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_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_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课程改革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来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报告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促进儿童全面成长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作用如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各门课程的标准是否适合农村学校?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城市中小学的课程改革相比有哪些特点?农村学校在实施课程改革中特别要注意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人们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稳步推进之际,还有一部分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农村中小学校长以及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观望的态度,甚至还有怀疑、排斥等。本文就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整体上还比较落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普及义务教育的步伐缓慢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全国尚有431个县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中60多个县还没有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在431个县中,有372个在西部地区。以甘肃省为例,截止2002年底,全省尚有3个县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有38个县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覆盖人口29.32%。特别是在一些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入学率还非常低。比如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87.31%。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就更低,比如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还不到20%。

由于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较低,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年,同城市相差3年。

(二)辍学率高,巩固率低

除了入学率较低以外,农村中小学另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是辍学率高,巩固率低。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2001年在山东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农村初中三年累计,辍学在30%左右;新华社记者在辽宁的调查也显示,农村中学三年累积辍学率为37%,其中最高的为49%,最低的为26%。在西部贫困地区,比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2002年小学生年辍学率为10%,其中女学生辍学率达26.03%。

(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比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2001年初中六科合格率普通类为51.47%,汉语文教学为主类的六科合格率仅为7.24%,藏语文教学为主类的六科合格率为21.28%。小学双科(或三科)毕业会考合格率普通类为78.87%,汉语文为主类的为22.31%,藏语文为主类的为16.12%。

教学质量低下,直接导致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留级率高,升学率低,并进而影响了其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和质量。仍以甘肃省为例,由于基础教育质量的低下,2002年全省小学生年辍学率为2.75%,其中女童为2.95%;初中学生年辍学率为3.28%,其中女学生为4.15%。

由于基础教育质量低,学生留级率高,辍学率高,导致升学率较低。比如2001年全国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例为95.5%,而甘肃省为89.53%,其中女学生为87.58%。2001年全国普通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为52%,而甘肃省为37.98%,有些县低于20%。

二、课程与教学是当前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以上几个方面足以反映农村教育的落后程度。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较差,观念陈旧,师资素质不高以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以外,课程与教学问题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一)培养目标不太明确

农村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直接决定着农村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关乎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在这些问题上,人们还不太明确或还没有达成明确的共识。一方面,我们强调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是基本的国民素质教育,与城市中基础教育等不应有任何区别。特别是一些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还难以克服,强调农村教育在内容、质量等方面与缄市相同,对于淡化城乡差别,改善农村儿童未来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有人强调,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人数众多,其中只有一部分可以升入高中、大学继续学习,大多数仍然回到农村从事生产劳动,因此农村教育应不同于城市教育,应主要服务于“三农”,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农村中小学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不同于城市学校。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功能和培养目标的摇摆或争论,使得农村中小学在办学方向上不太明确,课程与教学改革不太深入。

(二)课程意识淡薄

众所周知,影响教育发展、制约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内部因素比如学校的管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模式与方法、评价方法等的影响更大。但在农村中小学,无论校长还是教师对此都缺乏明确的认识,普遍强调甚至过分依赖外部条件,比如校舍、仪器设备、经费、学生及其家庭经济状况等。实质上,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访谈、文件与档案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等,明确表明课堂教学模式、课程内容的适应性及难度、评价方法,以及课堂教学管理等,是制约教育发展、影响教学质量、决定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课程观念落后

校长、教师的课程观,对于课程的发展与改革、课程的实施、课程的管理等均产生重要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在课程观念方面,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受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影响,应试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校尤为突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无论校长还是教育行政干部,包括地方政府,都认为农村教育的主要目标或任务是将学生送出去——送入大学,送进城里。这种观念是否合理我们后面将进一步讨论。但至少导致了学校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一切为了升学,最终只有少数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使得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受到影响。研究表明,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特别是课程观比较落后,突出表现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或主要目标是:维持课堂秩序是主要任务;传授知识是教学的核心;获得较高的考试分数是教学的目标。在这样的课程观指导下,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就变成以强制性管理为主,教师更多地要求学生对权威和规定的服从。而课堂教学模式几乎均为端坐静听。比如,在一节一年级学习汉语拼音的课上,老师在课堂中,有7次使用同样的语言来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这句话就是‘321,坐整齐’”。

由于课程观念的落后,导致学校只重视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忽视甚至取消了自然、社会以及音乐、体育等课程。另外,课程改革与课程发展的被忽视,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只靠单一的奖惩,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效果较差。

(四)课程管理僵化

课程管理的目的在于更有效地实施课程。由于以往我国在课程管理上权力相对集中的政策,课程文化单一,难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不利于学校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课程管理成为束缚教学,束缚教师的桎梏。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县,管理措施大一统,教师缺乏自主权,管理内容以检查教师的教案、批阅作业次数为主;管理手段以统考排名次为主等等。比如一些学区对每学期教师语文作业、数学作业的批阅次数都有详细、具体的规定,并组织检查等。这种课程管理,导致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应付检查、满足次数等表面的工作上,很少有时间研究教学,研究课程。

(五)课程内容脱离农村学生的经验和实际

理想的课程应能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应当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帮助学生逐步获取未知的经验。但现在的课程,基本是城市模式。课程内容以反映城市儿童的经验为主,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要求也以城市儿童为主,要求偏高,内容偏难并且脱离儿童的实际。一项有关东乡县基础教育发展的研究表明,国家统编教材对于东乡族的儿童来说,“其内容大多远远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给理解教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六)课程文化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即使是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南方与北方、平原与山区,甚至同一省份、同一地县,其文化也不完全一样。比如在甘肃,河西走廊是典型的西域文化,而陇南地区则是长江流域的文化;陇东的庆阳、平凉地处黄土高原,而甘南则是青藏高原,它们的生态环境、民风习俗、地域文化完全不同。即使紧密相邻的甘南和临夏,一个是典型的藏传佛教文化区,一个则是典型的伊斯兰文化区。我国是一个以汉文化为主、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国家。这就要求基础教育的课程也应能够反映这种多元文化。但实际上,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基本上是以城市文化为主,很少反映农村文化,更难反映不同区域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了。

(七)缺乏有力的课程与教学领导者

作为课程领导者或教学领导者,应熟悉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情况,并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在农村中小学,当某位教师在教学中取得成绩、教学效果较好时,这位教师就有可能被提拔成为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甚至是离开教育岗位而到别处高就。而一旦成为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之后,就逐步远离教学一线了。而且在农村中小学,校长往往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财务、人事、后勤等方面的管理与改革上。学校面临的现实是,越是好教师,可能越远离教学岗位,越是差教师,教课却越多。

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制约了学校的教与学。由于课程与教学问题,导致学校教与学的效果较差,学生作业成绩不良,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并进一步导致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教育发展缓慢。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育创新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在改革中特别强调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特点。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农村学校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校的办学方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义务教育应使全国城乡的适龄儿童都受到基本的、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应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为学生成为未来的合格公民打下共同基础。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基础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满足公民接受教育的愿望,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意志。可见那些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是面向农村培养现代农民还是着眼于将学生送出农村、农村中小学是以基本教育为主还是要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以城市为主还是以农村为主等等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农村基础教育必须达到国家基础教育的基本标准,确保中小学生作为未来公民的基本素质。

(二)新课程有利于农村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采取“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措施,使得教师辛苦,学生辛苦。特别是对学生来说,不仅学习过程枯燥、乏味,而且学习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害怕学习,讨厌学校。新课程强调学会学习,强调生动活泼地学习,强调积极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正确学习方法养成。特别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对于农村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十分普遍,这与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经验、教学过程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等直接有关。新课程强调在内容上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要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在课程的实施中强调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学校中普遍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将彻底改变农村中小学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被动地苦学、教师被动地苦教的局面。

(四)新课程增强了课程对农村学校的适应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在结构上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对增强课程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使课程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在课程实施上,新课程赋予了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这将有利于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增进课程与农村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利于农村学校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需求以及民族文化等开发学校课程,从而确保学校提高水平,办出特色。

总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也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

四、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已将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列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当前,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要高度重视基础教育课程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坚持改革。特别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我国的基础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迫切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领导是很难顺利推进的。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已经“普九”的地区还是尚没有“普九”的地区,都应当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入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中,纳入到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特别要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绝不单单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的事情,也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课程改革不单纯只是教材的更换或改革,而是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到评价方式,以及管理体制等均要进行改革。当前,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积极参与、开展课程改革,使得当地农村基础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也有部分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一些学校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抱着观望的态度,甚至个别地方还抱有怀疑、拒斥态度,这不仅不利于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也不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如果不尽快改变,将会贻误农村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建议教育部组织各地政府主管教育的领导,开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高级研修班,并组织到课程改革实验区参观考察,使他们亲身体验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领导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村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支持和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统领课程改革

如前所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较为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人为的留级、变相的体罚、分数至上、升学第一的思想十分普遍,使得学生厌学情绪十分严重。从而导致留级率高,辍学率高、普及义务教育步伐缓慢。因此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农村中小学应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基础教育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师培训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再单单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实施者、创造者,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现实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这些无论对农村中小学的教师还是很多城市中小学教师,都是新问题、新要求。因此,农村教师没有必要自卑或丧失信心。而要将新课程的实施看作是自身专业发展的新契机,抓住机会,认真学习,大胆创新,努力实践。实践也证明,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农村教师并不完全比城市教师差,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一定就比东部地区的教师差。农村教师也创造出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这一机会,建立和完善新的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以新课程为主的新一轮教师培训。要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送教下乡、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熟悉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主要特点,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特别要使农村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掌握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增强终生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对于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农村教师,应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大幅度提高工资、实行轮换制、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专门的进修机会、举办专门的新课程培训班等,以更好地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四)设立专项基金,加大中央扶持的力度,推进农村实施新课程

对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来说,办学水平不高,办学经费有限。为了促使农村中小学推进新课程,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健康发展,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比如在新课程师资培训方面设立西部贫困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专项基金;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中划拨出专门的指标,扩大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数量,为农村中小学主要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免费赠送课程标准及其解读、新课程的宣传材料和新课程教师培训材料,以及教师培训专家讲座光盘等等。

(五)实施对口支援,加强对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专业支持

实践证明,对口支援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也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教师的水平也相对较高,而且在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等方面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和经验。这些经验对农村中小学来说是十分需要的,对于促进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掌握新课程的精髓是十分有效的。因此搞好对口支援对农村中小学推进新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或地方政府应组织有关专家,组成专业支持小组,研究农村课程改革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组织有关专家,深入农村中小学,开展教师培训,解答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或与农村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新课程推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组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或已经开展新课程实验的学校的校长、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宣传新课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示范,帮助、带动农村中小学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参与式教学、发展性评价等等。

(六)加强研究,建立示范基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全面推进农村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我国农村中小学分布面广,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差异较大,各地发展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在课程改革方面也是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方法。而且各地还有很多独特的问题和困难。这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特别要组织、引导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人员、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针对当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开展研究,探索有效的、适合当地特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更好地为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与发展服务。

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有效策略。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也应遵循这一策略。当前可集中力量,组织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单位或教师培训机构或者教研部门等,选择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或学区,以学校或学区为单位,通过联合共建、采用行动研究的模式,重点建设一批农村课程改革实验基地,主要探索新课程推广中的一系列主要问题,比如观念的转变、教师的培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性学习、综合课程的开设、校本研究基地的建立等等,总结经验,予以推广,并充分发挥这些实验基地的示范、榜样和辐射作用,以带动整个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是推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标签:;  ;  ;  ;  ;  

课程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_课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