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现场混凝土使用经验,总结分析了产生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不适应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应对措施,进一步阐述了在混凝土施工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的内容分和细节,可供混凝土的现场应用和生产时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
引言
混凝土如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将会导致严重的工程质量,甚至埋下安全隐患,仅归咎于外加剂是较为片面的。从具体实践来看,通过分析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导致混凝土不达标的原因,可以看出原因是很多的,既有外加剂质量的影响,也有水泥化学成分的影响,因为水泥本身就是由各种矿物构成的,其所用的石膏种类、掺和物、所含碱量高低等,也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1 水泥矿物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分析
从结构上来看,水泥矿物主要是由铝酸三钙(C3A)、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铁铝酸四钙(C4AF)等构成,其中,C3A 的水化速度最快,其次是C3S,再次是C2S和C4AF。以回转窑生产的水泥熟料为例,其矿物构成通常是C3S:45%~65%。C4AF:10%~18%。C2S:15%~32%。C3A:4%~11%。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与外加剂匹配程度上,C3A 水化最快,而且,其对外加剂的吸附也最快,其次是C3S。可见,C3A 和C3S 对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产生主要影响。
根据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只要C3A,C3S 能达到如下两个条件,一般都能满足施工要求:C3A 不大于8% 或 C3A+ C3S 不大于65%,即只要能确保C3A 不大于8%,C3S 在50%~55% 范围内,同时,采用二水石膏进行配制,这样的水泥强度通常能有良好的外加剂适应性。将其与萘系高效复合减水剂、一般木质素类减水剂、泵送剂等进行配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都是比较小的,能较好地满足施工标准要求。但如果C3A 大于8% 或C3A + C3S 大于65%,即会发生水泥与外加剂不适应的问题,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也会比较大。在水泥各种矿物中,C3A 是影响外加剂的主要因素。
2 水泥熟料中石膏种类对外加剂的影响
这里的石膏主要指的是硬石膏,如果水泥采用硬石膏作为缓凝剂,其不但会与糖蜜类、木钙外加剂不相适应,而且还会发生假凝问题。同时,硬石膏也会影响萘系减水剂的减水率。
硬石膏和二水石膏的试验,将其按照比例与水泥进行配置,然后再进行萘系减水剂适应性试验,发现100% 硬石膏配置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只有105~110 mm,适应性非常差;100% 二水石膏配制的水泥,净浆流动度为240~245 mm。如果将硬石膏与二水石膏按照1∶1 的比例进行配置,仍然不能与木钙、糖蜜类外加剂相适应,净浆流动动度为200~210 mm,说明与萘系减水剂基本适应;如果是按2∶8 的比例进行配置,净浆流动度为230 mm 左右,对萘系减水剂影响不大,虽然会影响木钙、糖蜜类减水剂,不过不会发生假凝问题。
因此,使用外加剂的过程中,还要先调查清楚水泥中的石膏种类与含量,防止发生不相适应的问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3 水泥碱含量对外加剂应用效果的影响
从文献资料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不少研究对水泥碱含量越大,外加剂适应性就越差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不过,在施工实践中,对此问题重视程度往往不大。但水泥矿物构成及石膏种类的影响,相对于碱含量而言更大,因此,使用优质、高强、低碱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能较好地与外加剂相适应,可减少坍落度损失及碱骨料反应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水泥矿物掺合料对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
4.1 影响分析
矿渣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通常较好。将纯矿渣作为掺合料,能改善混凝土的泵送性、和易性,有利于提高后期强度,降低水化热,还能提高外加剂适应性,非常适合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使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时,因碳素对外加剂的吸附作用大,需要加强对粉煤灰尤其是其中的含碳量的质量控制,否则会影响外加剂的应用效果。一级粉煤灰含碳量最低,一般不会对外加剂适应性产生影响,二级粉煤灰也影响不大,但若其接近三级粉煤灰时,就会影响外加剂的使用。二级粉煤灰颜色较深,从颜色上也能进行一定的判断。
因为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适应,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却无法卸出等,解决办法通常是进行二次添加,即由实验室人员按比例,将高效减水剂均匀添加到拌罐中,进行高速搅拌1 min 后卸料,再由泵车压送进行浇筑。
4.2 做法建议
为提高预拌混凝土质量,避免发生工程事故。只有坚持使用优质原材料,并科学控制配合比,实行全自动控制的生产设备,才能确保混凝土达到施工标准要求。
(1)通过比较,优选具有资质的、产品性能与质量可靠、稳定的大型水泥厂家和外加剂厂家、砂石厂家,并与其固定进行原料供应合作。
(2)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入厂的各种原料进行复检。
(3)通过砂浆流动度情况,判断水泥与外加剂之间的适应性,如果发现存在不相适应,就要进一步分析是水泥导致的,还是外加剂导致的,找出原因后,与发生问题的厂家联系解决。选择通过分析砂浆流动度来判断适应性问题,而不是使用净浆流动度进行判断,主要原因是在实践中,发现有的改性的高分子外加剂不适宜使用净浆流动度进行判断,如某些聚羧酸盐类外加剂。如果分子量大,粘度大,还仍然使用净浆流动度方法进行判断,将会导致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其扩展性能。由于净浆流动度并不大,然而砂浆流动度却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采用净浆流动度进行判断,容易发生误判。而砂浆流动度更接近混凝土,同时,因为加入了砂,使得其分散性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克服了其粘稠性问题,因此判断结果比较准确。
(4)如果天气温度较高,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往往会比较大,施工现场卸料比较困难,此时可以采用二次添加方法,严禁随意往搅拌罐里加水。
(5)如果混凝土配制要求比较高,或者是配制高强混凝土,不仅要添加外加剂,还要严格控制砂、石级配、压碎值、含泥量、形状等。夏季天气炎热,温度较高,砂石在太阳暴晒下,温度也会随之增高,进而导致坍落度损失加大,因此,应对石子温度进行控制,通过不断洒水来合理降温。
(6)外加剂必须要按照种类进行严格区分,并用显著标识予以标明。将外加剂添加到储罐时,需双方进行确认,也就是由生产商和混凝土厂家共同进行确认,无误后才能入罐。
4.3 不适应处理措施
(1)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外加剂的掺量。
(2)将外加剂进行更换。在各种外加剂中,聚羧酸盐类与水泥的适应性最优,其次是氨基磺酸盐,再次为萘系及其复合减水剂、糖蜜类、木质素磺酸盐等。不过,因为单独使用氨基磺酸盐会发生泌水严重的问题,必须要将其与萘系复合使用。国内外加剂大多是普通、高效、缓凝等复合配置,配合比不同,各单体质量也存在差异,当然效果也是不同的。
(3)使用增加水泥浆的方式,在保持原有水灰比的基础上,将出厂坍落度提高,使其增大到20~22 cm,同时增加单位水泥和用水量。这样,当坍落度小于12 cm 时,如果坍落度增加1 cm,则单位用水量就会相应地增加1.2%;当坍落度大于15 cm 时,如果坍落度增加1 cm,则单位用水量就会相应地增加1.5%~2.5%。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单位水泥量和用水量需要同步进行增加,这样才能保持水灰比不会发生改变,也不影响混凝土强度,其不足之处是混凝土成本将会增加。
结束语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十分关键。若因外加剂与水泥不相适应,而导致混凝土过于快凝或者是坍落度损失过大等问题,总是会归咎于外加剂。
参考文献
[1] 孙伟,缪昌文.现代混凝土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 施惠生,孙振平,邓恺.混凝土外加剂实用技术大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杨晓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外加剂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适应性论文; 硬石膏论文; 石膏论文; 矿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