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右脑培养语文素质--情境作文中“贪得无厌的猴车”教学设计_栗子论文

激活右脑培养语文素质--情境作文中“贪得无厌的猴车”教学设计_栗子论文

激活右脑培养语文素质——情境作文《馋猴推车》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右脑论文,推车论文,情境论文,教学设计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研讨热潮中,有关专家大声疾呼:“应当设法唤醒儿童沉睡的右脑。”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引导下,一切教学活动几乎都是围绕发展左脑功能进行的。学生终日淹没在书山、题海之中,背范文、做题目成了他们活动的主要内容,致使儿童左脑超负荷运转,右脑失去启动机会,越学越呆板,越学越笨拙。这就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右脑掌管形象思维,左脑则掌管抽象思维。思维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核心。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对象,就难以进行抽象思维。日本有位著名医学博士最新研究认为:右脑是“祖先脑”,储存着从古到今人类500 万年遗传因子的全部信息。右脑存在的潜力约为左脑的10万倍。激活右脑,让儿童获得外部感知表象后,内化成“脑图”、“脑声”等形象(即“在脑子里绘画、录音”),接着外化为书面表达,是协调左右脑功能,开发大脑智力,提高课堂作文教学质量的科学途径。

从这一思想理念出发,参照全国“九义”教材三年级“基础训练”中“按顺序记叙一个有趣的游戏”的要求,我设计了一堂作文课。

[题目]馋猴推车

[要求]

一、通过声、像、演等手段激活右脑,引发学生作文兴趣,唤起大脑有序形象。

二、能把表演的内容记叙清楚,做到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三、通过观察、思考、想像,在形象中感染,达到写文与做人合一,提高品德素养的效果。

[教具]

配乐故事《馋猴推车》磁带(或儿童音乐磁带)、“馋猴推车”活动小图片和放大活动彩色图片(8幅)、毛驴和猴子头饰、 儿童带斗小推车等。

[教学过程]

一、听配乐故事,初入情绪。

1.导入: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播放一段故事,听后要请小朋友回答:故事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听完这个故事,老师还要请听得最认真最仔细的小朋友上台来表演这个故事呢!

2.播放配乐录音故事(亦可一边轻放儿童音乐,一边由授课教师娓娓道来):

一个秋天的中午,小毛驴去山上采栗子。他采了满满一车栗子往回拉。山边一个小猴子闻到栗子的香味,舔着舌头说:“栗子,好香!”这时,小猴子看见了毛驴拉着一车栗子走过来,心里想:我去帮小毛驴推车,一直推到他家,小毛驴一定会给我吃很多栗子的。于是,小猴子就去帮小毛驴推车。小毛驴见小猴子这样热心帮助人,连声说:“谢谢!谢谢!”他们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一直向前走着,走着。可是小猴子太馋了,他一边帮着推车,一边偷吃栗子,光挑大的吃,吃一半,丢一半。走了好大一会儿,小毛驴拉着车,已经走到自己家门口。小毛驴拿出一条毛巾擦擦汗,回头看看自己采来的栗子,忽然发现车上装的栗子少了一大半。小毛驴想:这一定是贪吃的小猴子干的。于是大声喊:“猴子!猴子!你在哪里?”小猴子早就躲起来了。小毛驴觉得自己上了当,气得直翻白眼。路边的小红花向他眨眨眼,好像在说:“谁让你答应馋猴推车呀!”

3.听后反馈思考题,并在黑板上板书故事题目:馋猴推车。

二、观察表演,进入具体情境。

1.挂出用彩色笔画的有山间小路和小毛驴住房的两块布景。请两位同学戴上头饰,“毛驴”拉上装满栗子的小车,“猴子”在后面推,按故事内容表演。做到有动作、有语言、有表情神态。

2.表演前板书要求:“仔细观察留脑图,一幕一幕记清楚,图、声、意、感交替出,先后排序最重要。”

3.表演结束,一切实物情景成为过去。小朋友脑子里一定留下了一幅幅“馋猴推车”的行为印象图景,还留下了他们说话的声音,留下了他们当时当地的想法和感觉。请一两位同学上台按故事先后顺序,说说自己脑子里留下的脑图、脑声、脑意、脑感。(脑图指观察到的动作和场景在大脑形成的图像;脑声指听到的声响和话语,形成的声像;脑意指意会到人家在想什么;脑感指对人家感觉行为的理解印象。)

三、图、脑对照,物我合一。

1.给每位小朋友发8张“馋猴推车”小图片(无序号)。 要求每人按照自己观察表演后形成的有序“脑图”,在课桌上给系列小图片排序。

2.请一位小朋友做代表上讲台将8 张(无序号)“馋猴推车”放大彩色图,在黑板上排序。师生共议,说明图序正误,并说出理由。

3.各人校对桌子上小图片排序正误,并标上序号。然后看图片(或不看图)轻声地把故事自述(或同桌互说)一遍,做到我口说我“脑”,“脑图”符合观察到的实际情景。

四、启发再想像,下笔写作文。

1.指着有序彩图提问:图与图之间,按照内容发展和顺序,是不是可以补上一些图?(如第2与第3幅图之间,可否补上“毛驴”和“猴子”对话的情景图?又如第8幅图之后, 可否补上猴妈妈猴爸爸责备小猴子贪吃、不诚实的情景图?)

2.接着随机提问:小朋友,看了表演后,你们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小猴子这种错误会改正吗?

3.拿掉图片,请小朋友按照自己有序形成的“脑图”、“脑声”、“脑意”、“脑感”把这个故事内容写下来,还可以加进各人想像的内容。

最后提示动笔口诀:“头不抬,眼不斜,想不断,写不完。”

附:课堂作文实例

[采用以上设计, 笔者曾在一个二年级小班上过一堂情境作文实验课。下面是一个七岁半的小朋友写的作文实录。当时,让随堂听课的家长们检阅篇篇学生习作,都惊异不已。

执教的我看到这篇习作,亦顿发“三个没想到”的感慨:一是没想到一个二年级(上学期)的小朋友能当堂写出五六百字的记叙文;二是没想到小朋友能用上“改过自新”(虽然用法上欠妥)、“悄悄溜走”、“于是”、“夸奖”等词语;三是没想到小朋友想像力如此丰富,续写了这么多合理的内容,反映了儿童向往“有错就改,纯真做人”的美好愿望。]

馋猴推车

南昌市育新小学二(7)班 龚佩

秋天到了。毛驴从山上摘了一大筐栗子放在车上。他说:“这么多栗子,怎么拉回去呢?”猴子wén(闻)到香wèi(味),跑出来一看,原来毛驴在拉一车栗子。猴子就说:“毛驴哥哥,我来帮你推车吧!”毛驴说:“真谢谢你,小猴子。”于是,小猴子就帮毛驴推车。他边推边偷吃栗子。推到bàn(半)路的时候,小猴子都把栗子吃了一bàn(半)了。快到毛驴家门口的时候,小猴子就qiāo qiāo (悄悄)地liū(溜)走了。毛驴到了家门口,一看车上的栗子少了那么多,就大声喊叫:“小猴子!小猴子!你在哪儿呀?”小猴子不见了。毛驴想:这件事一定是他gàn(干)的。于是,毛驴就把栗子放在家里,出去zhǎo(找)小猴子的爸爸、妈妈。毛驴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猴子的爸爸、 妈妈。猴子爸爸、妈妈听了,很不高兴。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他们对小猴子说:“你以后要是这样,就不让你进家门。”小猴子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感到很难过,再也不gǎn(敢)那样做了。从cǐ(此), 小猴子变得gèng jiā(更加)聪明了。后来,大家都很喜欢小猴子。小猴子的爸爸、妈妈也jīng(经)常夸奖小猴子。小猴子很高兴! 可是,毛驴还不知道小猴子已经gǎi(改)过自新了,总是觉得自己当时很shǎ(傻),再也不gēn(跟)小猴子玩了。后来,毛驴听到大家说小猴子已经gǎi(改)过自新了,马上拿了三斤栗子到小猴子家去,对小猴子说:“你喜欢吃栗子吗?”小猴子说:“是的,我很喜欢吃栗子。”毛驴说:“那就把这三斤栗子shōu(收)下吧! ”小猴子说:“谢谢你,毛驴哥哥。”毛驴说:“不用谢。因为听到大家说你已经gǎi(改)过自新了,我才来的。你以后再也不要做那样的事了,知道吗?”

标签:;  

激活右脑培养语文素质--情境作文中“贪得无厌的猴车”教学设计_栗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