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的基本功能: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_体育论文

体育的基本功能: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_体育论文

体育的基本职能:人与文化的双重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与论文,职能论文,体育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1)04-00026-03

1 问题的提出

体育的基本职能是体育文化的基础理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担负着各种各样具体的社会职能,通过这些职能的发挥,表现出其现实的社会意义。

对于体育的职责和所能发挥的功能,体育理论界历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中的诸多分歧、争论和困惑。本文拟从本体论的层次,探讨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所具有的最一般之“职”、最普遍之“能”,以期从根本上把握体育存在的一般杜会价值和具体功能效应之本体基础。

2 何谓体育的基本职能

体育的基本职能与体育存在的根本目的直接相关,探讨体育的基本职能应从两者的关系入手。

从根本上说,体育存在有一个先在的目的论承诺。作为一种人为的存在,体育本身正是为了某种目的才被赋予了存在的“权利”。无论是体育认识还是体育实践,都必须首先确认这个先在的目的论承诺。只有在对其最基本的目的取向进行一般确证的前提下,才有手段、工具的抉择问题。也就是说,对目的及其合理性的分析,是工具、手段或过程分析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目的与手段同时“在场”,保证最高层次的规范合理性。对于一般的体育存在来说,显然也应该如此,而体育一般的基本指向或根本目的,也只能通过体育的基本职能予以反映和表达。

具体而言,体育的基本职能与体育的根本目的之间有着如下的关系:体育的基本职能是体育的自在机能,是体育的本能,属能为;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体育的人为取向,是体育的应能,属应为。一方面,体育的职能是制定、实现体育目的的基础,体育的目的可视为体育职能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具体化、现实化和价值化;另一方面,现实的体育职能又是体育目的等因素影响的结果。基本职能的认定属于事实判断,基本目的的确立则为价值取向。

体育本身由于其人为性而“天然”具有的目的论承诺,就是对于人的文化生成的根本指向。具体而盲,体育的存在是为了个人及人类更好地生活而增进人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或者说,促进人与文化的有效同一。因此,促进人文同化就是体育本体存在的目的论条件,也就是体育本体存在的先在的目的论承诺。

与此承诺的同时,体育也就自然地承领了相应的基本职能,亦即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构建。这里所谓的基本职能,一则“基本”,是说体育最为一般、普遍、基础的性能;二则“职能”,是强调体育本身所固有、本有、能有之“能”,在体育为“人为之在”的意义上,更是应有之“能”,既是其天职所在,也为其天性所然。这是体育的基本目的取向,也是体育的一般存在价值取向,也就是体育发生、存在与演化的基本动因、出发点、衡量根据和结果归宿的最一般的表征。

可以说,一切体育存在都是在此基本职能取向之下,而具体现实地构造、生成并实现某种预期的功能效应,以及据此而进一步调整、完善和提高。不存在没有或不承载、不体现此一基本职能的体育。

3 体育基本职能内涵分析

体育基本职能较为具体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促进特定文化与资格个体的有效结合,亦即通过促进社会文化的个体化、人化和特定个体的社会化、文化,更好地实现人与文化的双重构建。因为体育实践所面对的文化内容包罗万象,人类身体文化的基本内容构成了体育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人类知识、经验和规范等身体文化遗产作为高级的、精选的文化内容不断进入体育过程,成为体育传播的内容和对象。在此,实体性的人与文化都不是自然地、随便地、毫无选择地进入体育领域,并取得体育要素的地位,而是最低限度地经历了按某种价值取向和要求遴选、组织的过程之后既作为人为的、目的性的活动的要素、条件,又作为这种活动的目的指向而发挥各自的作用。由此,可以对体育的基本职能作进一步的分析。

3.1 体育活动中的资格个体是合乎一定的社会、年龄、心理等条件要求的个体的人。这既包括体育从业人员也包括体育大众(体育实践者),两者都是资格化的结果,但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所处地位、所扮角色以及各自之于体育的意义,虽紧密联系却存在诸多差异:从体育生成、存在的层面来看,体育从业人员、体育大众地位相同,只有两者在文化内容选择与文化内容传播和接收之协调,才有体育的发生。

从体育的目的指向而言,体育所关注的主要是体育传播后体育大众的接收情况,体育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说来只是体育活动展开的附带结果和后继体育活动的条件。

从体育的条件输入来说,特定文化皆为体育的必要条件,体育从业人员的资格关键在于已具备相应的素质、水平而能够实施某个层次、某些方面、某种类型的体育文化内容,体育大众的资格关键在于已为对应的体育文化内容作好了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相应准备,并且体育从业人员与体育大众在一般体育发展和具体技能的准备水平上,应具备并动态地维持某种足够的相对势差。

从体育的角色期待看,体育从业人员的角色定位在善于体育文化内容的传播。体育大众的角色定位在善于接收体育文化,涉及动机、操作、调控、结果诸方面,对体育的接收合于知之、好之、乐之三阶段、三层次和三境界,并动态地构成一合理的逻辑循环。

从体育的角色功能来讲,体育从业人员的作用可概括为体育文化内容的收集与传播,而体育大众的作用可浓缩为体育文化内容“习”(操演、温习、历练、体察、反思、感悟为文化内容播出之法)和体育文化内容的“生”(求生长、能生存、会生活、乐生命)。

最后,从体育的一般结果来看,体育从业人员和体育大众共同向具体体育过程的目的迈进,但是各自涵义有别:体育从业人员通过体育文化内容传播并使体育文化内容向既定目标趋近;体育大众通过体育文化内容的接收并使体育文化内容接收与体育文化内容传播协同一致而使得既定目标在双方的互动中,在某种程度上变成现实。

3.2 体育活动中作为文化内容传播对象的“特定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中最基本的一部分,往往经过人类文化内容传播的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筛选、整理、加工而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取向性、相对系统性、水平的层次性和体育的适应性,并且一般是以“体育文化”的名义构成体育活动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内容和依据。

3.3 体育中人(体育大众)与文化双重构建的具体机制是:个体通过体育文化活动掌握有关经验,在此过程中合目的地主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即文化;文化内容通过体育而附着于、内化于个体,同样合目的地个体化、个人化(或特殊化)、活化,即人化。

在原初的意义上,体育文化从属于人,是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是人本身的本质属性;但在体育活动中,文化既作为体育对象而外在于人,又作为个体现有发展内涵而内在于人,甚至作为环境因素、体育条件的存在也是文化的存在;不论是人化还是文化,本质上都是个体(体育大众)以个人的方式与当下的文化内容在某种形式和程度上的结合,从而引致人与文化存在状态的一定改变:原本相对于体育大众处于自在状态的文化通过认识而被体育大众观念地掌握变为“为我之物”,再通过并参与体育大众主体的构建而转化为新的活态文化;原本处于自在状态的体育大众在体育文化传承中成为体育文化的载体,进而通过并承载体育文化重建成长为文化新人。

人通过体育文化而融入体育文化共同体并向独立的更具创造性的体育文化个体迈进,体育文化通过人而实现前后承继并从凝固态转化为活化态,进而获得新的发展与超越动力。对于体育文化来说,同一过程存在两个侧面,同一结果具有两种效应;两类因素合为一个整体,两种发展同属一个概念。这里,对人来说,体育文化价值是手段、中介,个体生成是目的;对体育文化来说,个体是手段、中介,体育文化延续创新是目的。因此,个体与体育文化之间互为手段与目的,通过体育的中介,两者更为有效地实现相互同化、相互构建,促进着以具有特定体育文化特质与内涵为基本表征的新的体育文化生成。

3.4 这里所涉及的体育文化、社会化、发展等概念,有必要略加澄清。体育文化包含着使人走向“文明”,也包含着适应环境,但不仅仅为了适应社会。故可以说,体育文化是使人作为人而存在、作为类的独特的一分子而存在,总之,作为体育文化的创造者而存在。体育社会化,只是个人发展的某种程度的手段和中介,绝非目的。

体育基本职能的双重构建观最直接和最大限度地体现着体育作为人为的和为人的文化存在的基本特征。正是由于这一基本职能的存在,体育才具备了其他活动、其他事物所难以比拟的加速助长文化与人的“复制”、同化和创新的功能。没有这种职能的存在,体育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一般表现,就失去了各类具体功能发挥的基础。它使得体育成为实现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的个体再生产和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成为两种再生产的统一的过程,成为文化自复制的加速器和个体文化生成的功放机。

4 双重构建观的理论基础

体育基本职能的双重构建观有其发生的基础。体育文化传播的历史是关于人类健全个体认识发生和观念发生的历史,体育文化内容传播得到了人为的体育社会化理论为其提供了中间层次的理论支持。

体育基本职能双重构建观的传播基础在于,体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体育文化传播由自在状态走向自为状态而出现的一种高级形态,而体育文化内容传播是社会文化传播的基本机制之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基本渠道和手段之一。

体育作为文化内容的一种高级形态,其基本职能与文化内容的基本联系和区别在于:文化内容所面对的是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经验和全部社会个体,是整体、一般;而体育基本职能则是部分、特殊。不过.应该指出,体育的出现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内容由自在状态走向自为状态之后,最初是一种“特化”的文化内容,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特定的人“特化”为掌握特定社会历史经验的人;但是到了近现代,随着体育文化内容传播沿时间轴的双向扩展,接受体育文化内容传播已成为现代个体成长、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一部分,并且将会越来越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生活方式。

“体育”逐渐由“特化”向“泛化”演变,由更多的特殊性向更大的“一般性”转化,标志着人类社会对体育文化传播机制的依赖更为明显。虽然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体育目的都涉及到文化的传递和个人的成长两个方面,但是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体育目的取向中,这两方面的相对地位及各自的具体表现形式,却可能多有不同的侧重。

应该承认,这是一个重视个体发展的时代。不过,也应该看到,由于强调“发展”的思潮已在体育领域占据主导的、绝对优越的地位,人们现在已很少直言传授体育文化经验的巨大意义了,甚至对体育目的的理解,也几乎简单到只剩下抽象、空洞的“发展”了。“传授体育知识经验”、“传递体育文化”似乎成了灌输、注入的同义语(当然不可否认现实中确有此类问题存在,并且这种过分的“敏感”是长期以来错误的理论与实践客观影响的后遗症),成了体育理论研究者的思想禁区,这里颇有因噎废食的意味。回顾体育发展史,任何时代的体育都离不开特定文化价值体系的传递与继承、批判与创新,都离不开个体的体育社会化成长与进步。可人们往往要么从体育社会本位论出发只关注经验的传递,要么从个人本位论出发片面强调个体的发展。

如今,至少在理论界,在批判所谓传统体育思想、批判传统体育方法的“注入式”、“容器论”的同时,对客观存在的个体成长与体育文化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这个过程的统一特征,理论家们越来越淡漠了。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必须客观地、科学地对待体育文化内容传播和分析并整体把握体育文化传播的全过程,对体育通过人与文化的双向构建实现个体体育文化生成的基本职能,应做出符合实际存在的判断和解释,准确理解“体育”与“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的发展”的整体涵义。唯其如此,才能为深刻认识体育的本质与规律奠定基础。

标签:;  ;  

体育的基本功能: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_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