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转轨:1996大学毕业生走向何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毕业生论文,分配论文,走向论文,何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追寻饭碗: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
新年伊始,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已进入紧锣密鼓阶段。据悉,今年将有86.6万名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加上90年代初委培、自费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今年的全国大中专毕业生达150多万。
1996年1月6日,北京首都体育馆。由国家人事部主办的第二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拉开了序幕。大学生们一张张急切而自信的面孔,用人单位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摊位,以及双方开诚布公的交谈,使整个会场充满了生机,气氛的热烈足以使人忘却场外的严寒。
两天的会议期间,进场的单位有3000多家,毕业生达数万人。有很多学生是从哈尔滨、成都、武汉等地坐飞机乘火车赶来的。在会场上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意向的有近3万人次,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协议。
3万人,仅仅是马上面临就业问题的莘莘学子们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其中很多人则受到了社会不冷不热的拒绝。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成了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热点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三个渠道: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人才市场。然而,自1993年10月国家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政府机关进人一律实行公开招聘,面向全社会招贤纳才,这就把高校毕业生靠分配直接进机关工作的大门给关上了。1994年以来,国家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机构改革,明确指出了要保证完成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精简10%的任务,又使国家公务员的位置少了许多。
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情况看,一方面,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企业目前拥有可以自主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和待遇、自主招聘职员、自主决定机构的设立和人员编制等自主权,使其可以不再按照以前的国家指令性计划进人,而是根据自身需要招收毕业生。企业单位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后,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进人都是慎而又慎。这样,高校毕业生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的路比往年要窄一些。
从就业市场情况看,尽管近两年来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市场寻找就业机会,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劳动力市场,他们绝大多数是初次就业,虽然文化水平比较高,但是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寻找就业岗位具有相当的盲目性。其就业人数、寻求就业的时间又相对集中,每年几十万毕业生。均要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是非常自然的。
当然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阻碍公平竞争的“三大差别”。
首先是专业差别。专业“冷”、“热”不均的差别可以说是阻碍学子们走向市场的最大障碍。文理科中的基础理论专业、长线专业如数学、物理、哲学、历史等专业的学生仍是“嫁不出去的姑娘”。根据新开通的《全国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查询系统》资料统计,目前最为紧缺的是机械类人才。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北京地区和在京的企业单位共需机械类人才3051人。其次比较缺的是建筑工程类、计算机类、医药卫生类人才。在去年的分配中,北京农学院甚至出现了“零需求”专业。该院学生处的郭处长不无忧虑地说:“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技术人员不是过剩,而是极其缺乏。而且国家又一再强调要重视农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而智力投入应当说是最重要的投入之一。可是,国家培养的农业专业人才却没地方要,长此以往,我们国家的农业还怎么发展?”
第二是男女差别。男女的性别差异也使一些女大学生不能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很多单位都在招聘栏上写明“只要男性”,大部分单位都不愿要女生,女生的择业范围被限定在文秘、教师等几个有限的职业上。中央财政金融干部管理学院一位负责招聘的同志说:“别的单位只要男生,很多女生只好来我们这样的单位求职,到我这里递简历的80%都是女生。”另外不得不让人注意的是,很多院校女教师已经太多,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弄得他们也不再愿意要女生了,使女大学生们失去了原本也是迫不得已的机会。
第三是生源差别。由于户籍、住房问题的限制,北京地区的很多单位只能要北京籍的学生,毕业生查询系统中对北京生源的需求量是4561人,约占总需求量的五分之一。这个比例为北京籍学生提供了宽阔的选择空间。
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北京市高教局每年下达给高校的“留京指标”约占当年毕业生总数10%左右。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以及许多省会城市也出台了类似的措施。此外,几乎每一个省(市、区),都制定了限制本省(区、市)不同地区生源毕业生流向的措施。
限制生源流向的措施还包含另一个重要内容——边远省区倾斜政策,即内蒙古、黑龙江、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0个省区受到特殊照顾:来自这些省区的毕业生,若所学专业为本省区所需的,原则上安排回去就业。
国家教委有关人士认为,对于沿海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对于大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在分配甚至招生等其他环节确实存在某种不平等的现象。但这种情况并不是主流,毕业生择业的天地较之以前无疑是愈来愈宽广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大学生,不能眼睛只盯住几个大城市。应当有志气到那些目前尚欠发达的地区建功立业。
就业改革:日趋淡化“分配”的改革轨迹
1989年,当教育体制改革后的首批大学生毕业之际,有关的分配政策出现了空前的松动。国家教委在及时推出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规定,国家任务计划招收的缴费生,毕业时可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经高校推荐在一定范围内择业;自费生毕业时可自主择业。由这种松动而产生的“双轨制”,尽管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统包分配”的外壳,但它毕竟露出了淡化“分配”的一线曙光。
进入90年代,党的十四大对市场经济的确认,人才市场继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之后的形成,使淡化“分配”的前景更加光明。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改革纲要》出台,进一步迎来了加快破除高校原有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大好形势。
为克服因“双轨制”出现的问题,1994年国家教委在40多所高校率先试行“并轨”:一种招生计划形式,一个收费标准,一条最低分数录取线。据了解,由于“并轨”效果良好,今年的试点校将扩大到244所,占现有高校总数的22.6%。实践证明,这项新举措,是朝着“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改革总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分配”的淡化,带来了观念的更新。大学生也不再把高考当作高等级的“就业”考试,对上大学只是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并非就业本身的认识,已接受得十分坦然。
用人单位不再依靠政府的“统包分配”而主动“出击”与高校直接挂钩的现象已相当普遍。前几年,北海市在开发建设中曾因其大胆开放而成为一个明星城市,知名度甚高,人才汹涌而来,北海市则敞开大门,来者不拒,积极做好接收安置工作。近两年,人才汹涌的势头有所减缓,分配部门就主动出击,他们鉴于北海市警力奇缺,且公安人员素质不高等现状,远涉千山万水到黑龙江挑选了一批外省籍毕业生充实到北海市公安局。
在如何择优的问题上,用人单位的观念变化也令人耳目一新。某家国内外闻名的计算机公司,去年录用的一批高校毕业生中,有几名来自哲学专业。据该公司的一位副总裁解释,优化计算机自身的运行环境,是产生巨大效益的途径之一。这取决于必须修饰好它的程序设计总框架,因而要求我们必须拥有具备逻辑学专业基础的人才。某企业招收学中文、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做文秘工作,理由是他们比学文秘的基本功扎实,整体素质高,发展潜力大。近年,一些高校试办的文史哲综合班,给人以启示。一名主管本校这项试验的教师认为,文史哲历来是最见个性和功力的学科,对人的一生培养熏陶极为重要。我们努力造就“打通古今中西”的文人学者,是为适应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需求。
学校与社会:面对转轨的艰难应对
作为培养大学生摇篮的高校在改革冲击波中,势必对原有的招生制度、教学模式、学籍管理、学校内部运行机制进行调整。特别是专业课的调整尤其引人注目。
自1993年国家进一步下放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审批权限以来,两年之内全国所有大学共新增专业2100多个。高校本科专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学、法学门类的专业有明显增长,各类高校注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与此同时,部分高校瞄准生源市场,进行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三年前,上海大学(原称上海工业大学)即开始实行“面向社会,自主招生,择优录取”的新办法,全方位改革招生制度,不再参加“统考”,提前单独招生,招生对象扩大到应届、历届及其同等学历者,对全部新生收费并大幅度提高奖学金额和授奖面;全面实施学分制,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允许学生录取后放弃录取资格,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学校负责就业指导,不包分配。
上大的这一举措在上海高校引起强烈震荡,上海外国语学院、复旦、上海师大等高校争相要求获得同样的自主权,并为争夺优秀生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或与中学联姻或提高奖学金的额度,授奖面等等。
在学校努力进行各项改革,把学生就业大踏步推向市场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在进行相应的努力,为接纳各种人才而铺轨搭桥。目前,除北京外,全国很多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市场,每年春季举办一次供需洽谈会,有的地方和大型企业,每到春季还去各大学招贤纳才。
去年上海市46所高校有毕业生近4万人,其中80%以上的毕业生是通过就业市场落实工作单位的。1991年以来,上海进一步扩大学校的推荐权、用人单位的择人权和学生的择业权,积极组织有形市场。1993年初,当时的上海首届大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全市各高校约6000多名毕业生到就业市场与近200家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签约和签意向书的约有4000人次。1994年,除了继续组织大型的综合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外,又组织了由外省市用人单位参加的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让上海高校的外地生源的毕业生到市场应聘。去年,首家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张,把上海大学生就业市场推向了新的阶段。这个就业市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当天就有450多个用人单位在这里设摊招聘,涉及15个兄弟省市及一些外地部属单位。设摊招聘的不仅有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有不少外商投资企业,同时,还建立负责指导并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中介机构——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毕业生组织强化训练以及代办入户手续、代管代传递档案等全方位服务。
广西自1992年举办毕业生分配双向选择洽谈会以来,自治区四大班子的领导纷纷到洽谈会上作宣传动员,听取学生的意见。
为了保证国家重点工程、艰苦行业每年都能够得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广西各大专院校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到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并辅之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1994年,广西交通学校公路与桥梁专业80%的毕业生“上路”——到柳桂高速公路的工程等一线就业。去年,自治区对自愿到贫困地区和艰苦行业的专业生实行奖励。凡自愿到这些地方去的优秀毕业生、城市籍学生等可获3500到5000元不等的奖励;对于不服从国家分配、自主择业的学生则实行收取培养费和补偿费等办法,以此调控毕业生的流向。去年分配到广西艰苦行业的毕业生超过了1000人的计划指标。
玉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1989、1990年生产经营低落时期,接收了一批重点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这些学生很快就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对公司的兴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公司随后在清华、上海交大设立了奖学金,以保证得到优秀毕业生。1994年,该公司接收了500 名高校毕业生。
全面转轨:走向市场的路还很长
去年,为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职问题,国家人事部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做好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人们不禁会问:今年还会再发一个《通知》吗?
1994年以来,国家加大了招生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力度,逐步实行“双轨并单轨”——高校招生时,不再区分国家任务和调节性两种招生计划,“两包变两自”——国家包培养变为学生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国家包分配变为大部分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新机制。这就是我国将确立的高校招生——就业体制。据悉,1997年大多数学校将按新制度运作,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虽说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摆在面前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任务之一: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今后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各种层次的就业指导中心及服务机构,收集发布供求信息,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咨询。据悉,全国各高校和各省市教委的就业指导中心基本上已建立,但大多和原学生分配处是一套人马,功能亟待强化。北京高教局就业指导中心是较早建立的,目前也只能提供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信息,全国范围内需求信息的收集还有很大困难,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主动提供需求情况的意识还不到位,另一方面,高教局与各高校、外省市相关部门及高校之间的沟通尚处于人工阶段。实现电脑联网、信息共享的目标,尚需时日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任务之二: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其他环节如招生、培养、管理方式、专业设置等的改革。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传统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专业调整,国家给学校的自主权还是挺大的,但给人的印象却是学校的步子迈得不大。甚至有些高校为扩大学校规模,盲目扩大一些需求量极小的专业的招生规模。
任务之三:进一步改革劳动人事制度,为毕业分配体制改革提供保障。真正意义上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实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目标,有赖于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改善。毕业生就业受户口、档案的制约,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受干部编制、户口指标、工资指标等因素制约的现状不改变,自主择业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任务之四:强化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标的立法约束。有关人士认为,无论是现阶段发育不全的还是建成之后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以保障市场健康运行,使其正常调节供求关系,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高校毕业生分配与就业体制改革进行七年来,国家的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足之处在于往往用一个政策把所有学校、学生或用人单位都管起来,缺少分类指导。
从50年代起的统分到80年代末的双向选择,再到90年代的市场自由竞争,大学生们经历了一场意识上、行动上的转变。《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国家在毕业生分配问题上总的指导思想是到2000年,除少数由国家安排就业以保证国家重点需求以外,我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将全部进入市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全国统一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我们相信,只要整个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关心,每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都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