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应用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研究论文_周银飞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对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选取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行利巴韦林治疗,对实验组患儿行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显著性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有效缩短了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对促进患儿的预后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热毒宁;利巴韦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其发病率较高、传染速度较快,为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因此,临床上对如何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患儿进行及早预防、及早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患儿的预后效果,其中药物治疗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方式。我院为了探究对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对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如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共计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对所用药物过敏的患儿。其中实验组患儿中男性为19例,女性为11例,最大年龄为7岁,最小年龄为0.8岁,平均年龄为(5.4±1.6)岁,最长病程是11天,最短病程是2天,平均病程是(8.4±3.1)天;对照组患儿中男性为20例,女性为10例,最大年龄为6岁,最小年龄为1岁,平均年龄为(4.9±1.9)岁,最长病程是10天,最短病程是3天,平均病程是(8.1±2.9)天。将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发现并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1.2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抗病毒治疗以及使用氨基酸等营养药物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等。

对对照组患儿行利巴韦林治疗,具体操作方法是:将10mg/(kg·d)与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混合稀释,将此混合溶液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2次/日;

对实验组患儿行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具体操作方法是:将10mg/(kg·d)利巴韦林与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混合稀释,将此混合溶液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2次/日;将0.5mL/(kg·d)的热毒宁注射液与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混合稀释,将此混合溶液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1次/日。

连续治疗5天,治疗期间观察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

1.3判定标准

患儿在治疗2天内,食欲明显改善,体征明显好转,无发热症状,溃疡在5天内愈合即判定为有效;患儿在治疗3天内,无发热症状,体征有所好转,患儿可以正常进食,溃疡以及疱疹明显减少或者消失即判定为好转;患儿在治疗5天后依然发热,体征无改变,或者有新皮疹出现即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有效率加好转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进行研究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所有临床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对比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数据结果呈现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当数据结果呈现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儿科肠道传染疾病之一,其是由肠道病毒以及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2],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为患儿的手、足、口腔、臀部部位出现了水疱、皮疹以及溃疡等临床症状[3],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及心脏功能损害,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重型疾病[4],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人群中3岁以下的患儿占大多数,临床上主要采取抗病毒疗法来控制小儿手足口病的病情发展,提升患儿的预后效果。利巴韦林是临床上常见的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药物之一,其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患儿体内多种病毒合成酶发挥作用[5],抑制病毒的DNA、RNA转录过程,起到抗病毒的临床作用。热毒宁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合成制剂,其含有金银花、栀子花等有效成分,可以促进细胞的免疫功能,起到抗病毒、杀菌、镇静退热的临床作用[6]。本次研究中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应用于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过程中,观察其临床疗效。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显著性少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更佳,差异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小儿手足口病行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是可行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患儿的临床疗效,而且对促进患儿的预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文娴,仇毅,袁树伟等.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成药,2014,36(7):1565-1567.

[2] 徐秀芬,胡小霞.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148例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健康研究,2014,34(2):203-204.

[3] 张翠平.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137-138.

[4] 张咏.小儿手足口病应用利巴韦林与热毒宁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4):107-108.

[5] 谭锦华.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746-4747.

[6] 王文辉,王庆华.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在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1):499-499,500.

论文作者:周银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小儿手足口病应用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研究论文_周银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