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公路管理处 黑龙江安达 151400
摘要: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不同软基处理方法的适应性并作出比较。在多数工程中一种处理方法往往难以达到施工要求,应结合多种方法联合使用。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因素;综述
一、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涉及的主要五因素
(一)路基状况如何
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施工中,路基状况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一般情况下,在软土路基中,主要存在着粘性土和砂性土两种土质。而在具体的施工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土质地基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以使施工技术对路基的影响尽量小。针对砂性土可以采用挤实砂桩法,而对于黏性土可以采用压实法。
(二)公路形状怎样
公路形状因素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公路现状一般和路堤有着直接的关联,而在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之前,还需要对路堤的宽高度进行仔细衡量。举例来说,如果路堤的宽度大、高度小,那么换填法就是不合适的,如果硬要采用该种方式,很有可能会导致公路出现局部性的破坏。
(三)公路等级的评定
在建设公路之前,是需要对公路的等级进行确定,而基于公路等级的差异,在其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技术都是有较大的差别的,如果处理的公路等级比较高,专门的沉降处理法便可以进行运用,而如果等级较低,则不需要如此,可以在公路沉降过程自然地结束之后在进行相关的路面铺设。
(四)路基滑坡现象
进行路堤施工时,软土固结的速度越慢,就很容易出现滑坡,此外,路基的自身强度越低,滑坡问题越严重,而路堤滑坡又是路基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一旦软土路基中有滑坡出现,软土路基的路基也就不够稳定。
(五)周边环境问题
在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施工中.环境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一般情况下.每条公路周边都存在着不同的环境条件,而不同的环境条件也会对软土路基的施工带来较大的影响。比如,针对有些公路周边地下水较多,施工人员就应考虑到地下水的变化对公路的影响,然后再采用最适合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
二、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的流程
对处理的软土地基用沉降速率作为铺筑路面时间的沉降控制方法控制,使得在软土地基上一次建成高级路面而不是前期铺筑过渡路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得到了解决。
(一)灰土挤密桩
当软土地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采取灰土挤密桩。
(二)轻质路堤
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可减轻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三)土工合成材料加固
浅层(一般小于3m厚)的软土地基可采用先在地表铺筑上工布,再填筑路堤。软土层厚度3—5m,采用土工布与砂垫层联合处治。
三、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具体技术方法有九种
(一)换填土技术法
对于土质不够均匀、难以实现快速排水的地基,可以使用换填土技术来加固其地基:简单的说,就是将软土层挖掘出来,然后按照实际情况将稳定性高的材料(如粉煤灰、砂石等)分层填充回去,再加以强夯操作,使地基密度远远大于原有的软土层,以此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力,缩减沉降的程度。
(二)排水固结技术法
对于大多数路段的公路而言,本项目主要是以真空技术或预压技术来实现路基的有效排水固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简单的说,便是在路基表面铺设上一层砂石,以此来形成横向的排水通道;在路面上每隔一定间距插上竖向的塑料板或打出竖向的砂井,以此来形成纵向的排水通道。排水分为三种:
(1)地面排水(2)路面排水(3)地下排水
(三)加筋处理技术法
对于以人工方式进行填土的挡墙或路基进行合成材料的土工铺设,或是将碎石桩与土钉打入边坡之中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与密实性,进而提高其承载力,便是加筋处理技术。
(四)强夯技术法
对于这种固结压密度和强度较低的地基,必须进行强夯来提高其稳定性。简单的说,便是为土壤颗粒较大且孔隙多的土体采取动力密实机理的夯实操作,以减小其土体孔隙体积、使其更加密实;为非饱和土体进行常规夯实,挤出其内部气相,减少土壤颗粒出现的相对位移。
(五)水泥土搅拌技术法
该技术又名深层搅拌技术,是将水泥等材料先行填入软土地基之中,以机械设备进行深层搅拌,以此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密实度、承载更强的外部压力。在此技术中,水泥是作为固化剂存在的,可以与软土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反应,令软土硬结,从而排出其中的水分,发挥出更强的承载能力。
(六)密实加固技术法
密实加固技术可以分为排水挤密技术与深层密实加固技术。前者适合江河湖海周边、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区,通过插入特殊的工具或设备来实现负荷预压,使土壤中的水分沿着工具或设备渗入到砂垫层,从而减少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后者则是通过爆破或挤压等方式为深层土壤进行加固。
(七)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法
这种技术是借助喷射设备的高压将粉煤灰和水泥等高强度材料喷射到软土地基的深处,通过注浆方式来为地基从整体上提高强度。在高压旋喷的过程中,软土的土体被破坏,可以和填充材料充分搅拌,浆液也受到高压压密作用,在土体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加固主体,给予地基更强的支持。
(八)等等方法
四、公路软路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基本上参照公路路基的施工方法进行,同时融进软基方法的进行,合成实施内容如下:
(一)材料的选择
公路土方路基一般采取就地取土的方式,满足规范要求的粘性土、砂性土等适于做路基填料。
(二)技术准备工作
路基施工前应完成击实试验和土的液塑限试验。通过击实试验确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路基施工检测压实度提供参照依据。
(三)常用的施工设备
公路土方路基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机械有: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静作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
(四)施工程序
公路土方路基的一般施工程序为:施工测量一场地清理一填前压实一布土摊铺一整平一压实一质量检测
(五)施工测量
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及放线工作。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钉出路基边线的具体位置桩,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桩,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
(六)路基填料
路基填料包括土方和石方,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
(七)布土摊铺
布土时应根据每层土的用量,确定卸车的间距,布土完成后用平地机或推土机进行均匀摊铺,在劳动力富裕的地区也可人工摊铺。
(八)整平环节
一般用推土机、平地机或人工进行整平。整平时由路中开始向道路两侧推进。在整平时要注意路基的横坡。
(九)压实环节
当前基路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
五、路基防护
路基的修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一)坡面防护(二)冲刷防护(三)支挡防护
这些防护方式都不错。
公路的实际施工所面临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并不是所有的软土路基都能使用统一方法来实现有效的处理,实际施工中要结合当地公路不同路段所处的不同环境条件来做出最佳的技术方案选择,是很重要的,它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谢有东,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方法,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8)总梅1037期
[2]赵四贵,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年第5期(总第267期)
[3]易维盛德,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的运用与实践研究,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年第5期(总第267期)
论文作者:顾晓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技术论文; 土路论文; 地基论文; 路堤论文; 密实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