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效益的国际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效益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是一个穷国。穷国办"大教育",其效益如何?效率如何?
我们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进行初步比较。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效益低,发展的空间相当的大。无论是教育内部的资源,还是社会资源都十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成本比较
花同样钱,办更多的事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资源有流动的,如资金;也有固定的,如房产、设备等等。如果占有了资源,这些资源就成了成本。降低成本就得提高利用率。
教育资源也不例外。流动资源包括社会投入的资金、教师等;固定资源包括校舍、仪器设备等。所以,衡量高等教育效率或效益有多项指标,如师生比、每万元投入培养的大学生数、每万元校产培养的学生数等等。
有的学者把这些指标分类,将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社会的捐款等归为直接成本;而教育使用的土地、建筑物、设备等统称为间接成本。教育经费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捐助的、学生交纳的、政府划拨的、企业投入的。无论是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统统都是"绝对成本"。它们都可以比较准确地用货币单位表示出来。而"相对成本"就是采用一些比值,如公共教育经费中生均日常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生均学费与人均国民收入之比等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公共教育经费中生均日常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作为国际教育成本比较的参数。每年在教育报告中都汇总各个国家的这项指标。采用绝对成本进行比较,可比性面临着诸多因素的挑战,诸如汇率、物价水平等。需要经过相当复杂的数学计算,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算法。相对成本就排除了这些因素的干扰。
在相对成本指标面前,我国高等学校生均日常经费之高,令人咋舌。1990年,我国高等学校生均日常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为1.93,分别是韩国的32倍、菲律宾的17倍、美国的9倍、加拿大的6倍、日本的4倍(见表1。因篇幅有限,部分国家和地区省略,下同)。
成本高是我国高等教育效率或效益低下的指标之一。这既是高等教育的外部效益也是内部效益低下的表现。在衡量教育内部效益方面,还有一个通用的指标--师生比。按照我国的统计,还有一项教职工总数。按照这项指标,我国高等教育的效益或效率更低。
二、生师比(师生比)
1949年,全国只有205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仅仅15.5万人。1996年,经过合并还有1035所,在校学生超过302万人。1949年,全国高校教师只有1.6万人,到了1996年就是40万人了。两支队伍,特别是教师队伍迅猛地膨胀。办学效率是否提高了呢?
表1 公共教育(大学)日常经费(1990年)
从1949年至今,办学效率的轨迹呈现波浪式的运动。出现了两个最高点,一是1950年,生师比高达7.9;一是1959年,生师比达到了8.1。以后生师比一路下滑,直至跌到历史的低谷,1970年为0.4。"文化大革命"结束,生师比逐步仍呈波浪式,1996年达到了7.5。
1959年的高峰是由于1958年的"冒进"形成的。即便以冒进的数据与如今国际上的一些国家比较,我国的高等教育内部效率也是低下,居于世界第109位前后,与肯尼亚1990年的高等教育效率水平相当。
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5国当中,美国的生师比是我国的2.8倍、西班牙是我国的3倍、印度是我国的2.5倍、俄罗斯是我国的1.7倍、日本是我国的1.8倍。高等教育规模最小的是非洲的科摩罗、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在校学生总数分别只有248人和658人,但是其生师比分别是我国的1.3倍和2.8倍。
绝大多数国家的生师比值都高于我国。如:已经普及高等教育的加拿大、韩国、美国、新西兰等,生师比值分别是我国的4.9、3.8、2.8、2倍;同样是在精英阶段,全世界有25个国家,21个在非洲、4个在亚洲,虽然它们高等教育水平比我国还要落后,但是,除卢旺达外,生师比均比我国高。亚洲4国,巴基斯坦、阿富汗、越南和老挝,生师比分别是我国的5.8、3、1.2、1.2倍。非洲卢旺达以外的20个国家的生师比分别是我国的1~4倍。
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高等教育的效率也比内地要高许多。其中,台湾的生师比最高,几乎是内地的3~5倍,香港和澳门差不多,基本是内地的2~3倍。
相对成本高,生师比值小,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效益和效率低下的表现之一。由于教师"相对富余",解决他们的生活成为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占用了大量教育投入,牵制了事业的发展。1990年全国教师工资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例高达68%,在国际上居于中等偏上,教育经费属于"吃饭"型。更何况我国高等教育占用教育事业费的比例也是比较高的,属于"重高教"型国家行列。
表2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生师比
*大学生师比
成本高,就是对有限教育财产资源的浪费。生师比低,就是对宝贵的人才资源的浪费。这已经是教育界内外人士的共识。
中国教育投资之少固然为"世界之最",中国教育浪费之大、教育效益之低,同样是世所罕见。主要表现:教师的利用率太低,授课时数不断下降。按照国家教委规定,高等学校教职工与学生之比应为1∶3.3,专任教师与学生之比应为1∶6.6;而1984年的实际情况,这两个比例分别为1∶1.8和1∶5.9。世界银行对中国136所大学的调查结果,平均师生比为1∶3.7,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其他国家的这一比例是1∶12,美国是1∶15,法国为1∶25。作纵向比较,目前高校的师生比也远低于1949年的1∶7.3。
三、规模经济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高等学校的规模,与成本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即在一定的规模范围内,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明显降低。成本下降的开始值一般称谓临界规模。
闵维方1986年研究了我国136所高等学校的规模,结论:临界规模为6000人。
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1994年分析了841所高等学校的数据,结果相似。本科院校的临界规模是8000人,专科学校的临界规模是6700人,系的临界规模是470人。
美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规模都比较大,许多大学的规模都在万人以上。
我国高等学校的规模,1949年是570人,1996年为2927人。5001人以上的学校只有153所,就是说85%以上的高校规模在5000人以下。这种没有规模经济效率的学校,如果按照其成本核定收取学费,实际上是把不合理的"超额成本"转嫁给了学生。
因此,提高办学效益,不仅仅是教育内部、高等学校的事,而且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实行成本补偿的政策,缴费上学已成现实。但是,收费标准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随着改革的深入,办学成本将成为学校制订收费标准的主要依据。
因此,提高办学效益,就得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合并高等学校固然可以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但是,合并只是为提高办学效益提供了可能性,并非顺理成章地降低了办学成本。因为影响办学效益提高的因素不仅仅是在校学生的规模,还有教职工的规模、校产的规模等等。从地方政府鼓励高等学校合并的措施看,是加大投入,并没有扩大招生数量,减少教职工,所以办学成本实际上是在增加,至少目前是如此。仔细考察就不难发现,不少合并的高等学校管理还没有把目光集中到提高办学效益上来。这样,更加延迟了学校规模效益的实现。
北京大学的丁小浩、闵维方"规模效益理论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的研究明确指出,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了许多,但是内部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学校平均规模、师生比等指数变化不大。实际上,走的是以外延发展为主的道路。在深入分析了外延扩张对提高办学效益的消极影响之后,他们呼吁,我国高等教育应该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路线,挖掘学校潜力,扩大学校规模,提高规模效益。这应该是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实现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扩展的主要途径。他们计算的结果是,在当时的办学条件下,高等学校的平均规模能够达到4000人,即为实际数的2倍,办学成本就可以降低20~25%。
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平均规模为2927人,当年招生接近97万。如果达到平均每校4000在校学生,即使按照4年制计算,那么平均每年的招生数至少103万。
为了使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国家应该制定出高等学校的临界成本。高等学校只能根据临界成本收取学费。这样来逼迫高等学校挖潜改造,扩大规模,提高效益。扩大办学规模应该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四、发展空间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是赤字财政。高等教育的规模继续扩大,财政承受得了吗?
世界上许多经济比较发达,国民收入比较高的国家,高等教育反而不怎么发达。而一些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高等教育相当的发达。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两组数据,即每10万居民中的大学生数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行比较,其比值暂且称之为"经济负担系数",也可以称之为"经济承载系数"。
通俗地讲,100元钱,5个人和10个人开支,经济负担系数就相差一倍,前者的比值为每20元养活一个人,后者每10元养活一个人。由此可见,如果"经济负担系数"的比值越小,表明经济负担越重;反之比值越大,经济承受能力越强,或经济负担越轻。
表3清楚地告诉我们,无论是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与经济薄弱的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经济承受的高等教育负担是相当轻的。也就是说,经济规模或水平的承载能力还是比较高的,高等教育的规模远远没有超过经济的承受能力,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表3 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承受能力比较(1990)
在国民经济承受的负担比我国重的47个国家当中,除了比利时、韩国外,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相对来说,国民经济承受的高等教育负担比我国重,除了老挝、扎伊尔外,绝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比我国的要发达。
文明古国埃及,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相对规模是我国的9倍,国民经济承受的高等教育负担是我国的5.6倍。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的韩国,相对规模是我国的20多倍,经济承受的高等教育负担是我国的1.5倍。菲律宾高等教育的相对规模是我国的15倍,其经济承受的高等教育负担更高,几乎是我国的745%!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扎伊尔、贝宁、马达加斯加和亚洲的尼泊尔、孟加拉国、老挝等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他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只相当于我国的32~97%,但是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分别是我国的0.4~7倍,经济承受的相应负担是我国的1.3~14倍。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广阔的空间。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特别是扩大现有学校的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能。
附:资料来源除了文中标明外,均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ttp://www.unesc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