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涉及地理、数学、建筑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基坑支护工程是高层建筑建设中重要分项工程之一,对高层建筑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建设,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也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1.1钢筋混凝土结构易开裂
钢筋混凝土结构特别容易发生构件开裂的情况,关键是因为施工的时候不按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引起的,不规范的操作给材料本身的性能和质量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若材料本身就存在问题也会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受损。
1.2施工工序非常复杂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和别的工程相比,施工程序较复杂,而且所有的程序操作起来非常的繁杂,若有任意一个程序操作发生了问题都将给其它程序的操作造成影响。而且因为工作面位置的不同也会对这些程序的问题造成不同的影响,所以对管理人员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1.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异变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有非常大的异变性,施工的时候需按照施工标准调节施工程序、施工人员的组合及施工材料。而且施工的时候若有一些紧急情况的发生,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者就要按照真实的情况做出调整。
1.4混凝土碳化
对混凝土进行配比的时候若所处的环境非常的潮湿,二氧化碳就会和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造成混凝土碳化的情况,这将影响到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导致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发生改变。
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
2.1钢筋加工和焊接
2.1.1钢筋进场后必须按规定进行复检,钢筋的规格、型号、强度等级及力
学性能满足设计及标准要求后方可使用。
2.1.2钢筋的现场加工,主要包括钢筋的调直、切断和弯曲三个工序。有些情况下,尚需做焊接接长、冷拉等。施工现场的钢筋焊接主要用搭接焊和对焊、电渣压力焊三种。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主要以盘圆钢筋供货。直径12mm以上的多为直条钢筋,长度一般为9或12m。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2、接头多采用绑扎和焊接或机械连接,要求如下:
2.2.1钢筋绑扎搭接的长度,使用位置,接头数量、错开长度等的必须符合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绑扎搭接需在两端、中间分别用扎丝绑扎牢固。
2.2.2、钢筋的焊接多采用电渣压力焊、对焊、搭接焊,三种焊接方式的适用范围、焊接质量等需要符合设计和规范、标准的相关要求.
2.2.3、钢筋焊接接头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2.2.4、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25mm以上带肋钢筋宜采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主要是锥螺纹、直螺纹、挤压套筒三种方式,机械连接的力学性能更好,适用范围、质量等均需要符合设计和规范、标准的相关要求.需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的现场安装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重点是数量、尺寸、规格、间距、锚固等,并经隐蔽验收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特别要注意在浇筑过程对钢筋位置的保护,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是基于钢筋的位置、尺寸、数量、规格,构造要求等为基础的。
2.4混凝土浇筑施工
2.4.1混凝土宜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浇注混凝土前24小时,向供应商提出申请,写明使用部位、强度等级、用量和具体供应时间,以便供应商作好各方面准备。
2.4.2、凡砼的配合比设计单中所涉及的各种原材料水泥,膨胀剂粉煤灰,减水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待同一批量的材料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2.4.3、砼运至现场后,必须测定砼的坍落度,而且及时进行泵送,对于坍落度超标的砼不得使用,在砼浇筑过程中不得随意加水,以确保砼的均质性,和易性和含水率。用于泵送管道润滑的同砼配比去半石的砼必须分散浇筑,不得集中。现场专门安排交通指挥人员,对进入车辆进行指挥,保证交通畅通。
2.5混凝土的浇筑
每一层结构混凝土宜连续施工,柱与梁、板混凝土宜两别浇注。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以免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在竖向结构中浇注混凝土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浇注柱时,为防止混凝土的离析,采用分层浇注的方法,每次浇注高度不超过0.5m,特别要加强钢筋较密处的振捣。楼板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再用木刮尺刮平,浇完后2-3h用木抹子将混凝土表面反复压两遍,收光,使混凝土表面密实、平整。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交错有序,快插慢拔,不漏振,也不过振,振动时间控制在20-30s。振捣时间以表面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起灰浆为准。
3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3.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时,首先要做到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如果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即使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较好,也会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符合设计强度、承载力等指标,甚至出现质量事故。因此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时,从原材料的采购、检测、储存、领料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发现不合格品或长时间存放致使品质变差的物料应严禁使用,确保领用的原材料均为合格品。
3.2模板安装工程的技术要点
模板主要起到临时的支撑作用,使混凝土在模板间完成浇筑、凝固、养护的过程,而模板通常安装在钢管支架上,因此对钢管支架产生一定的载荷,因此选择模板时在保证模板强度的同时优先选择质量轻的模板材质,如钢板材质的模板,并稳固的固定到钢管支架上。同时模板直接与混凝土接触,如果模板表面粗糙不平整,容易影响混凝土的表面光滑度和平整度,因此使用模板前应将模板表面处理干净,必要时均匀涂抹脱模剂。体积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往往需要多个模板拼接,因此特别注意模板间的缝隙,避免漏浆的情况发生。进行模板的拆卸时,也应注意根据结构的性质和混凝土的凝固情况来进行,控制好拆除模板的时间,不仅可以提高模板的使用效率,更可以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避免过早拆除模板造成结构的形变甚至垮塌。如果在拆除过程中,发现结构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应当及时停拆,恢复模板的支撑结构并采取必要的弥补措施后再进行正常的拆除工作。
3.3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要点
在保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同时,控制好混凝土的配比,并根据施工环境、结构的性质及时调整,使之满足设计要求。浇筑前检查混凝土的状态,如果混凝土出现初凝或离析现象,应当重新搅拌,达到浇筑所需的流动性后再行浇筑。浇筑的高度应控制好,倾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m,竖向的混凝土结构也不能超过3m,否则会导致混凝土离析现象。由于混凝土的浇筑存在不连续性,有浇筑间隙,不要间隔时间过长,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凝固前进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较高,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强度优势都能充分利用;整体性好,可现浇灌筑成为一个整体,抗震性也好;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易于就地取材等优点,因而在各种结构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模板工程、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进行保证。
参考文献
[1]王银明.浅谈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06:53-54.
[2]董英辉,辛明星.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6,06:195.
[3]刘国戈.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0:7.
论文作者:毛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模板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