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业复垦的两次转变_小城镇论文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业复垦的两次转变_小城镇论文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促进农垦两个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个转变论文,大力发展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八五”期间农垦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八五”期间,农垦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指示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拓宽发展领域,促进了农垦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一)发展速度加快

1995年,农垦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1.58亿元(1990年可比价,下同),比1990年的38.75亿元增长110.5%,年递增速度达16.1%,比“六五”、“七五”的11%和12.1%分别提高了5.1和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6.6个百分点。一些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的垦区,“八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递增速度都在30%以上,如湖北36.2%、上海41.8%、新疆畜牧47.3%、福建57.7%。1995年,农垦第三产业中商、饮、服、运企业(单位)数已达到16.1万个,比1990年的9.5万个增加6.6万个,增长69.5%,年递增11.1%。

(二)发展领域拓宽,档次提高

“八五”期间,不仅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的第三产业行业有很大发展,而且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综合技术服务、计算机应用、房地产、旅游、广告等新兴第三产业行业也有较快发展。如金融保险业,1995年的增加值(现价,下同)已达到12.45亿元,占农垦三产增加值的9.8%,房地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2.14亿元,占农垦三产增加值的9.5%;旅游业的发展更快,农垦系统成立了一级旅行社,许多垦区也成立了旅行社,兴建了一大批旅游设施,新增了若干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发展势头很好。上海垦区利用地理优势和浦东开发的机会,大力开发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经营,发展了一批大规模、高档次的三产企业,实现了高速度、高效益。北京垦区利用地处城近郊区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抓住城区危房改造和实施“安居工程”的机遇,积极招商引资,发展房地产业,在大力开发普通商品住宅的同时,积极建设以高档别墅、度假村为主体的涉外房地产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增加了就业机会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农垦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1995年末,农垦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16.1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农垦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19.5%,与1990年相比,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22.9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提高了3.4个百分点。

(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农业连年取得较好收成,第一产业增加值有较快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第一产业所占增加值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的好势头,产业结构趋向合理。1995年,农垦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是42.7∶35.3∶22,同1990的相比,第一产业降低了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高了5.4个百分点。其中,上海、昆明、北京、南京、广东、新疆兵团、黑龙江等垦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都在25%以上。

(五)对农垦经济整体发展的贡献增大

“八五”期间,农垦经济发展快、效益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垦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1995年,农垦国内生产总值371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22%;农垦利润总额24.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利润占到32.7%。1995年与1990年相比,农垦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9.7%,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递增达16.1%,高出6.4百个点;农垦利润总额年递增15.1%,而第三产业利润年递增21.4%,高出6.3个百分点。

总之,经过全系统上下共同努力,“八五”期间农垦第三产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并取得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为“九五”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应看到,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垦区和企业对发展第三产业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改革力度不大,经营机制不活;人才缺乏,管理落后。

二、农垦第三产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普遍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这个阶段,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十分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到了关系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和江泽民同志在会议结束时的重要讲话,都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央提出的要求。同时,从农垦的实际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更是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一,是实现农垦“九五”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保证。到“九五”末,农垦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600亿元,年平均递增10%;利税总额100亿元,年平均递增10%;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要实现“九五”奋斗目标,保持国民生产总值和利税年递增10%的速度,需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三次产业的情况看,第一产业受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不可能有高的发展速度;第二产业的发展也要从外延型、速度型为主转为内涵型、效益型为主,不可能长期保持过高的发展速度。而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完全可以实现高速增长;并且只有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才能促进和带动第一、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确保“九五”奋斗目标的实现。

第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这就需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体系,而市场的培育、市场体系的形成正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国有农场大多地处偏远,远离城市和经济中心,市场建设滞后,迫切需要通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各类市场体系,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是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出路。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将会有大批农业劳动力被分离出来,工业企业深化改革中也会分离出一些职工,每年还有大量新生劳动力需要就业,而工业由于有机构成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吸收就业的能力有限。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和知识密集行业并存。能够吸纳大量的和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的优势。只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才能解决今后农垦的就业问题。

第四,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向结构优化要效益。从农垦的产业结构状况看,第一、第二产业已经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基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影响到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和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之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相适应,才能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提高农垦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根据农垦第三产业面临的形势,“九五”期间农垦第三产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加快发展,增加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档次,搞活机制,强化管理,大力推进第三产业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实现农垦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九五”目标做出更大贡献。到2000年,农垦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比1995年增长95%,年平均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农垦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7%,比1995年提高4.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4亿元,占农垦利润的35%。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农垦全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25%,比1995年提高5.5个百分点。

“九五”期间农垦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垦第三产业传统服务部门中基础最好、最有实力的部门,也是与农业相关性最强的行业。农业是农垦的基础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农业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亟需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业。“九五”期间,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信息咨询,生产资料、良种供应,农业工程服务,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病虫害测报防治,质量和资源监测,产品保鲜、仓储、运输、销售等服务一体化,形成涵盖农业生产全过程并支撑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高效、优质服务体系。

——为农垦第二产业和城镇建设服务的行业。其中主要是发展质量监测、污染治理、信息咨询、技术开发、物资供应、产品销售,交通、水电、排污、通讯等各项配套服务。

——市场体系建设。“九五”期间,国有农场要大力发展集市贸易、劳动力等其它要素市场,使之成为辐射周围农村商品集散地;垦区要集中力量,有计划地在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品产地、销地建设一批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和生产资料批发和期货市场;积极参与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全国性大市场建设,努力开辟城市市场;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和直接营销,开展跨国经营,扩大地边贸易,逐步形成联结国内外大市场的垦区市场体系。

——房地产业。“九五”期间,要配合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和垦区小城镇建设,加快开发、经营、管理和维修服务配套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和环境。有条件的垦区,还要积极参与周边地区城镇的改造开发,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重要交通通道和旅游景点区的房地产开发业。

——旅游业。要发挥垦区旅游资源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开发森林旅游、疗养旅游、果园旅游、尝鲜旅游和增进知识与体验农事活动相结合的旅游项目,形成包括饭店旅馆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旅游商品业、旅游饮食业、旅游娱乐业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

——居民服务业。“九五”期间,要支持各种所有制形式大力发展饮食服务业和面向群众生活需要的各种服务业,增加服务网点和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实现服务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形成与农垦小城镇建设相适应,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行业结构合理、服务门类齐全、服务技艺和服务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的服务体系。

三、“九五”期间农垦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结合农垦实际,“九五”期间农垦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改革为动力,坚持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合理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促进农垦第三产业的更快发展,使之尽快成为农垦经济的支柱产业。

按照上述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农垦的第三产业不发达、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思想认识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好和领导重视不够,则是一个重要方面。有的把第三产业仅仅作为安置富余人员的地方,没有把发展第三产业摆到重要战略地位和农垦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有的把第三产业作为福利事业来办,服务的低价制和免费制使第三产业的发展缺乏内在的动力;有的由于三产中的非国有经济不向农场上交利税,便错误地认为与农场经济发展关系不大,不愿花费更多的领导精力;有的存在畏难情绪,对发展物质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得心应手,但对发展第三产业却不知从何入手,思路不清,措施不得力,一遇到困难和挫折,便退回到传统产业上。所有这些,都阻碍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因此,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要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学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人大八届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发展第三产业是关系到农垦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九十年代农垦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农垦系统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工作,象抓第一产业那样抓第三产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紧抓好。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健全第三产业的领导和工作体系,垦区和农场领导要有专人分管第三产业工作,要有职能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本垦区、企业的第三产业工作。要加强分类指导,根据垦区实际,制订第三产业发展规划,扬优避劣,确定支柱行业和重点发展行业,明确工作思路,提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把农垦第三产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加大改革力度

农垦第三产业改革滞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仍是农垦第三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此,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改革上有大的突破。

改革三产企业管理体制。垦区和国有农场要进一步落实三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彻底解决对三产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问题。具备条件的垦区和农场,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将三产企业由与垦区和农场的行政隶属关系改为母子公司关系,使之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有企业要进一步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人事、劳动、分配制度,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与此同时,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步伐,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尽快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今后新建立的企业,一开始就要按公司制规范组建,并按新机制运转。

建立第三产业的自我发展机制。要以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使垦区大多数第三产业机构办成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经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有的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积极推动垦区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生活服务设施、交通运输工具等向社会开放,开展有偿服务,并创造条件,使其与原单位脱钩,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打破大而全、小而全自我服务体系,逐步实现社会化。

加快三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支持和引导三产企业相互间以及与其它企业的兼并与联合,发展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支持和引导三产企业与工农业生产基地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实现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经营;支持和引导中小型三产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或租赁、转让给集体、个人经营,放开搞活中小型三产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经营效益。

(三)强化企业管理

科学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目前,三产企业中存在许多问题都与管理落后有关,要象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下功夫练内功,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一是根据企业内外环境条件,制定有远见的、切实可行的、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经营战略;二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机构,形成科学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三是精心把握市场情况,及时搜集、分析信息,并做出快速、灵敏、准确的反应,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四是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切实解决农垦三产企业人才奇缺的问题,建立健全包括引进、培训、使用、选拔、奖惩、监督等环节人才开发系统,善于发现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才和使用人才,使各方面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全员积极性;五是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适应的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内部各项责任制,明确企业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责任,严明纪律,严格管理;六是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倡导企业精神,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四)扩大对外开放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开放经济。农垦第三产业只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才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加速发展。

一是要继续扩大与系统外、国外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引进资金、人才、管理经验和新的服务方式,努力提高引进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垦区和农场的第三产业机构要实行开放式经营,努力开拓农村市场,面向全社会开展经营和有偿服务;要走出垦区和农场,进行易地开发,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城市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城市市场。三是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质量和效益;有条件的垦区和企业,要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旅游等,直接到境外兴办三产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五)加快垦区小城镇建设步伐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小城镇的发展。没有相对集中的人口,就形不成市场,也不会有兴旺发达的第三产业,小城镇兴则市场兴,市场兴则第三产业兴。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条件。

农垦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要按照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突出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做到生产、生活、商贸、文教卫生、文化娱乐合理布局,道路、环卫、绿化、通讯、水、电设施配套,形成功能齐全、整体协调的小城镇格局。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多元化小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和集聚机制,扩大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来源,农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要努力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农场第三产业要尽量集中到小城镇兴办,因势利导地吸引农场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服务业转移,加快农场产业和劳动力的结构调整,同时要在资金、土地、户口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系统内外单位和个人进入农场小城镇投资兴办第三产业。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和职工生活水平提高,积极开发小城镇的房地产业,重点建设一批美观、适用的职工商品住房,逐步使场内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居住。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垦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促进和带动农垦小城镇的建设。

(六)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放手发展第三产业

要按照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充分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进一步放手发展集体、个体、私营和其他经济成份的第三产业。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高效益的三产企业;鼓励垦区和农场机构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人员从事第三产业,特别是充实会计、审计、统计、律师等各类信息和咨询以及为市场服务的队伍;鼓励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以信息、咨询服务为主的经营活动或兴办三产经济实体;鼓励垦区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兴办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科技服务实体。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快农垦第三产业的发展。

目前,农垦系统正在全面实施“九五”计划,第三产业承担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我们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加速农垦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农垦“九五”奋斗目标,为农垦事业的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系农业部农垦局局长曾毓庄同志在全国农垦第三产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标签:;  ;  ;  ;  ;  ;  ;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业复垦的两次转变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