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李慧阁

(黄淮学院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 要: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环境的变化,高校体育教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学校体育是“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蕴含着健康与教育两大国家战略。高校体育教学在实现全民健康、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以适应当前全社会的健康中国的理念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论述了我国高校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策略及解决方法,以期本文能够为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健康中国 高校体育 教学模式

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了健康中国的重要理论。强调健康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重要性。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最为主要和重要的人才来源,这一群体正确的健康意识关乎到个人发展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的实施。如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健康意识、如何在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上秉承健康中国的理念及如何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都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同时也突出了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所在。

1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式模式化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化现象较为严重,高校通常开设的体育科目有太极拳、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一般采取的模式就是老师先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再进行实践示范,随后让学生们进行频繁的练习以达到熟悉直至掌握的程度。尽管能够让学生较快速地掌握一些体育技巧,但很难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乃至于不再进行强化训练,造成学生的体育学习训练的效果参差不齐。但是,随着我国整体教育理念更新及教学水平的提高,过去这种传统模式就显得较为落后了。首先,这种模式几乎没有考虑过学生的认知和感受能力,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很多时候都是囫囵吞枣。其次,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少,不利于师生学习交流,很难真正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对教学的实施效果是十分不利的。

本试验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考察因素,以丹栀逍遥散中栀子苷、芍药苷和丹皮酚3个指标成分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先采用Box-Behnken Design(BBD)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并获得目标函数后,再结合遗传算法和直接搜索算法求解各因素的最优范围与最优取值,为该方的提取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1.2 教学内容陈旧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区别度较小,甚至有的高校在内容上与中学体育重复,包含一些传统的如太极拳、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科目,供学生可选择余地很少,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及其个性发展。一些学生较感兴趣的项目诸如游泳、轮滑、跆拳道、瑜伽等项目开展得却较少。高校当前的体育教学内容之所以陈旧,原因就在于高校体育教学教师教学大纲陈旧,有些教师照本宣科进行教学,而忽略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们对体育教学内容新的需求,使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没有供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不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1.3 成绩考核程序化,学生压力较大

高校体育成绩考核程序化,学生们的压力普遍较大,尤其是对一些不太擅长体育项目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有的学生选择了武术类的内容,一腔的学习热情和枯燥的学习考核内容形成鲜明对比,很多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本来的兴趣,甚至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恐惧的心理。尤其是到了期末的时候,老师往往只是通过最后的实际技能表现来打分,很多高校的体育课必修2~3年,每学期的考核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分和绩点,本来一项对身体和心理有益的课程变成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1.4 大学生和老师的教学互动少,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反馈

随着我国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尤其是近些年来移动网络技术的成熟,网络教育掀起了一股全民热潮。大学生作为积极向上、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一个群体,他们对网络教育的热衷度也是很高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形成当前较为流行的订单式教学模式。同时,利用互联网优势,利用系统通过学时设置一些基本的课堂考勤考核方式,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来查阅到各类体育知识内容,提高了体育教学的灵活性。通过平台中放置一些视频、图片、分解教程等资源,可以让学生清晰而直观地看到各个体育项目的技能知识,这种模式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较为方便的互动和交流,这对于提高课程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2.1 教学内容对大学生要更有吸引力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首先应该体现健身性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首先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有很大帮助的项目。高校在体育课的内容设置上要充分学习和考虑健康中国的理论背景,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高校体育课,在体育课上实现健康锻炼和娱乐的有效结合。在传统的体育项目中,篮球和足球是大家普遍较为喜欢的内容,高校要在大力发扬这2个科目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其他一些学生们较为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内容。游泳、瑜伽、跆拳道和健美操等也要被安排到教学内容中。此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独有的健身性、养生性、娱乐性、多样性,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程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们重视对学生做一些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们感兴趣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通过体育相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加强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以体现终身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理念。

2.2 高校要对体育教学目的持多样化的态度

随着我国的高校扩招和高校教育改革,尤其是在习近平同志提出健康中国的理论后,我们的整个社会和高校对教育的本质认知有了更全面和更客观的认识。高校体育教学目的在培养大学生一个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及一些运动技能和技巧的培养。每个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样,特长也不一样,我们的高校在体育教学上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针对性,以真正有效地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胡四一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根本上要靠制度、靠政策、靠改革。《意见》这一水资源纲领性文件的出台和实施,将极大地推动该项制度贯彻落实,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3 高校要对体育教学形式采取多样化的模式

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和老师缺乏教学互动的现象,老师的主观性对课程效果影响较大,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对课程的思考,部分老师缺乏积极主动的教改意识,课堂及课后缺乏通过学生来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正是这种教学效果反馈的缺乏,也必然会导致课程的时效性、趣味性和有效性的不足。这样的课堂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社会上对高校体育课的评价是“跑两圈,玩一玩”,一些高校的学生对十几年的体育课的总结是“没什么用,老师没什么技能,只是跑一跑,玩一玩”这样的曲解。这个问题应该足以引起高校的重视,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过程监督和考核体制、加强教学效果反馈势在必行。

亲临向往已久的马奴托海,看到眼前的景象,马先生显得兴奋不已,喜悦或是惊喜,已经不能准确表达马先生此时的心情。老先生早已忘记了昨日的劳顿和疲惫,掏出昨夜我们离开后充好电的相机,开始不停地拍照,仿佛要把马奴托海全部装进相机里,带进永远的记忆里。

2.4 加强宣传,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

大学生的自我支配时间较多,很多的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网络游戏上。一方面对学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高校要加强健康理念的宣传,让大学生能够从心底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够意识到体育健康理念对于大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宣传的同时,适当组织开展一些一些大家兴趣比较浓厚的校内体育活动,如篮球赛和足球赛;或者可以组织一些体育健康讲座或者辩论会,让学生来参与进来对健康的讨论和认知。通过这些活动在校内营造一种体育文化氛围,让他们通过比赛来感受健康和体育的美,有助于大学生们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以此要加强健康知识宣传,让大学生们也切身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宗旨,从而解决高校体育教学受到互联网多元文化冲击的问题。

2.5 体育成绩考核要更加合理化

高校的体育课固然是一门需要考核成绩的科目,但我们应该明确一点,即是高校的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保证大学生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绝不是单单的一个分数就可以衡量的。尤其是健康中国的理论的提出使我们更要清晰的认识到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在高校体育成绩考核上,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上教师可以综合考虑,结合学生学习体育的实际情况以及接受能力等因素,适当增设进步幅度项目和加大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分值,而不是单独检测学生的竞技成绩。或者涉及一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知识性指标,让大学生们在体育课上没有心理负担和成绩上的负担,让体育课成为一种心理和身体上的享受。只有在轻松的氛围下,高校的体育课才能真正的实现健康中国、健康校园的理念。

总而言之,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必须充分重视高校体育课的内容和意义。高校体育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健康知识、科学的健身方法,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构建健康向上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感受,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真正的热爱体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让体育课成为大学生们最喜欢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荣娟,田学文,陈碧琼,等.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体育产业兴起及“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18(5):115-116.

[2] 胡敏.广东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10):87-88.

[3] 魏建军.《“以人为本”优化高校专项体育课初探》[J].艺术科技,2017(11):55-56.

[4] 常继斋,郑继超.苏南民办本科院校体育保健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苏州理工学院为例[J].运动,2018(14):101-102.

[5] 李素萍.健康中国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18(2):123-124.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10(c)-0004-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30.004

①课题来源: 河南省教科规划一般课题——健康中国引领下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璐景探析(课题编号:(2019)-JKGHBY-0178)。

作者简介: 李慧阁(1976,2—),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与健康促进。

标签:;  ;  ;  ;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