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要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一靠具有良好素质的财务队伍;二靠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三靠运用先进可行的管理方法。但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充分认识和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管理;方法
1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1 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财务状况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运转与经营的实际情况,财务收支能够最清楚地表达企业实际情况。企业可以根据财务管理分析财务增长或下降的数据,来制定新的管理计划和营销计划,通过销售的利润以及成本和其他资金使用情况的分析与对比,就能够掌握企业的运作趋势,从而根据财务管理分析所得的数据进一步调整战略计划,财务管理是企业指定一切营销计划的根本。
1.2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
在经过多年对市场经济的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发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地位在逐步上升,现阶段,财务管理已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管理模式,若想实现企业资金的可循环配置,在保本的运作下不断地增值,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各项资源达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企业才能够更加有序、持续地发展下去。
2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僵化
一方面,一些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不高,管理思想落后。一些管理者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而企业中职责不分、越权行事的现象严重,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失真等。
2.2 企业的预算管理形式化
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就是从财政“要钱,花钱”的过程,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采取应付的态度,形成了实际工作中遇事才跑财政的局面,导致预算推行难度大。正是因为忽视预算编制。因而形成了财务决策的随意性,产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乱”,致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大打折扣。部分企业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使跟踪调查,也是分析肤浅,总结简单,效益考核基本走了过场,成本考核几乎是空白,从而使好多项目资金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2.3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素质,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信誉不高、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另一方面,银行对一些项目投资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加上目前不良贷款比重较高,收贷难度大,而中小企业在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尚不健全,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对不良经营行为进行有效防范,为降低贷款风险,金融机构不得不持谨慎的态度。其次,中小企业没有民间融资渠道,在民间投资较多的地区大多数是采取民间集资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完全靠个人信用和高利贷,融资成本很高,风险相对来说要大得多。由此造成中小企业的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相对较弱,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3 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3.1 建立健全审计制度
审计制度的实施能够实现对事业单位中所需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督,从而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部门要密切关注单位中所有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到对其全面监督。特别是事前和事中监督,从而避免其财务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实现财务管理和审计的有机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要做好资金的运作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血液,资金管理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集团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除少部分经营资金由各子公司筹集外,由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统一安排。集团公司根据集团预算编制筹资计划。集团公司筹资时,应充分考虑各个子公司之间的资金余缺,充分利用集团的闲置资金;另外还要考虑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趋势,合理安排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之间的结构,以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
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最好的办法是实行集权式管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资金使用散乱的现象,而且可以利用闲散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对外投产等工作,谋求资金的短期效益。
3.3 以预算为主体牵头,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在目前我国财政体制下,财务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它所涉及的内容和环节众多,只有在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干预和管理,才能控制成本,做好财务分配。财务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制定合理的弹性的预算,然后在执行过程中做好跟踪和考核,严格控制预算目标,或者把年度预算细分为季度或月份预算,通过合理地控制成本,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4 进行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本费用控制是指对企业成本费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纠偏活动,是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保证目标成本和成本费用计划实现的重要措施;是保证成本费用核算真实准确的必要条件;是促进降低成本费用的有效途径。
3.5 加强企业内控建设加强内控建设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财务制度的自我纠偏能力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战略及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应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规避制度:有效辨别、判断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设计风险防范手段,减少企业面对风险的概率,设计风险分散措施,使企业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转移、分散或者控制风险的影响,减少风险造成的实际损失。在这些内控、风险管理等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约束和指引下,财会人员才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施行规范化管理,防止财务风险,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3.6 推广会计电算化,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让计算机代替手工作帐,做到随时记帐,随时利用帐表一体化产生业务数据,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首先找准切入点,选择使用国家认可的统一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软件,把企业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现到计算机的应用管理程序上,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使预算、结算、监督等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保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置于严密监控之下。WTO的加入,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大量的中国企业面向世界,逐步引进开发使用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有助于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变革企业内部管理模式,调整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资源,全面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4 结语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与经济价值和财富的保值增值有关,是关于创造财富的决策。一方面企业的生存、发展、获利的总目标离不开筹资、投资以及对资金的运用管理;另一方面不论是什么经济成分组建的企业,不论是从事何种行业的企业,除高度重视市场,重视产品的形象外,还要高度重视企业财务的管理。财务管理目标是制定生产目标、销售目标等一系列目标的基础,这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一个核心地位。财务管理目标将从根本上反映企业的总目标。所以,建立一个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巍.中国并购报告2006[R].北京:中国邮电出版社,2012.
[2]于涛.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经纵览,2013.14.
[3]苟维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与风险控制策略[J].中国外资,2013.9.
[4]刘晓冬.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问题及新对策[J].百家论坛,2011.
论文作者:邵月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财务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资金论文; 财务论文; 预算论文; 目标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