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几种常见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_ 曾超

浅论几种常见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_ 曾超

[摘要]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适等。是当今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西医对于痛经缺乏有效地根治方法,本文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将痛经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下注、气血虚弱四个常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痛经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1],病因多与内分泌因素,子宫因素,遗传因素等相关,治疗方法包括止痛药、激素类药,手术等。病人对西药极易产生耐药性,而手术的复发率较高,因此西医对痛经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致使大部分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而中医则从病因着手,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型表现而施以不同的方药对痛经进行治疗,从根本上缓解了症状,降低了痛经的发病率。

1 病因病机

月经周期是女性生理过程中阴阳消长、气血变化节律的体现。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冲任阻滞所致。或因郁怒,气机不利导致气滞血瘀,经血滞于胞宫,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内侵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滞,排出不畅,不通则痛;或因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行经后气血更虚,致胞脉失养,不荣则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

2 辨证论治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痛经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而《丹溪心法·妇人》云:“临行时腰痛腹痛乃是瘀滞,有瘀血。”《景岳全书·妇人规》中记载:“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察。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此当于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所以,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以及月经期、量、色、质,兼症,舌、脉等进行辨证分型论治。

2.1 气滞血瘀型

每于经前1~2 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痛,或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常伴有心烦急躁易怒,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或弦滑。治宜理气活血、祛瘀止痛。基础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当归2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2g,元胡15g,五灵脂15g,赤芍12g,丹皮12g,乌药12g,香附12g,甘草6g。随症加减:小腹发凉、受热减轻者,加吴茱萸、小茴香;腰痛明显者,加牛膝、杜仲;血块多者,加三七粉;恶心呕吐加砂仁(后下)、半夏;全身怕冷、脉沉细者,去丹皮,加巴戟天、仙灵脾;经行头痛加白芷、蔓荆子;肝郁化热而见经期延长、口苦、舌红苔黄者加山栀、夏枯草、益母草;胸闷食少者加炒白术、茯苓、陈皮;前后二阴坠胀不适者加柴胡、升麻。

2.2 寒凝血瘀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经期延后,月经量少,经色瘀黯有块,或畏寒身痛,手足欠温,面色白,舌黯苔白润或腻,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暖宫止痛。基础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小茴香3g,干姜6g,延胡索9g,当归15g,川芎9g,肉桂3g,赤芍10g,蒲黄10g,五灵脂10g,没药10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经前1周起口服,至经净停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期腹痛伴大血块排出或血块量多加三棱10g,莪术10g以加强破血行瘀之功;经期腹痛伴恶心呕吐,加半夏10g,姜竹茹10g以和胃降逆;经期腹痛冷痛较剧,加艾叶6g,吴茱萸6g以温经散寒;经期腹痛伴腹胀、乳房胀痛,加青皮6g,乌药6g,川楝子10g以理气行滞。

2.3 湿热下注型

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胀痛,或平时少腹时痛,经期加剧,或低热起伏,伴经色暗红,质稠有块,或带下黄稠,小便短黄,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基础方用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当归20g,川芎15g,黄连15g,香附15g,莪术10g,延胡索10g。若下腹胀痛明显加川楝子15g,鸡血藤25g;若带下增多色黄加黄柏、薏苡仁各15g,若伴低热加红藤15g,败酱草15g;小便色黄加鱼腥草10g,黄芩10g;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连续治疗1-3个疗程,经期停用。

2.4 气血虚弱型

经期或经后1~2 天,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水色淡,量少质稀,或月经后期,面色萎黄无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治宜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基础方用八珍汤加减治疗。人参5g(另煎,兑服),川芎 10g,当归 12g,白术10g,芍药 10g,熟地黄 12g,木香 9g,茯苓10g, 延胡索 9g,川楝子 9g,香附 10g,柴胡 10g,甘草 6g。若血瘀刺痛者 ,酌情加蒲黄 10g,五灵脂 1Og;若 痛而恶心呕 吐者 , 加吴茱萸 6g,半夏 9g。每 日 1剂 ,水煎 400mL,早 晚分服。月经前3天服用,至月经干净后停用。

寒凝血瘀型痛经多因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寒客冲任,与血搏结致气血凝滞不畅,不通则痛,故发为痛经,出现小腹冷痛,畏寒肢冷,月经量少色黯,少腹逐瘀汤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功,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香、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据临床观察,对于疼痛发作时可以采用针灸,针关元、内庭、三阴交,用雀啄术 5~ 7分钟,施针后疼痛程度缓慢减轻,取得较好的效果。

4 讨论

本病属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对于痛经的治疗,西医强调止痛、镇静及前列腺素抑制剂进行治疗,取效虽然快捷,但副作用大,且疗效难以持久。而中医则依据整体观念,对痛经进行具体辩证,确定证型,痛经发生的病机主要体现为有所“不通”,不论是气滞血瘀、寒凝,还是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均可产生气血运行不畅,瘀阻冲任,导致“不通则痛”,其中“瘀”是本病病机之关键。结合临床,痛经一证,无论虚实,其病机最终皆演变至瘀。其中,实者因气滞、寒凝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而作痛;虚者,因虚致瘀,导致痛经。故治疗上应首重活血化瘀,采用相应方药治疗,效果明显,中医治疗痛经特色是药物对人体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受且疗效持久,治疗上以汤药为主针灸为辅,取得较好的疗效,被病人所认可,临床上痛经的病因不同、治法各异,在正确辨治的同时,尚须把握好用药时机、综合分析、对证遣方用药,方能达到痊愈目的。我们应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继续钻研,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EI-I张 玉珍 .中医妇科学EM].北京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2002:131.

[2]E2]ZY/TOO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王北婴 .中药治疗痛经 的临床研 究指导原 则 [J].中国医药学 报 ,

1989,2(2):70.

[4]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80.

[5]刘敏如,谭万信,主编.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社,

2001:327-335.

论文作者: 曾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浅论几种常见痛经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_ 曾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