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开放经济区:珠江三角洲人口产业职业结构变化分析_三角洲论文

强开放型经济区——珠江三角洲人口行业职业结构变化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放型论文,经济区论文,人口论文,结构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东省是中国在70年代末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综合试验区,而这个区域的中心就是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由于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历史发展基础方面的双重优势,在广东实行改革开放过程中表现出强开放性和迅速发展的特征,其社会、人口特征的变化也是相当迅速和超前的。本文就据1982、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对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过程的一个阶段中人口行业、职业结构的变化特点作一些初步分析。

一、人口行业、职业结构变化的总体特点

首先,请看下面两表。

表1 1982年、1990年人口普查时广东省、 珠江三角洲和三角洲外的人口行业结构(%)

资料来源:⑴《广东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⑵《广东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机器汇总资料》。

表2 1982年、1990年人口普查时广东省、 珠江三角洲和三角洲外的人口职业结构(%)

资料来源:同表1

表1和表2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和三角洲外1982年和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中人口行业、职业结构情况。由表中所列数字,我们可以从总体上归纳出珠江三角洲人口行业、职业结构变化的三个主要方面:

(一)人口产业结构正较快地从传统的正金字塔形向现代型转变。

人口普查划分的十二大类行业中,农林牧渔水利业为第一次产业,工业、地质普查勘探业和建筑业为第二次产业,其余七种为第三次产业。表3是由表1、表2归纳而得,是1982、1990两次普查间广东全省、 珠江三角洲和三角洲外三个不同范围人口三次产业构成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首先,三个不同范围的两个年份中,人口产业结构都属传统型的正金字塔形或正梯形。但显然,珠江三角洲由于历史上和现在发展条件的优势, 其人口产业结构的型式前后都处于领先地位; 如果说1982年其结构仍有点象正金字塔形的话,到1990年时已象一个两底边相差不太大的正梯形。而三角洲外区域,甚至广东全省的人口产业结构也还只能算是传统的正金字塔形。第二,比较两次人口普查间人口产业结构变化看,珠江三角洲内的变化要比全省平均水平快、比三角洲外更快得多。其中,尤以第二产业的差别最大。两次普查间珠江三角洲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提高了11.45个百分点, 这比全省平均水平的变化速度高了0.8倍左右,而比三角洲外则高了3倍以上。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例的减少和从事第三产业人口比例的增加,珠江三角洲范围内变化的快速与三角洲外或全省相比也相当显著。

表3 1982年、1990年人口普查时广东全省、 珠江三角洲、三角洲外的人口产业构成及其变化(%)

资料来源:同表1

(二)与国际上所谓“标准型就业结构”相比,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1990年珠江三角洲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左右(以当年汇率1:4.76元计),其人口产业结构中的第二产业分额34.39%, 接近“标准型结构”中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应数32.5%。但第三产业分额23.27%比“标准型结构”的相应数42.3%要小得多。这样, 第一产业的分额42.44%大大高于“标准型结构”的相应数25.2 %就是必然的了(这当然也是一种滞后)。在我国,这种产业结构发展滞后并不是珠江三角洲独有的情形,从表3看, 广东全省和三角洲外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看更是这样;据研究(朱家良等,1993年),全国也是类似地滞后。看来,这种情况既与我国过去在经济建设中重生产、重产品、轻消费、轻商品流通、轻服务性部门有关,也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和人口数量和素质状况决定着的就业需求之间在时序方面存在矛盾有关(朱家良等,1993)。这有待于作深入一步的研究。

(三)综合地从人口行业、职业结构看,从事物质和非物质生产人数比例的变化都很小,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比例的变化也都不大。

从事物质生产的行业一般指人口普查中划分的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业、地质普查勘探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商业及公共饮食和物质供销和仓储业等共六种行业,其余六种为非物生产行业。1982年到1990年普查,珠江三角洲范围内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比例由不足92%降到89%强,即从业者比例减少不足三个百分点,比广东省、三角洲外的情形好不了很多。自然,从事非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比例也就增加不足三个百分点了。这样的变动可说是很微小的。

具体地看,物质生产劳动者中的农林牧渔劳动者的减少虽相当多(减17.60个百分点),但绝大部分转向了工业(增9.96个百分点), 其他比例增加较多的还有建筑业(增1.62个百分点)、商业及公共饮食业(增3.5个百分点)。而应该加强的交通运输业, 其从业人员比例却有所降低(减0.23个百分点)。这甚至不及经济发展后进的三角洲外,是很不应该的。更没有多少人转向非物质生产领域。实际上,非物质生产领域中从业者比例增加最多的只有住宅和公共事业管理业(增2.04个百分点)和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及社会团体(增0.59个百分点)两项;另外,金融业从业者比例也小有增加。而相反,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的从业者比例却略为减少了,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的从业者比例也有所减少。两相对照,说明在“精兵简政”和“增加教育和科学事业的投入”两方面的工作都未做好,都有严重的欠缺。

另一方面,从人口的职业结构看,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变动与从行业结构看的物质和非物质生产者的比例变动也相似。两次普查间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增加超过两个百分点,达到12.65%,相应地, 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减少也超过两个百分点(脑力劳动者指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企事业负责人、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商业、服务性工作人员以及工人、农民等为体力劳动者)。这比全省平均水平的变化(增两个百分点以下)和三角洲外的变化(增一个百分点以下)也好得不多。不过,这也说明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对劳动者的教育或培训做得稍好,特别是吸引有一定文化的劳动者方面略有优势,但还是远远不够的。

具体地看,农林牧渔劳动者的比例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少(减少了15.75个百分点),但其大部分只是转移为生产和运输工作(增8.46 个百分点)及商业人员和服务性工作人员。只有很少比例转为脑力劳动者;上述几类脑力劳动者每类比例的增加都不到一个百分点;尤其是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仅由1982年的6.30%增加到1990年7.22%,增幅显然比1990年时总比例仍分别在3%以下的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和国家机关、 群众团体、企事业负责人这两类人员的相对增加幅度要低。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科技、教育事业投入的不足和精兵简政方面的不力。

总之,在前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出现这种重物质生产、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及时吸纳和利用、但有某些轻技术进展和管理工作、轻人才的教育和培训的现象,如果是因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使然而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今后面临更大的产业结构转移和技术进步要求的挑战时,就不能一成不变了。与港澳的经济合作也总不能停留在“前店后厂”的模式上。毋庸讳言,这方面也同样关系着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成败。

二、人口行业、职业结构空间变化与资金投向的关系

上面从总体上分析了珠江三角洲行业、职业结构的变化,其实这也即是相对于更大范围(全省、全国)的空间变化的一部分。珠江三角洲范围虽不算大,其内部情况却也有相当大的差别。为了进一步考察其人口行业、职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和有关因素,就有必要对其行业、职业结构作内部空间变化的分析。

一般地,从方法论来说,分析空间变化主要是为了找出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并确定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并以之解析空间差异。

具体到分析珠江三角洲人口行业、职业结构的空间变化,显然,根据以往所有的经济发展史研究结论,促成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当然是资金投入的空间变化。投资强度(元/人)的空间变化可说是引起行业、 职业结构空间变化最重要的自变量(以X表示, 指两次普查间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强度,参见表4注)。而从要研究的因变量行业、 职业结构变化方面看,为避免繁杂,行业只作三次产业的划分,分别以Y1、Y2、Y3表示两次普查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例的变化(%);职业上只作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划分,而只研究脑力劳动者比例的变化(%),以Y4表示。表4以市为单位列出了1982年和1990 年两次普查间行业和职业从业人员比例的变化(略去体力劳动者数据)。 表5则是四个因变量Y1、Y2、Y3、Y4与自变量X的单相关系数。

(一)从表中可以看到:尽管因各市在投资建设发展产业上选择的多样性(发展何种产业,以及劳动、资金、技术密集程度的不同)和自然、人文资源及生产组织的多样性而使资金投入在影响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方面产生各种差别和偏离,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的变化与投资强度还是有较强的负相关(-0.6996); 这一转移变化近一半的方差还可由投资强度的变化来说明【(-0.6996)[,2]≈0.7[,2]=0.49】。这表明了在改革开放中,珠江三角洲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正是仰赖于生产建设资金的投入,与普遍流行的传统理论相吻合。

表4 1982年、1990 年两次普查间珠江三角洲各市人口行业、职业从业人员比例的变化(%)和投资强度(元/人)

说明⒈所有数据都是全市的统计,即后三市中包括了未划入珠江三角洲的几个县。

⒊资料来源:1980—1990年广东省县(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其余来自表3。

表5 1982年、1990年两次普查间人口行业、职业结构变化与投资强度的相关系数

本分析用表4的资料。

(二)第二产业从业者比例的变化与投资强度的变化也有较强的正相关(0.6424)。这说明,从第一产业转移出现的劳动力主要的是转到了第二产业。从-0.6996与0.6424相差不大甚至可以推断, 主要的是发展了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实际情形也正是这样,过去的一段时期中,珠江三角洲内考虑多发展第三产业的市是个别的(广州),而建设资金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是少量的。第三产业从业者比例变化与投资强度变化只有很低程度的正相关(0.0351),对照第二产业从业者比例与投资强度变化的较强正相关,说明了这一段时间投资的目的主要在于发展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这本质上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换过程的规律使然,也是珠江三角洲与港澳间普遍进行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在人口从业结构变化过程上的表现。

(三)脑力劳动者的比例变化与投资强度的变化也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0.3939),其关系比较间接和曲折。应从两个方面分析这种相关性:一方面,从生产的要求看,人口产业结构的转换势必要求人口职业结构也转换,尽管可能程度较小、速度较慢。这是因为尽管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生产的发展毕竟也是在不断提高着技术档次的,其对脑力劳动者需求的增加是要表现出来的。这也就使得投资强度变化与脑力劳动者比例变化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另一方面,从劳动力满足生产发展方面看,珠江三角洲生产所需的脑力劳动者既从本地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口中获得,也从所吸引的较大量的外来劳动力中获得。虽然未作具体分析,但按目前情况看,两部分人总体的文化技术素质都不算高(外来劳动力稍高)。这种不算强的正相关关系,既是各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同偏向的影响使然,也应该存在整体人口文化技术素质不同的制约。上面提到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相对增幅度低于另两项脑力劳动者(“负责人”和“办事人员”)比例的相对增幅,也是这种制约一个方面的表现。

以上的分析说明了,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等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下降大,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上升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投资强度高的直接结果。而相反,那些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下降小,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上升也小的市(如肇庆、清远、江门等)除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外,也正是投资不足的表现。

综合评价珠江三角洲人口行业、职业结构总体上变化及空间变化两方面的特点,在今后作经济发展决策时有两方面是要引起足够注意的:

(一)人口产业结构的转变只是初步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尤其交通和邮电通讯事业。非物质生产人员比例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增加都少,则说明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水平不高,人才欠缺。从长远的观点看,要使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发展有充足的人才资源,要下决心大办发展教育和人才培训事业、并调整其结构。

(二)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不平衡的,这当然与改革开放的进程有关。各市的发展不一样,故在今后改革开放的具体做法上也应有不同。如拿与港澳的合作来说,已过去的一个阶段大体上被概括为“前店后厂”式的合作(王珺,1993)。合作情况的不同造成现时各市的不同面貌。反过来,在今后的发展中,有些人口产业结构变化已较大的市(如深圳、东莞等)或第三产业发展已较有基础的市(如广州、珠海等),应逐步把这种“前店后厂”合作关系发展为“厂—厂”和“店—店”的合作关系,而其他市似乎还应继续原来的合作关系。

(说明:本文研究的范围是扩大后的珠江三角洲开放区,即: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江门、东莞七市全部和惠州市市区及惠阳、博罗、惠东三县,肇庆市市区及高要、四会、广宁三县,清远市市区;面积五万余平方公里,1990年普查时的人口为2280余万人。但分析过程中有时会把所有十个市全部范围也包括在内。)

标签:;  ;  ;  ;  ;  

强开放经济区:珠江三角洲人口产业职业结构变化分析_三角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