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廖盛斌

宜昌市万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要】:目的:探索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5日期间我中心治疗的4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DL-C(2.63±0.11)mmol/L、HDL-C(1.86±0.74)mmol/L、总有效率(95.00%)、ALT(33.66±5.12)U/L、AST(31.05±10.25)U/L、TG(1.22±0.33)mmol/L、TC(4.12±0.53)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能够改善肝功能,提高整体疗效。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左卡尼汀;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脂肪酸氧化功能消退或降低,促使肝细胞对甘油三酯合成迅速提高,导致大量脂肪累积于肝细胞内,正常情况下,部分脂肪酸可在过氧化作用下被消耗,而剩余脂肪酸能够在肝细胞内被合成,转变为磷脂或胆固醇,进而引起脂肪变性 [1]。根据患者发病特点,分为肝硬化、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炎、单纯性脂肪肝,目前常实施药物治疗 [2]。而本文旨在探索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共有40例,对其随机化分组,分别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在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5日期间收治。入选标准:(1)患者可表现为脾脏肿大、肝脏肿大、消化能力下降、肝区疼痛、乏力疲劳等症状;(2)患者无饮酒史;(3)患者经肝功能检查,可发现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转氨酶增高;(4)患者伴有空腹高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体质量超重等现象;(5)患者均无左卡尼汀、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过敏史现象。

观察组平均病程(15.28±2.85)个月,平均体质量(54.18±3.22)kg,平均年龄为(52.18±3.66)岁,男性有10例,女性有10例。

对照组平均病程(15.97±2.37)个月,平均体质量(54.44±3.76)kg,平均年龄为(52.39±3.12)岁,男性有9例,女性有11例。

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平衡膳食、控制脂肪摄入量基础上,再实施药物治疗。

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国药准字:H20031265;广东本草药业)治疗方式:每日一次,每次将1.2g还原型谷胱甘肽融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方法如对照组,左卡尼汀(国药准字:H20050443;长春海瑞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方法:将3.0g左卡尼汀容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两组患者均治疗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为两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LDL-C、HDL-C、总有效率、ALT、AST、TG、TC。

显效:患者经B超检查,可发现脂肪肝消失,且功能恢复至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肝功能改善>50%,且经B超检查,可发现脂肪肝好转;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呈恶化趋势。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为肝细胞线粒体β-脂肪酸氧化能力消失,从而促使脂肪在肝细胞内聚集,若干预不及时,可导致甘油胆汁合成增多,脂肪酸氧化供应不充分,从而引起脂质病变,加重肝功能损伤 [3]。目前常实施药物治疗,通过分析往期报道,发现单方面用药作用性不强,对此本次研究实施了联合用药。

还原型谷胱甘肽主要是由甘氨酸残基、半胱氨酸、谷氨酸等成分构成,能够保护肝脏细胞,对易代谢酸类物质进行细胞内转化,促使自由基和疏基结合,保护细胞内含疏基酶活性和细胞膜,加快自由基排泄,对肝脏灭活激素、解毒、合成起到保护作用,利于消化道脂肪吸收,恢复肝功能指标,但单方面使用,整体疗效不佳 [4~5]。对此本次研究联合使用了左卡尼汀治疗,左卡尼汀属于哺乳动物中重要的内源性物质,又称之为维生素BT、左旋肉碱,在人体肝脏合成中起到主要作用,能够避免脂肪在肝细胞内累积,对脂肪酸β起到促进作用,将脂酰肉碱从线粒体膜外转运到膜内,促进脂肪酸分解氧化,减少乙酰基,增加线粒体基质的脂酰基,促使肝细胞内脂肪蓄积量下降,分解脂肪酸 [6~7]。而将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能够避免氧化损伤进一步加重,维持细胞膜和细胞代谢的完整性,改善肝肾功能,阻止活延缓病情进展,保护病变细胞 [8]。

总而言之,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具有疗效高、作用性强、预后好等优势,将其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能够促使患者病情恢复,改善肝肾功能。

【参考文献】:

[1]庞红全,王刚,杨帆等.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自拟降脂方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酶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7):78-81.

[2]彭世秀.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5,55(2):316-318.

[3]陈瑛,李楠.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1):1650-1653.

[4]党天谋,李玉珍.还原型谷胱甘肽配合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3,74(17):2690-2691.

[5]王卫东.辛伐他汀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中药治疗脂肪肝100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5,11(3):306-307.

[6]李丽,杨晓庆.盐酸二甲双胍联合左卡尼汀治疗5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070-1071.

[7]Mager,D.R.,Yap,J.,Rodriguez-Dimitrescu,C. et al.Anthropometric measures of visceral and subcutaneous fat are important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metabolic dysregulation in boys and girls at risk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13,28(1):101-111.

[8]赵继海,何金芳,吴寿荣等.左卡尼汀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6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85(13):50-51.

作者简介: 廖盛斌(1969.7),男(汉族)武汉人,宜昌市万寿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从事消化内科、全科研究。详细通讯地址:宜昌市东山大道305号 邮编:443003、联系电话:13117273034

论文作者:廖盛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左卡尼汀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_廖盛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