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后关系从句产生的原因及作用_从句论文

古汉语中后置关系从句的成因与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从句论文,成因论文,关系论文,功能论文,古汉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79(2006)01—0018—06

一 引言

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往往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同一类型的语法结构通常采用相同的语序。纵观汉语的发展史,在偏正结构中定语一般是位于中心语之前,不论是形容词、动词、数量词还是名词做定语都是如此。但是从先秦到唐代这一时期里普遍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名词性偏正结构,即以“者”构成的从句修饰限制名词时,只能位于所修饰的中心语之后。朱德熙(1983)、王力(1989)等已经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例如:

(1)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2)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史记·河渠书》)

(3)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史记·刺客列传》)

(4)高尔与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拾荒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 (《史记·始皇本纪》)

上述划线的部分为者字从句,修饰限制紧邻其前的名词。比如例(1 )是说“食苗道左的黄犊”,例(2)是说其他“披山通道的小渠不可胜言”,如此等等。

关于这种特殊偏正结构,王力先生仅举了《史记》中的几个例子,朱德熙先生也只是指出了这种现象存在于古代汉语之中。但是,这种现象什么时候最早出现,产生的途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功能,其分布和使用频率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殊语序的结构,后来又为什么会消失,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迄今尚无人探讨。然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无疑会加深我们对汉语历史语法的理解。

二 关系从句概念和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

2.1 关系从句的定义

关系从句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它的结构随语言的不同而不同。Comrie(1981:143)概括关系从句的典型特征如下:

“从句结构必须由一个限定从句(restricting clause)和一个中心语(head)构成。中心语有一定的潜在所指范围,从句则限制其所指范围。从句自身所代表的判断针对整个结构所指必须为真。”

根据这个定义,上面所举的四个例子都符合普通语言学中关于“关系从句结构”的定义。

2.2 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

现代汉语的名词性偏正结构都是按照“修饰语+中心语”的语序组织的,修饰语只能出现在中心语之前。常做定语的词类和语法结构如下:

(一)形容词做定语:好书、漂亮衣服。

(二)数量词做定语:一本杂志、两张桌子。

(三)动词做定语:看的报纸;扔的衣服。

(四)名词做定语:塑料凉鞋、羊皮大衣。

(五)介词短语做定语:在桌子上的花、关于鲁迅的书。

(六)从句做定语:我看书的桌子、老师上课的时候。

古今汉语偏正结构的语序是高度一致的,但是如前文所述,也存在着特殊的情况,者字从句做定语总是出现于所修饰的中心语之后。类似的现象也存在于英语之中,英语的形容词(good car)、名词(table cover)、动词(working people)、数词做定语(three-books),都是出现在中心名词之前,然而其关系从句则只能出现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

(5)I knew the girl who was standing in the corner.

The woman who is approaching us seems to be somebody I know.

本文以汉语为考察对象,尝试揭示汉语史上这种由者字从句构成的特殊语序的偏正结构产生的原因。

2.3 者字短语的语法特点

在进行历史探讨之前,有必要弄清楚者字从句的语法功能。朱德熙(1983)认为,因为“者”是提取主语的,所以在“VP者”里,动词的主语必须缺位。比如“新浴者振其衣(《荀子·不苟》)”中的“新浴”之前不能再有施事名词出现。同时,朱先生也指出,“VP者”整个短语大量指施事,少量指受事,不能指与事、工具、处所。

三 者字关系从句的分布与功能

3.1 者字关系从句和之字关系从句的分布与功能差别

在与者字关系从句广泛使用的同一时期,还有一个“之”字也可以引进动词性定语。两者的使用频率、分布和功能都是既有共同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两种结构的对比,来揭示者字从句结构的语法特点。两种结构的抽象格式为:

(一)NP中心语+(VP+者)关系从句

(二)(VP+之)关系从句+NP中心语

我们对《论语》《孟子》和《史记》三种从先秦到汉初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考查,下表是统计结果。

表1 秦汉时期者字从句和之字从句的功能比较

NP中心语+(VP+者) (VP+之)关系从句

关系从句 +NP中心语

使用次数 48(100%) 67(100%)

NP指人44(92%) 7(10%)

NP指物4(8%)60(90%)

做主语38(80%) 11(16%)

做宾语10(20%) 56(84%)

上表的统计数字显示,者字从句和之字从句的使用频率虽然比较接近,但是两者在表达功能和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者字从句的首要功能是修饰限制指人的名词中心语,占全部用例的92%;之字从句的首要功能是修饰限制指物的名词中心语,占全部用例的90%左右。

(二)者字从句所在的结构主要做所在句子的主语,占全部用例的80%左右;之字结构所在的结构主要做所在句子的宾语,占全部用例的84%左右。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两种从句结构的各种用法。

(6)a.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史记·秦始皇本纪》)(做主语,指人)

b.今魏地已定者数十城。(《史记·高祖本纪》)(做主语,指物)

c.秋,复嫪舍人迁蜀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做宾语,指人)

(7)a.先王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做宾语,指物)

b.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孟子·尽心上》)(做宾语,指人)

c.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 (《史记·李斯列传》)(做主语,指物)

“者”和“之”的上述分工与英语中的关系代词who和which相当。在英语中,who只能引入指人的关系从句,which则一般引入指物的关系从句。这些差别都与它们原来代词的用法有关。同时,英语的关系代词分工也有交叉的现象,比如that即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物。例如:

(8)The woman who is approaching us seems to be somebody I know.

The news which we saw in the papers this morning was well received.

They are delighted with the person that we have appointed.

They are delighted with the book that she has written.

从跨语言的角度看,者字从句更具有关系从句的典型特征。首先,者字从句的基本功能是提取“主语”(朱德熙1983)。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关系代词及其所同指的核心名词最倾向于指代从句动词的主语。下面为Keenan & Comrie(1977)提出的关系代词指代从句句子成分的层级性:

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介词宾语〉领有者

上述序列的含义是,在一种语言中,如果关系代词可以指代系列中的某一成分,那么它一定可以指代位于其左端的成分。比如,如果一个语言的关系代词可以指代直接宾语,那么它一定也可以指代主语。在这一点上,古汉语的关系代词系统有所不同,“者”只能指代从句的主语,而不能指代其他成分。

在主句中,者字关系从句所担当的句子成分也有鲜明的倾向性。从上表可以看出,它主要用于主语,很少用于宾语,不能用于其他成分。然而之字从句主要用于宾语,很少用于主语。此外,之字从句有时也可以用于介词宾语,者字从句则不可以。例如:

(9)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孟子·万章上》)

(10)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此外,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关系从句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关系代词与所修饰的名词具有同指关系,同时在从句中担当一个句子成分,所担当的成分最常为主语,其次为宾语,从句中则不再允许做该成分的其他名词出现。者字从句具有这一特征,它指代的是从句中的主语,与所限定的NP形成同指关系,从句中不能再出现名词主语(朱德熙1983)。比如“吏见知不举者”中的“者”与“吏”形成共指,做“见知不举”的主语,关系从句内部不能再有主语。然而“之”并不是关系代词,因此其引进的从句可以有主语或者宾语。例如:

(11)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12)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13)烈士死节之行显于世,则淫康之虞废矣。(《史记·李斯列传》)

上面例(11)的从句结构为“动+宾”,例(12)为“主+谓”,例(13)为“主+动+宾”。因此,可以把“之”看作单纯的连接修饰语和中心名词的语法标记。

3.2 者字关系从句的语法特点

从表达功能上看,者字从句主要起限制中心名词所指的范围;而之字从句则主要起修饰描写中心名词的特点。拿指人的名词中心语来看,这一差别十分明显,两者通常不能互换。例如:

(一)者字关系从句

(14)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史记·五帝本纪》)

(15)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史记·殷本纪》)

(16)秋,复櫄舍人迁蜀者。(《史记·秦始皇本纪》)

(17)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之字关系从句

(18)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论语·阳货》)

(19)欲得不屑不藉之士而与之,是獧也。(《孟子·尽心下》)

(20)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史记·蒙恬列传》)

(21)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史记·将军骠骑列传》)

者字从句中的VP一般指实际发生的事情,比如上例中的“朝觐、叛殷会周、迁蜀、在咸阳”等,它们限定其前名词的所指范围。而之字从句中的名词一般不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多为一种属性或者状态,比如上例中的“穿窬、不屑不藉、无节行、敢力战深入”都是如此。

者字从句主要做主语,根据我们的考查范围,所在句子的谓语除3 例是普通的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外,其他都是表数量等静态的属性。例如:

(22)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史记·秦始皇本纪》)

(23)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史记·殷本纪》)

(24)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史记·项羽本纪》)

(25)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26)汉骑追者数千人。(《史记·项羽本纪》)

(27)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史记·高祖本纪》)

(28)今魏地已定者数十城。(《史记·高祖本纪》)

也就是说,者字从句做主语的句子多用在描写主语属性的场合,很少用于叙述一个事件的发生。

到了汉代,者字短语做后置定语的范围有所扩大,可以是形容词性的。例如:

(29)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着为本纪书首。(《史记·五帝本纪》)

3.3 者字关系从句与话题化

者字关系从句的使用常常与话题化有关,即把其前所限定修饰的名词中心语作为话题。例如:

(30)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史记·五帝本纪》)

(31)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史记·五帝本纪》)

(32)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史记·殷本纪》)

例(30)的话题为“黄帝二十五子”,用代词“其”复指;例(31)的话题为“诸侯”,其后有三个者字关系从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限制;例(32)的话题为“君国子民”,与者字从句之间有个停顿。

上述话题化现象说明,到了汉代者字结构的语法关系已经变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再是早期的“NP修饰语+之+(VP+者)中心语”关系,即“修饰语+中心语”的关系,其中的NP由原来的修饰语被重新分析为中心语,而者字从句则由原来的中心语变成了修饰语。从者字关系从句与话题化结构的历史渊源关系来看,就不难理解它后来多用于主语的现象。

四 者字关系从句产生的句法环境

4.1 “者”的语法功能的演化

“者”在《诗经》时代已经是一个普遍使用的语法标记了。那时“者”还保留着普通代词的用法,只做宾语,回指其前的名词。这种用法只见于《诗经》,尔后就退化掉了代词用法,变成一个纯粹的结构助词或者关系从句标记了。例如:

(33)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①。(《诗经·小雅·才绿》)

(34)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②(《诗经·鲁颂·駉》)(駉,牧)

“者”在《诗经》中的一个主要用法是,连接状态形容词定语与中心名词。例如:

(一)彼+A+者+N

(35)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五豵。(《诗经·召南·驺虞》)

(36)彼姝者子,何以畀之。(《诗经·摽风·干旄》)

(37)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诗经·齐风·东方之日》)

(38)彼苍者天,歼我良人。(《诗经·秦风·黄鸟》)

(二)AA+者+N

(39)翩翩者,载飞载下。(《诗经·小雅·四牡》)

(40)皇皇者华,于彼原隰。(《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41)翩翩者,烝然来思。(《诗经·小雅·南有嘉鱼》)

(42)菁菁者莪,在彼中阿。(《诗经·小雅·菁菁者莪》)

(三)有+A+者+N

(43)有頍者弁,实维何期。(《诗经·小雅·頍弁》)

(44)有菀者柳,不尚息焉。(《诗经·小雅·菀柳》)

(45)有卷者阿,飘风自南。(《诗经·小雅·卷阿》)

(46)有凗者渊,萑苇淠淠。(《诗经·小雅·小弁》)

上述三种类型的形容词短语都与程度表达有关。“彼”相当于“这么”,重叠与程度有关,“有”在当今客家话、闽南话中可用来强调性质的状况,由此可以推断那时的“有”也有类似的功能。此处“者”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的“的”相平行。在现代汉语里,含程度义的形容词做定语,必须加“的”,比如“这么好的书—*这么好书”、“高高的楼房—*高高楼房”等。这类结构中的“者”与“之”的功能相当,下面一例是很好的例证。

(47)有仆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诗经·何草不黄》)

《诗经》之后,“者”和“之”的功能有了明确的分工:者字短语之后不能再有中心语出现,而“之”后则必须有中心语。

4.2 早期的者字从句与其前的名词的领有关系

者字短语在《左传》里的用法很有启发。者字从句和其前的名词中心语经常用“之”连接。例如:

(48)晋士之送葬者,归以语史赵。(《左传·昭公十一年》)

(49)于是军师之欲战者,或谓栾武子曰……。(《左传·成公六年》)

(50)从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左传·隐公九年》)

(51)叔仲惠伯会晋郄缺于承筐,谋诸侯之从于楚者。(《左传·文公十一年》)

(52)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左传·宣公二年》)

(53)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左传·宣公十二年》)

(54)子产,君子之求乐者也。(《左传·昭公十三年》)

(55)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56)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左传·哀公十四年》)

(57)得晋人之致师者。(《左传·哀公十七年》)

在先秦汉语中,“之”的最基本用法是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其中一类是表示领有关系。上述者字短语之前的“之”也具有这一功能,其前的NP为修饰语,设定一个范围,拥有者字短语所指的事物。比如上述例(48)“送葬者”指出一类人,“晋士”则划定其所属范围;例(49)“欲战者”确定一类人,“军师”则限定其所属范围。余此类推。也就是说,该类结构的语法关系为:

NP修饰语+之+(VP+者)中心语

也就是说这种结构仍然遵循着普通偏正结构的语序。上述变化可以用现代汉语的现象做一说明。比如“打工者”可以为各个地方的人修饰限制,比如“山西人之打工者”、“河南人之打工者”,当后来表示领属关系的语法标记“之”脱落以后,原来的语义关系可能发生变化,如果原结构被人们理解为“打工的山西人”、“打工的河南人”,那就是关系从句结构了。换句话说,特殊语序的关系从句的产生与“修饰语”和“中心语”的语义解释变化有关,即原来的修饰语变成了中心语,而原来的中心语却变成了修饰语。

由形容词构成的者字短语也可以用于上述结构,做整个偏正结构的中心语,“之”前的名词为定语。例如:

(58)孟氏选圉人之壮者三百人。(《左传·定公八年》)

(59)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左传·成公九年》)

(60)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左传·成公十二年》)

(61)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左传·襄公元年》)

(62)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左传·襄公十四年》)

如果“之”字从上述结构失落,其修饰语和中心语的语法关系就变得模糊,就可能重新分析为“NP中心语+(VP+者)关系从句”。从《左传》开始,上述结构中的“之”字就开始失落,首先发生在由动词构成的者字短语上。例如:

(63)大夫先归者皆反。(《左传·襄公十九年》)

(64)大夫逆于竟者,执其手而与之言道。(《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65)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左传·昭公二十年》)

(66)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上述结构就可以理解为关系从句,比如例(63)为“先归的大夫”、例(64)为“逆于竟的大夫”。我们的统计表明,《左传》中的该类结构,带“之”和不带“之”各占50%左右。几乎同样的表达,有的加“之”,有的不加“之”。例如:

(67)大夫送葬者,归见昭子。(《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68)晋士之送葬者,归以语史赵。(《左传·昭公十一年》)

跟《左传》相比,《史记》中用“之”连接的者字从句已经大大减少,我们只发现了2例。例如:

(69)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史记·高祖本纪》)

(70)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史记·孝武本纪》)

由此也可以看出,者字关系从句的来源是原来的“修饰语+中心语”结构经过重新分析,改变(颠倒)其间的语法关系而来的。

五 者字关系从句消亡的原因

5.1 其他学者的有关假设

太田辰夫(1987)对者字关系从句的消失曾做过推测。他认为,“但实际上还不如说‘底’是从‘者’变化而来的,在‘者’变为‘底’之前,‘者’已经有取代‘之’的倾向(326页)”。所举的2个例子为:

(71)有先天地生者物邪?(《庄子·知北游》)

(72)十二月生者豚,一宿蒸之。(《齐民要术·养猪》)

我们已经详细论证了结构助词“底(的)”并不是从“者”发展来的,它是独立地从其原来的指代用法语法化而来的(石毓智、李讷1998)。而且,太田所指出的现象是非常罕见的,在我们的考查范围内不见一例。他所举的两个例子也有问题,先看来自《庄子》一例的上下文。

(73)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庄子·知北游》)

第二句的主语为“物物者”,谓语为“非物”。第一句的结构与此平行,主语应为“有先天地生者”,“物邪”做谓语。太田对《庄子》一例的结构层次分析有误。

其次,《齐民要术》一例中的“者”,在明朝湖湘抄本中为“子”。“子豚”指刚出生的猪。此外,“一宿”之后应该有一个逗号,意为“过了一宿”。也就是说这个例子不可靠。

可见,太田的推测是缺乏根据的。

5.2 者字关系从句消亡的过程

者字关系从句一直活跃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下面是《世说新语》中的例子。

(74)时贤见之者,莫不嗟重。(《世说新语·栖逸》)

(75)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世说新语·任诞》)

(76)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将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世说新语·俭啬》)

(77)若得门庭长如郭林宗者,当如所白。(《世说新语·政事》)

(78)时彦同游者,连镳俱进。(《世说新语·捷悟》)

(79)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世说新语·方正》)

从唐朝开始者字关系从句开始衰落,宋代以后就很难见到了。这个变化与该时期的另外一个语法变化有关。结构助词“底(的)”从唐代开始逐渐从一个指代词变成一个联系修饰语和中心语的语法标记,其中一类定语是关系从句,而且“底”也跟原来的“者”一样,提取从句中的主语③。请看唐末文献《祖堂集》中的例子:

(80)昨来到和尚处问佛法、轻忽底后生来东石头上坐。(《祖堂集·石头和尚》)

(81)你去东边子细看,石头上坐底僧,若是昨来底后生,便唤他。(《祖堂集·石头和尚》)

(82)作摩生是在顶上底眼?(《祖堂集·丹霞和尚》)

(83)只如不肯底人,教伊出头来,我要见。(《祖堂集·洞山和尚》)

(84)洞明三教底人,还通此理也无?(《祖堂集·夹山和尚》)

(85)等妙三觉底人,还通此理也无?(《祖堂集·夹山和尚》)

(86)作大利益底人还得相似不?(《祖堂集·曹山和尚》)

“底”字结构取代“者”字结构的原因,除了两者具有相同的功能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产生的“底”字结构是在中心语之前引入一个关系从句,这与汉语偏正结构的范式“修饰语+中心语”的语序相符合,因此具有竞争优势,最后取代了后置的者字从句。

六 结语

本文通过广泛的考查和分析,说明从秦汉到唐代的汉语中广泛存在着一种以“者”引进的关系从句,它具有自身特殊的语序和功能。同时,文章也分析了这种特殊语序产生的途径,从而说明它也是汉语内部允许发展出的结构。而且还探讨了这种结构在唐代的消亡的原因,与定语标记“的”在那时的出现有关。

语法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存在于其中的各种结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属于同一类型的结构往往采用相同的语序,从而体现出语法结构的和谐性。特殊语序的“者”字关系从句是上古汉语的名词性偏正结构经过重新分析而来的,它的消亡与语法系统的和谐性有关,为与新兴的与其他定语从句关系相一致的“的”字结构所取代。汉语史的发展说明,和谐的语法系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不和谐现象的产生,然而不和谐现象也会被新兴的和谐现象所取代。语法发展的一个动因是,原有的和谐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了,过了一段时间又达到了新的平衡系统。

附注:

① 白话翻译:所钓是什么?鲂鱼及鲢鱼。鲂鱼及鲢鱼,我们往观之。(杨伯峻1981)

② 白话:强壮的公马,在郊区之野,我们去牧它。(杨伯峻1981)

③ 参见朱德熙(1983)。

标签:;  ;  ;  ;  ;  ;  ;  

古代汉语后关系从句产生的原因及作用_从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