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这个电器设备一应俱全的新时期,如果没有强大的电力供应是很难让这些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的,而强大的电力供应又是需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来保证的。在电力系统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输电线路,只有输电线路运行正常,才能保证电力的输送畅通无阻,因此,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时就要确保输电线路正常。基于此,本文将就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几个不同方面进行叙述,分析各个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优化对策,并简要的介绍几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优化对策
近年来,电力越来越受到青睐,纯电动汽车等的发展逐渐使得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我国地域辽阔,发展迅猛,这也给电力的充分和稳定供应提出了课题。电力的需求愈加旺盛直接导致了电力输送的负担,这就迫切需要更加高效的电能输送方式来替代原有的电能输送方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高压输电被研发出来替代了原有的低压输电。高压输电的输电电压一般在100KV-500KV之间,甚至有一些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电压已经突破了500KV。
但是,高压输电线路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但需要特殊的材料和技术更加专业的人员,而且在整个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是风险。这就需要对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到具体的应对策略。
1、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高压输电线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是有具体的建设标准的,但是正因为我国疆域地形情况复杂,加上又有复杂的人文特征,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就对这些具体的问题进行剖析。
1.1、建设先期的勘察问题
任何工程在进行施工之前都必须进行勘察和设计工作,对于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问题就更加需要进行先期的勘察了,因为面对的地形地貌,具体的人文特征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要对整个输电线路途经的沿线进行科学细致的勘测,在对一些高压输电线路勘测设计的案例研究中发现,先期勘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有:输电线路长度测算不准输电线路长度会直接影响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周期和成本,同时线路过长也会导致高压输电线路负担增大,加大了破损几率,降低线路的使用寿命。所以,在进行输电线路的测算过程时,在兼顾修建难度以及区域跨越可行性的基础上应当尽量减少线路的长度,很多案例显示线路长度并不是最优化的。施工可行性分析问题很多高压输电线路的先期勘测中都存在缺乏施工可行性分析的问题,最后导致施工难度增加,不但会严重拖后工期,也会显著的加大施工成本。关键勘测数据的缺失通常情况下,勘测人员和设计人员是分工协作的,而在对高压输电线路先期的勘测中,由于勘测人员和设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交流,造成勘测数据不全,误导设计人员忽略某些影响因素,最终会导致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存在问题。
1.2、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的问题
高压输电线路由于高压高负荷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要用特殊的高压承载杆塔来实现输电线路的支撑,显然这种杆塔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可靠的基础,自然的基础并不能满足杆塔安装的要求。在进行基础建设时必须满足抗拉抗弯强度的问题,加上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应当尽量避开人口稠密的地区,所以多一般建设的地域都是比较偏僻的地域,尤其是在一些山地和丛林进行承载杆塔基础建设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优化对策
2.1、基础施工阶段
在目前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工程里,将杆塔的地下部分称之为整个线路的基础,一般来说,在高压输电线路基础施工阶段里面,主要涉及到土石方的开挖、混凝土的浇筑以及桩基的施工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时候在开挖不顺利时还会涉及到爆破,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好坏有时候关系到整个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即杆塔在不经受外力的干扰下,能够不发生变形或沉降位移。就目前高压输电线路基础的应用实际看,除了转角塔要采用稳定性较好的钢筋混凝土外,一般的杆塔采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在高压输电线路的基础施工中,首先就要考虑基础的稳定性和整体性,进而选择合适的地点开挖,但是在开挖时,尽量不要对植被造成大面积破坏,同时还要考虑怎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工作量,缩减工程耗费,在山区线路工程设计中,最可行的办法就是选择全方位高低腿铁塔基础,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塔位所在的山体地面是倾斜向上的,抗剪面会大大增加,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基础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这样的选择在高压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中比较常见。
2.2、杆塔施工阶段
在高压输电线路中,杆塔是最主要的支撑结构。杆塔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输电线路施工的速度以及经济可靠性。目前出于线路运行安全的考虑,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主要选择的是铁塔,对那些多回路的铁塔则选择的是双倍角钢主材。考虑到目前的高压输电铁塔不仅体积大,而且质量也大,所以在杆塔施工阶段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对杆塔构件进行组合的过程。另外,杆塔在施工完成后,将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因而其稳定性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很多时候个别角钢出现一点点的弯曲度都会影响整个杆塔的稳定性,这时候有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冷矫正,但前提是矫正不能出现裂纹。
2.3、架线施工阶段
在架线施工阶段,主要要放线、紧线以及附件安装等多个工作程序,要进行好架线施工,主要就是保证放线和紧线的施工质量。
2.3.1、放线施工在放线时,不可避免的会对导线造成损伤,但是如果损伤面积超过2%,就需要采用补修管进行补修,如果损伤面积过大的话就需要将损伤部分弃之不用,采用接续管重新进行连接。在滑车的选择时要求磨损较小、轮径远大于导线直径。此外,在具体放线时主要采用张力放线,这样可以避免导线受伤,还能减少地面的青陪损失。
2.3.2、紧线施工
在进行紧线施工前,要对铁塔和螺栓的紧固率进行检查,只有确保了铁塔组装完整以及螺栓的紧固率符合安装要求后才可进行紧线施工,在紧线操作时,通常会临时设置一条拉线,方向和放线时采用的张力相反,与水平面夹角小于45度,这样可以防止在紧线过程中铁塔发生位移或者发生变形,同时还需要考虑架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是否满足既定的设计规范和要求。
2.4、光缆施工阶段
在进行光缆施工时,要注意对光缆采取避雷措施,虽然从光缆本身来说,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引雷现象,但由于光缆含有金属,随意采取避雷措施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因此,在进行光缆施工前,要对设计的资料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齐全,还要对安装流程以及安装的方法在进行一次熟悉回顾,还要对光缆的技术性能指标等非常熟悉,另外还要对光缆出现的折断或者扭结现象及时采取必要的修补和焊接措施,在确认光缆没有问题后方可进行光缆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因猛拉过大造成对光缆的伤害,还有在光缆接头处,要注意接头盒的选用,接线完毕后要对接线盒进行密封处理,以防雨水渗入造成线路烧毁。
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或许能够注意到,进行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要做好安全工作,生命大于天。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施工技术采取优化的对策,可以有效加快工程的进展,提高安全性,这样进一步提高整个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满足电力工农业用电以及居民用电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安少杰,乔治.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技术优化对策探究[J].通讯世界,2016,15:169-170.
[2]何希彬.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技风,2016,22:61-62.
论文作者:陈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线路论文; 高压论文; 杆塔论文; 光缆论文; 过程中论文; 要对论文; 基础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