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_美国军事论文

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_美国军事论文

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世界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前景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俄罗斯发展势头强劲,引起举世热议,不少国际问题专家断言“俄罗斯正在崛起为世界强国”。俄罗斯人更是满怀豪情,声言“俄罗斯必定成为世界强国”。俄罗斯财长库德林甚至誓言要在“10年内赶超美国”①。要判断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影响,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笔者的结论是:俄罗斯具有重新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前景,但崛起的道路相当漫长;俄罗斯和平崛起总体上有利于世界,有利于中国。

一 俄罗斯重新崛起势头强劲

(一)俄罗斯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苏联解体,俄罗斯连续多年动荡,本世纪初其经济规模下降至立国之初的50%,财政收入大幅萎缩,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为了维持经济运行,国家不得不竭力举债。到1998年年底,外债和内债总额高达2208亿美元②,加上金融风暴的破坏,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经过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第二任期的“可控市场经济”改革,俄罗斯摆脱了经济危机,走出了困境,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2000年以来,俄罗斯GDP增速年均在6%以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美国高盛公司将俄罗斯与中国、印度、巴西并列,誉为“金砖四国”。俄罗斯从上到下踌躇满志,急欲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经济翻番的口号叫得十分响亮,中长期发展规划雄心勃勃,利用油气优势打造“能源超级大国”的动作震动世界。

从当前经济形势看,俄罗斯的发展势头的确良好。2005年GDP增长6.4%,达到7658亿美元,重新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2006年上半年GDP增长6.3%,预计全年可达8600亿美元,进入人均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俄罗斯财长库德林宣布,“90年代下降的GDP和工业潜力将在2007年彻底恢复”③。俄罗斯中央银行副行长透露,2006年6月俄罗斯外汇黄金储备已达2440亿美元,年底可达到286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外汇储备国。另据俄罗斯财政部新闻处官员透露,迄2006年8月1日,俄罗斯稳定基金已达645亿美元,与此同时提前还清了借欠巴黎俱乐部的巨额债务④。资本流入已经超过流出,外国直接投资以较大幅度增长。投资结构也发生积极变化,投向资源开发以外的加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资金明显增多。从多项经济指标看,2007年俄罗斯有望成为GDP超过万亿美元的世界经济大国。

(二)俄罗斯军事实力正在恢复

原苏联是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军事强国。俄罗斯继承了原苏联的主要军事遗产,军事力量成为俄罗斯支撑大国地位的主要柱石。20世纪90年代的政局动荡和经济衰退给俄罗斯军事机器造成严重创伤。国防预算十分拮据,拨款最少的1999年仅为47亿美元,连维持日常开支都捉襟见肘。由于军费匮乏,武器装备多年未见更新,大部分接近报废。多数舰艇无法出海,飞机不能上天,军队训练陷入半停顿状态。受“雪崩式”军转民及经费短缺的影响,国防科研和军工生产能力急剧下降。军队、军人的社会地位大幅降低,导致军心不稳、军队无吸引力。众多将军和社会精英疾呼,“俄罗斯将不再拥有自己的军队”。

普京执政后,高度重视武装力量建设,将其作为重振大国地位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从2004年开始,俄罗斯加大军队建设的投入。至2006年,年军费增长高达16%~30%⑤。武器装备更新逐年加快,2005年国防订货比上年增长26%,2006年又比上年增长25%,其中新式装备采购费增加50%。到2005年年底,俄军已组建起40支常备部队,2006年还要组建20支⑥。军事训练基本恢复正常,各种规模的演习接连不断。战略核潜艇恢复各大洋巡航,海军编队重返地中海。正在加紧进行“武装力量统一信息空间”建设。军工企业结构改造进展顺利,贯彻“大量研制、适量生产、扩大出口、以售养研”的方针取得成效,军事技术储备日益雄厚。2005~2004年,武器装备出口总额达到269亿美元,超过美国10亿美元;2005年更是高达61.3亿美元⑦。军人的工资待遇大幅提高,今后3年还要增加67%。军队士气有较大提升,军队稳定不断增强。今天的俄罗斯武装力量虽然尚处恢复期,但从战斗力主要指标看,仍是一支仅次于美军的现代化军队。

目前,俄高层在军事力量建设方面正在酝酿大的动作。2007年财政预算所列国防经费将比2006年增加20%。俄罗斯还酝酿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和《中导条约》,准备甩开膀子建设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尽快恢复军事强国地位。

(三)俄罗斯的国际影响迅速扩大

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给国际社会的印象是积贫积弱,虽然贵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美国等西方大国根本不把俄罗斯当回事。由于实力不济,俄罗斯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对国际重大问题采取“有选择地参与”政策。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国际地位严重下降。用普京的话来说,“近二三百年来,俄罗斯首次面临沦为世界二流或三流国家的危险”⑧。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近年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日趋活跃,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日趋主动,在维护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多了几分强硬。特别是2005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在防范“颜色革命”、恢复中亚势力范围问题上转守为攻,在运用“能源武器”制裁背俄西靠的“小兄弟”问题上果断出手,在伊朗核问题上突显大国影响力,在哈马斯、黎以冲突等问题上展现大国外交的独立性,在“民主”、“人权”问题上也越来越敢于同西方叫板。俄还藉担任“八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强化其大国地位。如今的俄罗斯,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不得不予更多重视的重要力量。

(四)俄罗斯人重振大国地位的信心倍增

综合国力的增强、发展势头的强劲,令俄罗斯人重振大国地位的信心倍增。俄高层有关“俄罗斯必须而且一定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言论明显增多。普京总统每年国情咨文必谈“富国强兵”,强调俄罗斯是个“拥有核武器及强大军事政治影响的世界大国”。国防部长伊万诺夫2006年1月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撰文,题目就是《俄罗斯必须强大》;同年7月伊万诺夫再次发表文章宣称,“俄罗斯已经完全恢复对世界形势和人类文明负起责任的大国地位”,俄罗斯人“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伟大国家的公民”⑨。媒体上、研讨会上,俄罗斯政治、经济精英有关俄一定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论述不绝于耳。就连俄罗斯普通百姓也对国家的重新崛起满怀信心和期待,并且愿意为此牺牲一些自由和民主。

各方面情况表明,俄罗斯正在满怀信心地沿着重新崛起为世界强国的道路加速前进。国际媒体评论称,“俄罗斯已经结束衰退”,“俄罗斯开始恢复活力”,“俄罗斯正在重新成为超级大国”。可以说,俄罗斯已经走出“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已经基本恢复,一两年内完全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只是“大国”不等于“强国”,俄罗斯还远不是“世界强国”。

二 俄罗斯重新崛起的潜力巨大

俄罗斯重新崛起为世界强国的雄心不乏依据,俄罗斯拥有成为世界强国的巨大潜力。据俄罗斯专家列举,这些潜力主要包括“政治地位、软实力、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地缘政治条件、在核武器领域第二超级大国的现实、国家规模、技术潜力、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原料和资源”等等⑩。

从国土面积和自然资源看,俄罗斯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数倍于欧盟25国的总面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上和地下资源。已探明资源储量占世界资源总储量的21%,全球排名第一,总价值高达30万亿美元,为美国的3倍、中国的6倍和西欧的12倍(11)。其中,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3%和45%;铁、煤、黄金和铀藏量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七位;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居世界第一(12)。极为丰富的水资源(仅贝加尔湖就占世界淡水总量的1/5)也是一笔巨大财富,随着淡水短缺时代的到来,很可能成为换取外汇的重要来源。得天独厚的资源蕴藏成为俄罗斯建设强大国家的有力支撑。特别是丰富的能源资源,“在客观上决定了俄罗斯作为能源超级大国的新地位”(13)。美国人很形象地戏称:“俄罗斯前兜装着大量石油,后兜装着核弹,可以很轻松地走进新世纪高级俱乐部”(14)。

从科技潜力看,俄罗斯立国之初的10年动荡虽然导致人才大量流失、科研基础设施严重破损,但并未伤筋动骨:主要科研骨干得以保留,主要领域的科研项目仍在继续,特别是国防、航天、微电子和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仍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人才资源雄厚,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多达37人,与美国相当。科技创新能力较强,部分高科技领域(例如软件)的研发水平迅速跃升。教育指数高于“八国集团”的所有伙伴,受高等教育者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居于世界前列,可为重新崛起提供充足的后备人才。

从军事力量看,俄罗斯历来有着尚武的传统,普京卸任后不论何人当政都会高度重视武装力量建设。俄罗斯军队已经渡过困难时期,今后几年军队建设投入有望持续大幅增长。战略核力量将重点装备“白杨—M”战略导弹,确保有能力突破美国战略反导系统,对对手形成可靠战略威慑,逐步恢复与美国的军事战略平衡。海军将目光投向远洋作战,重点发展潜艇兵力,并计划新建造1~2艘航母。空军重点采购第四代作战飞机,同时大力研制第五代多功能战机。俄罗斯有独立、完整和发达的军事工业体系,有大量军事科技储备,一旦资金到位,完全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在较短时间里给部队换装先进武器。俄罗斯军队有着进行大规模战略性战役的丰富经验,虽然“非接触战争”理论研究逊于美国,但以保卫本土安全为目标的“接触战争”理论研究远比美国发达。另外,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军事一体化建设有望进一步加强。总体看,在不久的将来,俄罗斯有希望成为军事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

从民族精神看,俄罗斯民族的“强国意识”根深蒂固,为实现强国之梦可以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正如科尔图诺夫所言,“俄罗斯人怀念过去的超级大国,有着强烈的大国情结”,“如果丧失强大国家的地位,就会认为失去了独立及影响其他国家甚至本国事务的能力”(15)。俄罗斯民族虽然不甚勤奋,但是极富创造精神,历史上是产生世界级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最多的国家之一。俄罗斯民族具有爆发力,愈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愈能顽强奋斗。历史经验表明,俄罗斯民族可以以“非常规的方式”前进,可以创造出难以置信的奇迹。

从政局走势看,俄罗斯已经渡过“转轨动荡期”,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过渡,稳定与发展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民众和多数政治力量的共同诉求。全盘西化改革归于失败,亲西方民主派的社会基础十分狭窄,美等以“颜色革命”搞乱俄罗斯的图谋难以得逞,2008年权力更替不大可能引发局势动荡。普京所确立的“主权民主(可控民主)”和“可控市场经济”模式比较符合俄罗斯国情,得到民众和精英层的广泛赞同,俄罗斯的发展道路已经基本成型。普京8年治理,有望为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俄罗斯向世界强国的进军较小可能受到国内政局变化的冲击。

总之,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基础已经基本奠定,只要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战略决策不出现重大失误,国家不严重分裂,外部环境不进一步恶化,俄罗斯完全可能再次崛起为世界强国。

三 俄罗斯重新崛起的道路漫长

在看到俄罗斯的巨大潜力的同时,必须看到制约因素,特别是深层次问题的大量存在。俄罗斯要重新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任重道远,可能需要几十年的艰苦努力。

多年动荡造成严重破坏。俄罗斯经济在叶利钦时代多年动荡中所遭受的破坏远远超过二次大战。用普京的话讲,这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和民族灾难”(16)。布热津斯基在其《大棋局》一书中直言俄罗斯已经跌落到“第三世界的水平”。尽管俄罗斯经济近年连续快速增长,但2005年GDP仍仅为美国的1/20,2006年才能恢复到苏联解体之时的水平(17)。俄罗斯已被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大国甩在后面。此外,俄罗斯在社会和谐、民众心理方面受到的创伤相当严重,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抚平。虽然俄罗斯人重新崛起的决心坚定,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难度极大。

发展模式仍具不确定性。政府口头上多讲“自由市场经济”,但实际运作中行政干预甚多,国家计划成分很大。随着普京总统“强化对战略资源和垄断行业的国家控制”决策的推行,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可能会进一步增多。不少专家认为,俄罗斯前些年搞的是“寡头资本主义”,现在实际在走“可控市场经济”或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由于政府主要官员、有影响的经济界人士对此问题仍存较大分歧,目前的发展模式虽然已经成型,但是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尚难料定。

市场经济意识普遍淡薄。俄罗斯历史上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又经历70余年僵化的计划经济,虽然进行了十几年的经济改革,但是从上到下市场经济意识普遍淡薄。俄罗斯多数人对全球化大潮很不适应,甚至强烈抵触,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美国化”。部分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什么都有”,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可以关起门来过日子”。对加入世贸,可以说“上热下冷”,部分地区行政长官甚至认为“入世”等于任人宰割。相当一些人把国家间的正常经贸往来和外资进入视为“经济扩张”,甚至声称俄罗斯“无需外资”。俄罗斯的主要优势是资源,为了赚取外汇而不得不大量开采和出售油气资源,同时却有着强烈的“被掠夺感”,极不情愿成为“资源输出国”。俄罗斯人对“以资源换制成品”的贸易模式很不满意,时常抱怨伙伴国不购买其机电产品,却看不到其机电产品技术水平已经大大落后、缺少市场竞争力的现实。甚至当别人说到“俄罗斯资源丰富”时,也会立刻敏感地回应“我们的技术也不差”。俄罗斯人总是急于求成,很容易出现唯意志论问题,存在违背经济规律、把经济发展引向歧途的危险,强力推行2010年经济翻番战略就是一例。而要改变这些陈旧意识、形成新的市场经济意识绝非易事。因而俄罗斯很难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及周边国家快速发展所提供的历史机遇。

俄罗斯民族思维跳跃,易走极端。不喜欢先搞试验再行推广,更缺少“摸着石头过河”的习惯,这对俄罗斯经济发展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叶利钦时代因激进改革而吃了大亏,普京政府虽然赞赏中国的渐进改革,但行动中总求“一步到位”。2005年年初出台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即因过于激进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弹,导致普京支持率大幅下滑。最近出台的清理市场上外国人的决定也属此类情况。外国人在俄经营活动中确有偷税漏税等问题,的确需要加以整顿。稳妥做法应是通过加强立法和管理加以引导和制约,逐步规范市场秩序,但俄政府却采取取缔了事的简单做法。此举很可能导致某些生活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适合普通百姓需要的廉价商品短缺、在外国人商铺打工的俄罗斯人失业、地方财政收入减少,而且可能进一步助长本已相当严重的“经济民族主义”。难怪俄罗斯媒体评论称,“按国籍来整顿自由市场秩序的做法是危险的”,“是本年度最愚蠢的决定”(18)。在军事改革问题上此类情况也时有发生,陆军总司令部几设几撤即是典型事例。

投资环境问题很多。除了恐怖袭击时有发生外,光头党、黑社会活动相当猖獗。民众普遍存在排外情绪,有色人种在俄总有不安全感。贪污腐败盛行,不行贿送礼几乎什么事都难以办成。海关、警察的贪腐敲诈更是一大公害,成为许多有意到俄投资者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不少俄罗斯人大国主义心态强烈,很难平等待人,很难商量办事。俄罗斯的官僚体制至今未见明显改观,办事效率低下,要注册一个企业需要跑数十个印章、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几乎所有机关都不会加班工作,就连小商铺也是到点就关门拒客。部分俄罗斯人缺少“共赢意识”,履约水平低,甚至容不得别人赚钱,不少合资企业刚刚赢利就被以各种借口驱赶。吸引外资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稳定,市场秩序不规范。更为危险的是,俄罗斯人对存在的问题缺少自省,政策调整缺少力度。这种情况使得投资者疑虑重重,不敢贸然挺进俄罗斯,其结果是世界投资总额中只有1%直接投向俄罗斯,且主要投到能源等原材料产业。而据专家估计,今后20~25年,俄罗斯每年至少需要1000亿美元的投资(19)。没有外资的大规模进入,显然难以保持经济以较高速度增长。

产业结构严重畸形。苏联时期形成的重工业畸重、轻工业畸轻、农业发展滞后、原材料产业膨胀的产业结构,经过十几年的改革调整,不但未见改善,反而更加畸形。特别是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近年越来越严重。出口总量的54%依靠能源产业,政府预算也以对油气价格的预测为基础。一旦能源价格下跌,经济形势必然遭受冲击。在高技术经济具有重大优势的新时代,不改变这种畸形产业结构,经济难以长时间持续快速发展,更不可能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甚至存在沦为“石油国家”的危险。像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出售资源只能作为经济复兴的起点,“资源兴国”战略不可能引领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要改变这种产业结构,不仅需要正确的经济政策、大幅更新观念,而且需要大量投资、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这一切显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能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

固定资产破损严重。俄大部分企业的设备二三十年来一直未能更新,磨损率高达54.5%~65.3%。这不仅导致事故频发,而且严重影响到产品质量,成为其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缺少竞争力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俄罗斯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就难有大的增长,贸易也就难以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力。而要大规模更新设备,与调整产业结构相似,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显然,仅靠本国力量远远不够,而要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又存在诸多瓶颈问题,因而不可能不影响到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持续能力。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大多是苏联时代修建的。多年的经济危机,加之政府是小财政、无力投入,寡头资本唯利是图、不愿投入,外资顾虑重重、不敢投入,多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新建基础设施少得可怜。全俄几乎没有一条高等级公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至今未能建起高速公路。铁路亦是颠颠簸簸,且几乎没有一节现代化车厢。伏尔加河上一座大桥建了10年,至今仍未完工。就连大把赚取外汇的能源产业,其基础设施也问题多多。莫斯科最大的国际机场吞吐容量仅有六七万人,吵了多年的新机场至今仍在纸上。服务行业很不发达,星级酒店屈指可数,且服务落后、收费畸高。信息化程度较低,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差距甚大。而要改造严重老化的基础设施、兴建适应经济现代化需要的基础设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据估计,仅能源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今后30年就需要1500亿美元的投入(20)。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设施的老化是俄罗斯经济腾飞的又一突出瓶颈。

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大量财富集中在极少数富人手中,占总人口40%的弱势群体度日艰难,成为社会不稳的重大隐患。政府脱贫负担沉重,可能制约对经济发展的投入。贫困群体过大还会导致社会消费水平低下,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受限。普京已将消除贫困列为其第二任期的重要政策目标,但是至今收效不够显著。

人口危机不断加深。自独立以来,俄罗斯人口逐年递减70万~80万。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近13年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出1120万人。男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9岁。普京总统指出,俄人口形势面临危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本世纪末,总人口将减少50%(21)。近年俄罗斯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生育,但迄今未见到明显效果。俄罗斯社会欢迎来自独联体国家的俄族移民,而对其他种族的移民则极力排斥,其最大担忧是外来移民增多会改变俄罗斯的民族构成,增大国家分裂的危险。但是,这样一个幅员极其辽阔的大国,没有必要的人口规模,必然导致劳动力匮乏、兵员不足,难以支撑“世界强国”的地位。俄罗斯陷入两难选择之中。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俄罗斯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

军事力量难以快速恢复强大。支撑强国地位的另一重要基础是军事力量,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称不上“世界强国”,而军事力量的发展则直接受制于经济实力的增强。目前,俄罗斯军事力量充其量仅仅恢复到独立初期的70%。军队武器装备形势依然严峻,空军90%以上的战机、陆军近1/2的坦克都在超期服役(22)。尽管军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已经大大超出2.5%的正常标准,但总量仍嫌不足,仅可解决军队的“温饱”问题。在此情况下,俄军建设只能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而难以与美军搞“对称式竞争”。经济支撑乏力,军事力量就难以持续快速增强,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俄罗斯迈向军事强国的进军势必要受到经济因素的牵制,以不到300亿美元的军费要与近5000亿美元军费的美国在军事实力方面重新平起平坐更是难上加难。

地缘战略环境相当严峻。俄罗斯是冷战的失败者,是西方营造的国际秩序的融入者。现有国际秩序,不论是政治秩序还是经济秩序,都不利于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加之俄罗斯放不下大国架子、不善于利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其在现有国际秩序中崛起为世界强国的难度进一步增大。美国视俄罗斯为其称霸世界的重大障碍,其“遏俄弱俄”、挤压俄战略空间的战略不可能改变,俄罗斯在整个崛起过程中必然处处遇到美国制造的麻烦。北约已经东扩至俄罗斯的家门口,其军事设施已经建到近在咫尺的波罗的海国家。美国不仅在中亚建立了军事存在,而且即将在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建立军事基地。经过“颜色革命”,美国已经将格鲁吉亚、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改变成为亲美国家,目前正在伺机收服其他独联体国家。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间遏制与反遏制、挤压与反挤压、崛起与反崛起的矛盾将长时间持续。俄罗斯确保传统势力范围的任务极为艰巨,支撑大国、强国地位的周边战略缓冲带可能进一步丢失。国防部长伊万诺夫的结论是,俄罗斯面临威胁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冷战时期”(23)。此外,在俄罗斯内部,车臣匪徒仍在不时发动恐怖袭击,北高加索地区仍然动荡不已,其他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地方分离主义潜流仍在悄悄淌流,团结2500万穆斯林始终是个艰巨的战略任务。此种地缘战略环境对俄罗斯奔向世界强国的努力势必形成掣肘。

软实力难有大的提升。要成为世界强国还有赖于软实力的增强,而在这方面俄罗斯也存在诸多障碍。除上文提到的缺少市场经济意识、互利共赢意识以及大国主义心态严重、难以平等待人等问题外,沙俄和原苏联的扩张给俄罗斯国际形象留下的负面影响短时间难以消除。俄传统战略文化良莠不齐,至今未能认真梳理。俄罗斯目前的国际影响力,主要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军事潜力和能源优势以及灵活、务实、大胆的外交运筹,而利于长期赢得国际社会信任的国际理念和道德形象相当欠缺。不仅西方国家对俄罗斯不放心,就连昔日的小兄弟——独联体国家也戒心重重、陆续离俄而去。俄罗斯人自感实力不足,亦想搞“韬光养晦”,但同时又容不得西方国家小视,战略上的清醒与战术的急躁构成极大矛盾。俄罗斯崛起的方式也过于“张扬”,用俄罗斯媒体的说法是“有意无意地模仿美国人的对外政治战略模式”,试图“以强硬方式确立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结果影响到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增大了俄罗斯崛起的阻力。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强大之后重走扩张称霸老路的担忧可能长时间存在。如何与世界相处,是俄罗斯人必须勇于直面的大问题。否则,即使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强大起来,也难以成为拥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强国”。

此外,地区发展差距巨大,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中心城市以外相当多的边疆区、州仍然“远离繁荣”;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集团政策主张各异、利益争斗激烈,竞相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这些情况都可能干扰俄罗斯崛起的进程。

以上分析表明,受多种负面因素的制约,俄罗斯的崛起道路可能相当曲折漫长,崛起的势头也并非不可逆转。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俄罗斯要成为发达工业国家,最早也要到2020年以后。观察俄罗斯不能仅看数字、看表象,还要看到深层次问题的存在。那种认为几年内俄罗斯就会成为“世界强国”的看法过于乐观。

四 俄罗斯重新崛起的世界影响

如上所述,俄罗斯即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但在可预见的时间里不大可能成为“世界强国”。研究俄罗斯崛起的世界影响,也应置于这一前提之下,重点考察其崛起过程。至于真正崛起后俄罗斯将走何种道路,还要看今后几十年国际格局及俄国内政治力量对此的变化。

首先,俄罗斯的崛起过程很可能是和平的。在全球化时代,发展经济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强化国际地位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途径,相信具有战略智慧的俄罗斯人对此亦会有清醒的认识。历经巨大变革,今天的俄罗斯已无条件重走苏联以牺牲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为代价、集中大量资源于军事建设的老路。今后几十年,俄罗斯的根本性战略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综合国力,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这就决定了俄罗斯在崛起为世界强国的漫长过程中,必须始终致力于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崛起中的俄罗斯最大可能成为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其次,俄罗斯的崛起将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俄罗斯将会十分坚定地扩大其在后苏联地区的影响,收复失去的传统势力范围。首当其冲的将是美国及俄周边的亲美国家,后苏联空间的政治版图势必随着俄罗斯的崛起而重新绘制。俄罗斯对欧洲可能采取更富进取的政策,中东欧国家可能更多地感受到俄罗斯崛起的压力,新欧洲难免出现新的分化。俄罗斯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将会增多,对热点地区的介入力度将会加大,国际社会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将不得不更多地考虑俄罗斯的利益、立场和影响。俄罗斯的基本理念是世界多极化,是和平与发展,其对地缘战略格局的影响总体上可能是积极的:有利于制约美国的霸权,有利于缓解世界战略力量的失衡,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改造,有利于世界的稳定与发展。

再次,俄罗斯的崛起对中国的发展是种机遇。中俄是战略协作伙伴,两国面临着相似的战略处境、战略任务,战略利益广泛一致,战略诉求非常相近,战略协作具有可持续性质。俄罗斯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减轻我国承受的霸权压力、改善我国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并可为我国和平发展提供资源和市场支撑。中国有充分理由欢迎俄罗斯以和平的方式重新崛起,同时应努力利用俄罗斯因素服务于自身的和平崛起。

综上所述,俄罗斯正在重新崛起,俄罗斯拥有重新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俄罗斯在向“强大国家”的进军中面临重重障碍,道路不可能平坦笔直,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受多种深层次因素的制约,俄罗斯要崛起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恐怕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总体上有利于世界,有利于中国。中俄应紧密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共同崛起。

注释:

①姚雨杉:《俄财长称10年赶超美国》,载《环球时报》2006年9月29日。

②黄河:《俄罗斯债务问题》,载《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第4期。

③俄罗斯新闻网2006年9月22日报道。

④〔俄〕尼·库利科娃:《俄罗斯经济现状》,载俄罗斯新闻网2006年9月20日。

⑤陈学惠:《俄罗斯军队建设进入新阶段》,载《学习时报》2006年9月19日。

⑥陈学惠:《外国军队扫描:俄军》,载中广网2006年6月6日。

⑦蒋莉:《俄罗斯用武器出口巩固国防》,载中国网2006年6月11日。

⑧常喆、马剑:《俄罗斯实力恢复了多少》,载《环球时报》2006年2月23日。

⑨〔俄〕谢·伊万诺夫:《俄罗斯必须强大》,载〔俄〕《消息报》2006年7月13日。

⑩〔俄〕谢·科尔图诺夫:《俄值得谋求大国地位吗》,俄罗斯新闻社2006年9月21日。

(11)冯玉军:《俄罗斯经济会出现奇迹吗?》,载《世界知识》2006年7月3日。

(12)岳国连:《俄罗斯经济》,载中国网2006年6月8日。

(13)〔俄〕谢·伊万诺夫:《国家价值观的三要素》,载〔俄〕《消息报》2006年7月13日。

(14)〔美〕弗·奥尔洛夫、米·富格佛戈什:《八国峰会与俄罗斯的实力》,载〔美〕《华盛顿季刊》2006年夏季号。

(15)〔俄〕谢·科尔图诺夫:《俄值得谋求大国地位吗》,俄罗斯新闻社2006年9月21日。

(16)同上。

(17)常喆、马剑:《俄罗斯实力恢复了多少》,载《环球时报》2006年2月23日。

(18)《本地居民学不会在市场上做生意》,载〔俄〕《晨报》2006年11月22日。

(19)李占奎:《俄罗斯重新崛起的潜力和现实困难》,载《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1期。

(20)马剑:《俄称未来10年将迎来投资热潮》,载《环球时报》2006年10月1日。

(21)俄罗斯新闻网2006年6月20日。

(22)黄河:《打造强势空军,加速军事复兴》,载中国网2006年7月12日。

(23)新华网2006年5月13日报道。

标签:;  ;  ;  ;  ;  

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_美国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