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体幸福:孝德教育当代变革的价值取向分析论文

关注个体幸福:孝德教育当代变革的价值取向分析论文

关注个体幸福:孝德教育当代变革的价值取向分析

卢明霞

(白城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 老龄化背景下,孝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传统孝德教育不同的是,当代孝德教育应当更加关注个体幸福,即在孝德教育实践中,注意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把亲子双方的快乐、幸福、自尊、自由、权利等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关注个体幸福作为当代孝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地增强孝德教育的实效。在这一价值取向指引下,当代孝德教育应当具有以下特点:引导性、发展性、生活性、体验性。

关键词: 孝德教育;当代;价值取向;个体幸福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当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部分老人晚景凄凉等等。在试图面对这些问题时,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了曾经一度被简单抛弃的孝德。孝德是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有学者甚至认为,孝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与核心,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元德。[1]然而,孝德的继承问题直到近二十年来才开始受到重视。当我国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之后,孝德在我国渐有回归之势。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十九大提出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要深入开展能够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的公民道德工程建设。而要在全社会形成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则必须与传统美德“相承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百善之先”的孝德,面对在传统教育史中位于核心地位的孝德教育。

研究孝德教育问题,重点是研究孝德教育在当代应当如何变革,以及在变革过程中应当遵循怎样的价值取向。本文所说的价值取向分析,主要是指以怎样的价值标准来确立实践当代孝德教育的各要素,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等。只有上述教育要素得以科学确立,才能真正使孝德深入人心,使受教育者在养成孝德的同时实现身心协调发展。

当人类文明从传说时代进入信史时代,石头开始成为了人们的审美对象,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审美内涵,石头就从一般的自然资源上升成为观赏石资源,进而成为了观赏石文化。从这一刻起,人类就在情感和理性上形成了对石头的全新的感恩与崇拜意识,人类的石文化情结延续数千年,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日照市物业管理条例》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确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制度。王宝忠委员就此发问:“物业管理倡导和坚持业主为主导、服务第一的原则。从前期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业主委员会成立情况不是很理想,有的尽管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履职情况不尽如人意。请问,住建局作为主管职能部门,对此有什么打算?”

在这方面,传统的孝德教育以“整体”与“服从”为绝对价值取向,致使孝德教育中充满着强制的、压迫的因素,并因此阻碍了受教育者独立思维、自由、自觉等特征的发展,而这些也正是传统孝德在近现代遭受猛烈批判的主要原因。而西方人多侧重于从权利和义务的层面,来建构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把亲情仅仅当作一种认知性和法权性关系的附属,因而缺少了孝德中那份固有的温暖、亲切以及由其带来的精神上的欢乐和愉悦。

孝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主性的。孝德教育应该在个体自觉自愿的状态下进行,否则,其意义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与道德无关并产生负面影响。传统孝德教育中,侧重于孝行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灌输孝德知识和制定一系列孝行规范,强制个体去记忆和遵守,藉此形成孝德。这种强制性的孝德教育,不仅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而且往往形成“伪孝”,即培养出言行不一的“伪孝子”。因此,要想使个体真正具备孝德,仅仅靠知识灌输和行为养成是远远不够的。当代的孝德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侧重于引导他们自己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引导他们认识到,孝德是每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美德,孝德能够给人带来幸福,从而自愿去养成这种美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关于孝德的知识教育和行为养成,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当家庭氛围和睦温馨,当父母关爱温暖丰盈,子女便更容易产生爱心和同情心,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责任感,并在“报答”和“亲亲”的动力下积极追求孝德。经验表明,一个孩子从小就被冷漠对待、缺少关爱,那么长大后很难做到孝敬父母。同时,相关调查显示,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对子女孝德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子女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情感交流的意义。而这些感受、体验和认识,正是受教育者持续、重复地做出孝行的重要动力。毕竟受教育者选择、实践、体验与反思的过程并非一个静止的、客观的过程,而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绝不可能离开受教育者自身的发现和超越。因此,只有保持新鲜的、源源不绝的动力,受教育者才有可能在实践孝德时充满挚爱和真情,才有可能将孝德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品德。否则,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孝德要么是出于权威压力之下的虚假态度和行为,要么尽管出于真诚却达不到孝行本来的目的。

以关注个体幸福作为当代孝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地增强孝德教育的实效。这里所说的幸福,是一种对现实感到满意和快乐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往往是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并持续这种行为的最根本的动力。很多时候,人们努力去追求某种东西,往往并不是出于这种东西本身的魅力,而是被追求到这种东西之后的幸福快乐所吸引。如果当代孝德教育能够把孝德的培养建立在实现个体幸福的基础上,无疑能够加强孝德对人们的吸引力。实际上,和谐、安宁的家庭生活是个体生活幸福的极为重要的方面。当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能够从家庭方面得到鼓励安慰、无私帮助,便能够产生出更大的精神力量战胜困难与挫折,使生活永远充满阳光。当人们取得成功或者遇到开心的事,如果有家人一起分享,这种快乐和幸福便能加倍。

在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幸福的价值取向指引下,当代孝德教育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一方面,当代孝德教育所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处于道德形成期的青少年学生。相对于成年人,他们的孝德观念还没有成熟,他们对于孝德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是不断发展的,他们的孝德实践能力是不确定的。因此,要尊重学生品德发育水平的差异,尊重学生身心发育发展规律,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循序渐进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既不能低于也不能高于被教育者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过低会使教育活动失去意义,过高则会导致空洞说教。另一方面,当代孝德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意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而不是沦为制造统一规格的“孝子”“孝女”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唤起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与个性发展,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激情的重要前提,是当代孝德教育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只有坚持遵循这一原则,才能尽量避免出现传统孝德教育中压抑青少年创造性、妨碍其人格健全和扭曲人性的弊端。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在孝德教育内容中剔除“无违”“盲从”等顺从双亲的规范要求之外,还应当在孝德教育主体方面适当消解父母与师长等主体的权威性和支配性,赋予受教育者充分的权利,同时注意发挥受教育者自身的主体性。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父母受到子女应有的尊重,又有利于保护子女的创新精神和身心发展。

“从政治型德育到文化型德育,在价值偏向上要从以社会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3]就孝德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孝德教育实践过程中,注意维护人的尊严,尊重和保护人权。当代社会提倡人的平等与自由,亦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权利和价值。无论是身为父母,还是身为子女,其权利和价值都是平等的。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种种分歧,需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予以解决,而非用“听话“二字予以简单粗暴地处理。因此,当代孝德教育不仅要重视父母的权利,也要重视子女的权利。正如著名学者吴虞所说的那样:“同为人类,同做人事,没有甚么恩,也没有甚么德。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4]当代孝德教育,无论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上,还是在教育方式上,都应以不剥夺子女权利和不损害子女的身心健康为价值起点,否则便是没有价值的。总之,当代的孝德教育,应把亲子双方的快乐、幸福、自尊、自由、权利等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旅游纪念品本应是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富有当地的文化历史内涵,有些纪念品甚至只能在当地才能生产。然而,当成百上千个景区都在贩卖长了“同一张脸”的旅游纪念品时,谁还会认为值得购买、值得为“到此一游”留念?据说有人在四川旅游,竟买到了写有“少林寺纪念”的“特产”,如此忽悠手法实在是太低级了。

(一)引导性

实际上,个体幸福方是构建亲子关系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正如学者所指出的:“如果我们认定某些行为和追求促进了人生幸福,那么我们就说它们是正确的、好的、有价值的”,[2]换言之,促进个体实现人生幸福或者过上心目中的美好生活,这才是道德所应该追求的。正是基于此,中国人一向追求“天伦之乐”,追求春节的阖家团圆与“配齐”。从孝字的字形来看,它是由“老”字与“子”字共同构成的,代表了“老”与“子”的相互依存。正是在这种相互依存中,父母与子女构建自己存在的同时发现生命中某种深刻持久的幸福感。孝敬之道不是既定的、先在的。孝者必须同时是个创造者,即根据自身情况和亲子关系状况,去找到大家都感到愉快的相处之道。因此,使受教育者在践行孝德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和幸福生活,这应该成为当代孝德教育最主要的价值追求。简言之,当代孝德教育应当把关注个体幸福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二)发展性

从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来看,品德形成过程是一个“从外部他律转向内部自律,进而通过自我建构达到道德升华和超越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5]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只有当孝德真正被个体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时,只有当践行孝德变成个体个人信念时,孝德才能真正成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和谐的家庭氛围所产生的这种幸福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对个体产生特殊助益。

(三)生活性

表面上看,孝德教育主要是在学校和家庭中进行,并通过特定的内容、手段、方法和情境来实施。但是,从根本上说,孝德教育是通过个体的日常生活及其经验而产生作用的。孝德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的具体生活所包含的,也是指向具体生活的。因此,孝德的学习与发展也应在生活的实践中进行,离开了生活,孝德教育是无意义的,也是无效果的。传统的孝德教育非常重视生活性,在生活实践中通过儿童孝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教孝。如童子礼内容中便包含大量有关孝德的规定:“凡弟子须要早起晏眠”(朱熹:《童蒙须知》);“冬温夏清,晨省昏定”(《礼记·曲礼》)……这些规定十分具体,便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履行,在持久的(开始是强制性的)言语、行为规范的训练中,使儿童于积久成熟地养成孝德习惯。这是值得当代孝德教育加以批判继承的。孝德最主要的实践场所便是家庭,孝德情感的激发与孝德行为的养成更是离不开家庭。因此,当代孝德教育应充分重视家庭这一途径,重视在家庭中从生活常规、日常小事入手养成孩子的孝德行为习惯。与传统家庭中严厉、刻板的规范不同,当代孝德教育中的行为习惯中应当通过人性化的礼节、礼貌加以养成,重视生活性和实用性。这种教育方式要求改变过去那种空洞说教的方法,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从个体的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实践教化人。但是,当代的孝德教育必须注意避免传统孝德教育中的强制性,在注重孝德的实践体验和行为养成的同时,不能损害个体的尊严和权利。

(四)体验性

恩格斯说:“就个别人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6]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体验的重要性。“在情感上体验到遵守一种道德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和自我肯定以及违背道德所带来的精神折磨和自我否定”,[7]能够使一个人自觉去追求道德、认同道德。孝德的形成尤其需要注重实践体验教育。因为孝德就是以对父母和长辈的爱为基础和核心的,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予以支撑,而是以真挚的情感为内驱力。情感在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往往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受教育者自己去加以体验和感悟。个体孝德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自我教育的能力,而个体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则离不开个体在实践中所获得的各种体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的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8]注重实践体验教育、强化个体自我教育的能力,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提供恰当的时机去实践、去体验。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在生活中绝对不能溺爱孩子。而应让他感到自己是家庭中普通的一员,这样才能消除孩子“以我为主”的心理定势,懂得与人共处和合作。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给他们机会体验、理解父母的艰辛。这样,孩子才能变得负责任、有爱心。

此模块主要对考试类别进行管理、对考试科目进行设置、对科目课程进行设置等。根据考试的性质划分类别,在科目考试时,考试只有一个科目,每名候选人对考试科目来讲,是一个考试的基本单元,当然一个科目可以包含一个或几门课程。每一个考试分期可设置不同的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但新增一个考试分期时系统自动默认上一个分期的设置。科目包含科目编号和科目名称,同类型的科目编号在不同分期应设置一致,这样能适应跨分期的科目合格统计与对比,以及科目题库的重用。

综上所述,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是进行孝德教育当代变革的前提。只有确立合理的价值取向,才能避免孝德教育走上复归传统的老路,才能使孝德教育真正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并且取得应有的实践效果。当代孝德教育应当以关注个体幸福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并且以这一价值取向为指导,合理确定当代孝德教育的目标、内容、主体、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48,160.

[2][加]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3.

[3]郭凤志,胡海波. 从政治型到文化型:中国当代德育型态的嬗变路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1.

[4]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373.

[5]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7.

[7]张松德.激发道德情感与投身道德实践辩证统一[J].道德与文明,2008(4).

[8][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05.

Focus on Individual Happiness :Value Tropism Analysis on Modern Change of Filial Piety Education

LU Ming-xia

(School of Marxism in Baicheng Normal College, Baicheng 137000,China )

Abstract : Under the aging background, filial piety education has been paid increasing attention.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education, Modern filial piety education should take people as the foremost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happiness, which requires to maintain dignity, respect and protect human rights in the practice of filial piety education, taking joy, happiness, dignity, freedom and rights of the parents and the children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education. With focusing on individual happiness 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the actual effects of filial piety education would be effectively enhanc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value, modern filial piety education embodies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guiding function, attribute of development, life-nature and the attribute of of experience.

Key Words : filial piety education; modern;value tropism; individual happiness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3118( 2019) 05- 0020- 04

收稿日期: 2019-03-13

作者简介: 卢明霞(1978—),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孝德传统与孝德教育。

责任编辑:管晓莉

标签:;  ;  ;  ;  ;  

关注个体幸福:孝德教育当代变革的价值取向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