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与提升路径王楠论文_王楠

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与提升路径王楠论文_王楠

摘要:在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美丽乡村的发展主旨为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指明方向,但由于多年来农村发展的滞后性,导致美丽乡村推进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积极探索提升路径,以生态和谐为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农村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为农村人营造一个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打造美丽宜居的村庄。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制约因素;提升路径

1导言

2014年国家提出进入“经济新常态”,这意味着我国经济从追求“量”的发展向追求“质”的发展转变,紧随其后的十九大报告在农村建设中特别强调了“美丽”这一建设目标,体现出我国农村建设发展要向着“美丽乡村”这一确保品质发展的目标迈进。但城镇一体化的推进,驱动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改变,在这过程中却产生了许多问题,如乡村特色丧失、传统民俗文化割裂等,同时还伴随着各种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为了经济发展放弃了绿树青山,各类消极因素的互相叠加阻滞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

2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

2.1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

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但是由于“美丽乡村”建设普及不到位,群众对政策理解不透彻,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村委会在贯彻“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盲目规划,理论与实际脱节,不能为农民带来实打实的收益,打消了群众参与的热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民经济收入问题无法解决,村庄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也会深受影响。

2.2美丽乡村建设任务重资金少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比较落后,在进行乡村改造时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一项任务繁重且工期较长的改造工程[2]。与此同时,在如此重的任务下,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能满足乡村改造的需求,导致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资金不足,建设过程中材料、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建设质量[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收益率较高,资金来源不仅仅依赖政府投入,同时存在多种融资渠道,但乡村建设资金回收期较长,项目收益有限,许多企业不愿冒着高风险进行乡村投资,所以就使得一些地区的农民经济收入得不到有效增长,进一步影响着“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2.3美丽乡村建设体制不健全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体制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重建设轻规划”。在进行乡村建设时,许多乡镇不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及建设标准,无法统筹规划乡村的发展;有些乡村虽然编制了规划,但是这些规划没有结合本乡村的特色,盲目照搬,致使项目在具体实施时出现许多问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长期运营机制不健全,产业发展不受约束,交易市场混乱。一些村庄制定的管理方法流于形式,不能认真落实,导致产业运营生产效率难以提升,造成劳动力、生产资源浪费;农作物交易市场缺乏监督管理,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无法提高农作物生产品质,这也是导致乡村建设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农村产权制度是制约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进程较为缓慢,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对乡村外在形式的改善,还要对其的产权制度和整体的治理机制进行完善,这些制度机制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综合推进相关体制的改革,才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3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路径

3.1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提高村民的参与积极性

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头羊,在经济建设的总目标和阶段任务制定过程中为新农村发展指明方向,该目标与任务的制定应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积极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和体验式休闲项目,从而丰富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所以在发展农村新经济体制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利用乡贤精英的影响力,树立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乡村的建设发展;同时以农村合作社形式吸纳农村劳动力,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为其返乡创业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3.2拓宽美丽乡村建设的融资渠道

资金问题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建设过程需要大量的投入,是庞大的资金需求,如果仅由政府和村集体支付,对于双方均为沉重的经济负担。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善于利用民间资本,通过乡村用电、用水、用地、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吸引民营企业投资,不仅能推动新农村经济结构改革,同时可以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灵活运用政、民、商合作模式也可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如PPP模式、BOT模式等,以产业建设后的经营收入为投资条件,利用金融杠杆,在充分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并有所提升的基础上,为项目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到新农村建设。

3.3健全美丽乡村建设及运营体制

(1)乡村建设规划以民为本

美丽乡村建设就是为了服务于农民,所以在进行乡村规划和建设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了解农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急迫的需求,建设中优先解决百姓提出的问题,让民众短期内看到建设成果,提高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

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引发许多经济建设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产生百姓生活环境恶劣、各种污染危害身体健康的问题,使当地村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并不符合美丽乡村规划的初衷。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时,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控制产生污染的企业有害物质排放,敦促其进行环保改造;同时有效地进行工业区与居民区的片区划分工作,注重厂区绿化植被密度占比,既要注重金山银山建设,更要加强对绿水青山的保护工作。

(2)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美丽乡村建设应充分的挖掘地域文化并予以保护,推动乡村发展。项目设计结合乡土文化,借助原有资源展开设计,把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以及自然资源融入其中,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此外,还需深入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延续历史文脉,让前来参观的民众在体验科学技术带来的美好生活同时传承前人的成就与荣耀,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3)积极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财产权归属不明晰、权责不明确是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共同收入快速增长,资金分配使用产生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财产问题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政府、村集体等主体应积极响应国家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民股份合作制与村集体资产股份制,通过资产归属权的重新分配,让农民获得更多地参与感,提高农民对农村经济建设的热情度。

4结语

传统经济建设方式停留在物质文明建设层面,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价值。与传统经济建设不同,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是在对生活环境、产业发展的改造,更重要的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农村的建设规划应立足于整个地区的发展蓝图,以人为本,忧群众之所忧,想群众之所想,在贯彻国家美丽乡村战略发展提出的方针同时,从实际出发,确保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保护文化特色和景观完整性,包括自然风貌、田园特色和乡土文化等,以可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打造完整的乡村景观风貌,充分挖掘乡村内在的价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刘玉君.振兴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21):144-145.

[2]魏利青.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8.

[3]李倩.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4]杜娇.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与提升路径[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01):98-102.

论文作者:王楠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标签:;  ;  ;  ;  ;  ;  ;  ;  

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与提升路径王楠论文_王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