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组成单位,学生作为接受教育、掌握知识的基本要素,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良好的心态又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是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
一、树立良好的班风,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
1.开好班会。班级中每一名同学都想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好评,都想在同学们面前展现自我。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通过班会这一沟通平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及法制观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做到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敬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护环境等。通过班会,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2.树立榜样。这里所说的榜样,主要是从身边同学中涌现出来的,或在学生中挑选和培养的榜样。对于广大同学来讲,这样的榜样是具体的、真实的,有较强的可塑性、可学性和可比性。使同学们在耳闻目睹的同时能够认真思考,别人怎样做的,做了些什么?他能这样做,自己该怎样做。在思考和比较中,使同学们受到激励,提高自身思想素质。
二、充分激发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公开自己管理班级的方式和班级的奋斗目标,把日常管理工作交给学生。如实行班级管理值周制,由两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代行班主任的职责并管理班级日常工作,同时做好工作记录,每周进行总结,让同学进行评定。同时让同学们作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值周班主任,我应该怎样管理班级等。班级管理学生化,并不意味着老师不管,老师起组织和引导作用,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2.放宽班级管理权限,做到“管”在学生,“理”在老师。学校活动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凡是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如篮球赛、征文大赛、书画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都交给学生自己。从动员到组织到参加,老师只起一个辅助的作用。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权,又提高了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从而提高了综合素质。
3.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班级教育作为一种对学生有效的教育方式,其主要原因就是在集体教育过程中,不但向学生传授了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因此,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更要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上下功夫,以增强同学们的学习自觉性。变单一的学为互相比着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强制学为自觉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才能使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牢固而扎实。
4.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力量源泉。一般说来,学习动机愈明确,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就愈高。老师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适当地开展学习知识竞赛、适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这样才能使学生们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变死记硬背为活学活用
1.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学生获取自我经验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学生会获取一些无意识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2.走出去。实践出真知,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应广泛应用于实践,以做到学以致用。如班级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走出校门,搞一些社会调查,去采访,进一步去适应社会,提高自我的素质和能力。
3.请进来。就是将有不同经历、不同职业和不同身份的人请到班中进行不同层面的经验介绍。例如可将以前毕业的学生、兄弟学校的优秀学生或学生家长,有条件时可请一些专家为全班学生传经,使学生初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增强进取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有效结合班级工作的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所必备的素质。作为班级,是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的主要阵地,因此,班主任应适时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结合实际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情绪和情感极不稳定时期,对于某些问题处理易情绪化。有些学生由于学校处分、家长训斥、考试压力及身体创伤造成不良情绪。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多和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主动接近学生,调整学生心态,消除不良情绪,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心理品质。班主任更应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当好学生的良医。
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作为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加强同学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学生遇到困难主动帮助解决。不失时机地利用同学间的矛盾,使同学间做到相互宽容忍让,相互关心,对待同学诚心诚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班级建立和谐的人际氛围,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总之,有效的班级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在运用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教育体现它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一个班主任工作的真正意义和班主任工作的价值,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论文作者:马香池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学生论文; 班级论文; 同学们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同学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