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制度:让青年科技人才“走出来”_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论文

博士后制度:让青年科技人才“走出来”_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论文

博士后制度:让青年科技英才“冒”出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博士后论文,英才论文,青年论文,制度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0年前,“博士后”这一构词不甚符合汉语规则的新概念引入中国,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讲是陌生的;刚“试行”的博士后制度得失未卜。

10年后,“博士后”在我国知识界是响亮而令人鼓舞的名字;博士后制度成为社会多方共同关心的事业,获得国家领导层的高度评价;“博士后流动站”的有无,也被视为一个地区或部门、单位学术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

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提供的最新统计表明:近10年来,我国先后在212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及企业设立了428个博士后流动站,覆盖了九大学科门类的54个一级学科;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100名,平均每人在站工作期间承担2~3项重要的研究项目,两年内项目完成率为64%,有近1/5的人员获部委以上的科技成果奖或荣誉称号;现已有2000多人完成博士后科研任务,走上固定工作岗位,大多担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重要的科研领导职务。

10年耕耘,有目共睹:实行博士后制度是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是一条加速培养和造就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成功之路,是一种组织高水平科研活动、推动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有效模式,也正在成为加强我国在国际范围人才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

博士学位制度源于西方。而博士后制度的出现,是因为一些科学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适当变换工作环境和课题方向,能使新取得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更快成熟起来;于是为暂时未找到职位的年轻博士安排临时性的研究岗位,就从权宜之计变成正规的博士后制度,甚至成为基础学科中取得高级职位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同志根据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的建议,做出在我国实施博士后制度的决策。1985年7月,国务院批准在我国试办博士后流动站,试行博士后制度。同年10月,第一批分布在73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2个博士后流动站获准设立。

从无到有,由微而著,中国博士后制度立足国情,日臻完善。

一直担任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管委会顾问的李政道教授,不久前专程来华参加中国博士后制度十周年庆祝活动。他从比较的角度,评价中国博士后制度取得引人关注的成功,在于和美国、欧洲、日本等有所不同,而具有自己的特色:即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必须具备强有力的科研实力、较高的学术水平等综合条件,由专家评审确定;鼓励跨学校、跨专业的人才流动;选举优秀博士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创造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注重培养博士后创新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从他们中发现和选拔最优秀的人才。

(二)

在我国实施博士后制度,一开始就是一种国家行为——

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拨付经费加以支持。国家组成了由人事、科技、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领导及著名科学家参加的“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协调委员会”,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并协调有关工作。这10年来,国家财政累计投入了近2亿元资金,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拨发生活经费和部分科研补贴经费,现达到每人每年日常经费标准20000元;拨专款设立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建造博士后专用公寓,到今年底将有700套博士后公寓建成。

适应我国科技、教育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年度招收计划统一规划,逐步发展。现分布在36个大中城市的428个博士后流动站,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法、文学、历史等九大学科门类,每年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规模已达到近1000人。近期正在逐步推行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招收博士后,以及设站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密切结合招收博士后。

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国家对博士后的培养和挑选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同时制定了有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如配偶子女可以随博士后一同流动;在站两年期间可以利用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出国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可申请评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博士后出站选择工作不受用人单位的进人指标和人员编制的限制,配偶子女可随同落户等。在积极争取优秀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方面也有特殊政策,如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不受原派出单位的限制;其工作期满后继续出国工作、学习时来去自由、往返方便等。

注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部门、地区,对博士后工作积极投入财力、物力和人力。中科院每年拨款100万元,追加用于本系统各单位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和支持博士后工作,并把博士后工作列入院“九五”人才培养规划,决定“九五”期间加大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广东省决定每年拿出120万元经费作为博士后日常经费的补充,支持设站单位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并一次拿出760万元用于建造博士后公寓。……由于各设站单位对高层次研究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博士后计划招收名额难以满足,因此不少部门、单位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截止到今年8月,全国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人员已达到763人,占进站博士后总人数的18.3%。

(三)

吸引一大批国内外毕业的优秀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促使他们脱颖而出,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广获好评的一大成绩。据调查,在国家教委实施的“跨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中,在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人选中,博士后约占20%。不少出站的博士后被晋升为教授、研究员,有些已成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目前已有32名博士后成为新的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在站期间,增强了所在单位攻关前沿的科研实力,成为一支生气勃勃的生力军。尽管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流动站工作时间仅有两年,但他们参与或承担了许多研究课题,其中国家级项目约占40%。清华大学的教授反映:一位博士后相当于2-3名助教的科研工作量。来自不同地方的年轻博士后,也给设站单位带来新颖的学术思想,促进了所在单位学科发展和学科交叉,拓宽了学科的研究方向。

有人称博士后制度是棵“梧桐树”,增强了设站单位、地区及部门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门人才的竞争力。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对博士后两年的考察,博士后则通过两年的工作,相互间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留下来的博士后能和设站单位迅速融合一体,成为补充学术骨干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有统计说,约有50%期满离站博士后留在设站单位。博士后流动站也成为留学博士回国走上能充分发挥其专长的工作岗位前的一种过渡的好形式。从1986年起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的人数稳步增加,到今年8月底总人数为702人,占进站博士后总数的16.5%。著名科学家谢希德为此称博士后制度是“海外学子回国工作的桥梁”。

也有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外籍学者要求到国内的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近几年每年都有10名左右外国籍博士来华做博士后,目前总数已达到43人。他们大都来自欧美国家,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学科多为理学及工学。

(四)

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同样面临困难和问题,如在设立流动站和招收博士后方面,学科、地区发展不平衡。资金状况仍然比较紧张,等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实事求是地总结10年经验教训基础上,集思广益制订了《博士后工作发展规划》,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逐步扩大博士后的招收规模并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00年招收博士后的学科、专业可覆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绝大多数领域,博士后年招收规模达到1500人左右,在站人员约3000人。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争取多方投入资金,自费招收博士后。国家财政拨款的专项经费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和急需扶持发展的学科,工程等应用学科将更多地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来发展。

——逐步推行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招收博士后的模式,使博士后制度更好地为国家重大科技发展计划服务;建立与高新技术企业等密切结合培养博士后的模式,招收博士后参与企业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设立专项基金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等。

——加强制度建设,逐步理顺从上到下以及部门和地方的关系,在保持博士后制度、政策统一的情况下,实行有一定宽松度的灵活的管理和服务。

标签:;  ;  ;  

博士后制度:让青年科技人才“走出来”_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