏捷,认识到要在深圳特区站稳脚跟,在人才济济的新兴城市求得发展,没有真才实学,没有超人的胆识,迟早会被淘汰。于是,她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在打工之余,精心攻读“无字书”,广泛了解社会,多方接触“打工一族”,该厂女工人数占80%,她同她们交朋友,并成为众多“打工妹”的知心人。她们的心事,都滴水不漏传到她的耳朵里,一年二载三秋过去了,这位苦读三年“无字书”的安子姑娘,脑海装满无数打工妹动人的小故事。从此她萌发用笔杆子把“打工妹”甜酸苦辣,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愿望。她利用假日和休息时间写作。在集体宿舍里,为了不妨碍姐妹们的休息,她不顾蚊子咬,用手电筒在被窝里挥笔著书。经过一年多勤奋写作,一部20万字“打工妹”著作写出初稿,立即被《深圳特区报》连载,接着由出版社出版,成为深圳市的畅销书。这位20出头的安子,一举出名,被选为“深圳市十位杰出青年”之一,并被深圳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随后,她又写出另一部“打工妹”续篇,成为报纸、电台、电视上的“特级新闻人物”。这位智勇双全的安子姑娘,的确是“打工族”群中的楷模,不久她被吸收为深圳市委宣传部的干部,后又调至《深圳劳动时报》任副总编辑。
三、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
客家人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有目共睹,举世称许。抓住机遇大上快上,这是客家地区拼搏精神的一种表现。深圳,原是宝安县城。这个客家县,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深圳市建制,1980年8月创办经济特区,整个市区(范围不包括宝安县)共327.5平方公里, 经过十多年的试验和探索,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中外瞩目的“大鹏展翅‘两个扇面’内外幅射,远近借鉴”的新兴城市。深圳特区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成为全国一面旗帜。1988年与1978年相比: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3.75亿元(与1979年相比增长36.62倍,年均递增49.6%);国民收入56.85亿元,增长21.8倍,年均递增36.7%;工业产值90.17 亿元, 增长287.7倍,年均递增76.2%;农业总产值2.13亿元,增长1.23倍, 年均递增8.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1.37亿元,增长67.6倍,年均递增52.6%;出口贸易总额18.5亿元(比1979年增长197.9倍,年均递增80%);预算内财政收入14.65亿元,增长85.7倍,年均递增56.2%。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现在,深圳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工业为主体,兼营商贸、农业和旅游业的综合性经济特区,创造了“深圳速度”的光辉成就。进入90年代,尤其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讲话后, 深圳经济发展再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城乡一体化。深圳要在15年内赶上亚洲“四小龙”。
改善投资环境吸取外资,这是客家地区拼搏精神的另一个表现。广东河源市是80年代中期新建的地级市,由于投资环境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建市前,引进外资只有133万美元, “三来一补”等企业只有10多家,处在“政策靠不上,上面顾不上,外资看不上”的困境。新建市后,他们在改善投资环境上狠下功夫,把交通能源建设作为一场硬仗来打。在交通建设上,先后改造了国道和省道404公里, 新建一二三级公路共355公里,四级县、乡道1451公里;新建大中型桥梁20 多座;新建汽车站场10个,全市公路由建市前314公里增至4593公里, 实现了县县通柏油路,乡乡通公路。在能源建设上,建成投产的220 千伏变压站1座,110千瓦变电站12座,35千伏变电站17座;35千伏以上线路达1171公里,供电能力比建市前增长4.1倍,并于1993年消除了无电乡, 全市用电覆盖率达到98.3%。
河源市从根本上改变了交通能源的落后状况后,成为受外商青睐的投资园地。至1993年止,全市建成投产的续建的外引内联企业已达10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800余家,投资总额20多亿美元。此外, 外资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17家。
大力发展合资企业,这是客家地区拼搏精神的再一种表现。投资环境的改善对吸引外资起了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后,梅州吸取外资年年成倍增长,仅1994年12月,在梅州召开的“世界客属第12次恳亲大会”期间,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33个、意向52个,总金额6.6458亿美元;签订正式合同利用外资项目33个,总金额投资7740万美元;签订外贸出口合同512万美元;签订内联项目、意向5个,投资金额6412万元人民币。这些签订项目特点:一是大型项目多、投资大;二是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成为外商投资热点;三是资源开发项目有新的发展;四是外资投入比重大;五是高新技术项目有新发展;六是大财团对梅州市的生产项目兴趣比过去浓厚;七是外商范围扩大,来源广泛。合资企业的发展为梅州经济的腾飞注入新的血液,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繁荣梅州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四、团结协作的共同致富精神
城乡、内外、贫富之间的团结合作,是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一新生事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城乡合作缩小差别,已成为客家地区共同致富的重要措施。农村有充足劳力,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城市有雄厚资金,有先进技术和设备。两者联姻,优势互补,双方得利。这是城市支援农村,农村依托城市,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一项有效途径。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剩余劳力无出路,筹建水泥厂又缺乏资金、技术,迟迟无法上马。这个镇领导主动到城里拜访梅县东风水泥厂的厂长,谈及合作办厂,一拍即合(东风水泥厂已发展成为梅县东风集团企业,是全国500家大型国营水泥厂之一)。三角镇水泥厂, 挂靠东风集团企业的下属厂,东风集团投入巨款,派出技术人员协助办厂,仅一年多时间,建成年产8万吨的水泥厂。三角镇水泥厂的兴办, 不仅使三角镇有了一个骨干企业,而且解决了数百劳力的就业问题,还为缩小城乡差别发挥了积极作用。
内外合作加快发展,这是客家地区共同致富的另一措施。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珠江三角洲以发展高新技术为主,原办的密集型企业纷纷向内地转移。客家地区抓住这个机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供良好服务,使中外合作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发展。不仅如此,外商对山区能源项目也感兴趣,如美国华特拉州英列公司1994年末,在蕉岭新布油坑管理区投资4500万美元兴建蕉岭发电厂,设计年发电量2.5亿千瓦, 这家外资发电厂的兴建,对蕉岭的工业、农业及其它行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贫富合作共同发展,这是客家地区共同致富的又一措施。近几年,深圳市对口扶贫梅州市,从资金、技术、设备上给予支持,这有利于缩小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差距,加速梅州经济的发展。据统计,深圳市投入数千万元,使十多家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两市干部轮流挂职,已先后轮换两批干部,这样深圳到梅州挂职的干部,一方面积极引进资金,一方面传授管理经验;梅州到深圳挂职的干部,既开拓了视野,又学到一套现代化城市管理经验。贫富地区合作、对口扶持的举措,为加快梅州经济发展,尽快缩小两地差距发挥了积极作用。
注释:
〔1〕饶任坤、卢斯飞主编《客家历史文化纵横谈》,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第144页、146页。
〔2〕《梅州教育志》,梅州市教育局教育志编写办公室,1989 年10月出版,第169页。
〔3〕〔4〕《1994年梅县年鉴》,梅县年鉴编纂委员会,1994 年9月出版,第26页、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