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焕 新疆乌鲁木齐第92小学 830022
摘 要:数学教学要根据数学内容进行具有强烈数学味的教学。但如果课堂上只讲纯粹的数学,就会突显数学的枯燥无味。所以,如何使数学课的教学既不失数学味,又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体会数学课的乐趣,并得到适当的教育,需要教师开启数学课堂中的人文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产生是那样的生动与贴切。
关键词:数学 教学 人文关怀
数学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被称为最具有逻辑性、条理也很清晰的学科。的确,数学教学要根据数学内容进行具有强烈数学味的教学。但如果课堂上只讲纯粹的数学,就会突显数学的枯燥无味。所以,如何使数学课的教学既不失数学味,又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体会数学课的乐趣,并得到适当的教育,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尝试。
记得在上分数的认识时,讲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后,我问:“怎样能很快记住分子、分母的位置?”学生1:“分母在下,分子在上,分数线在中间。”我评价说:“通过位置记,很好。”学生2:“分母是母亲,分子是孩子,母亲把孩子高高地举在头顶,还用分数线撑着,怕孩子掉下来。”在这位学生说的同时,其他同学都面带笑容默默地评价着这位学生的发言。多么熟悉的情景!我激动地说:“很有想象力,你是怎样想到这一点的?”学生2:“我看分子、分母想到母亲和孩子,在妈妈眼里孩子高于一切。”对于初为人母的我,也许有了孩子后的体会会更深。我说:“是的,在父母的眼里,你们是他们的一切,被高高地举在头顶,无私地为你们奉献。那么,你们应该怎么做?”学生3:“好好学习。”学生4:“要有孝心。”课堂上,我们不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几位学生的发言足以在学生心中形成共鸣。因为老师关注了学生富有童心的发言,不仅使知识牢牢地记在他们的心中,而且开启了数学课堂中的人文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产生是那样的生动与贴切。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常想:我的数学课要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会知识。对于小学生,一定要使他们在数学课中学会联想、想象,使数学课既有趣又有用。所以,每次上课我都会用心聆听学生的发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习 ○ 时,我问:“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1:“同样大的两个饼,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7份要大于5份。”我说:“用分数的意义理解很好,而且有一个前提:同样大的两个饼。谁能用分数的意义再说一说?”学生2:“我有不同的想法:8是分母,想成年龄相同的母亲,7和5分别是她们的孩子,一个7岁,一个5岁,7岁的大于5岁的,所以 > 。”我评价说:“用联想法找到了答案,很有创意。而且无私地把自己的妙招告诉了其他同学。不过,作为数学知识,我们不仅要学会联想,还要学会用旧知解决新知,此题用分数的意义来解释更加合适。”
其实,这位学生用他的方法能很准确地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当他发言时,已经把自己的方法无私地传播给了其他同学。老师的一句很无私的评价,使这位同学和全班同学都明白,方法要与大家分享,才最快乐。
现在数学书本中融入了许多数学综合实践课,但在许多老师的眼里这种课都或多或少地不被重视。原因很简单,不考这部分内容,上与不上不影响期末成绩,而且学校也没有这种课的评价机制。但每次,我都会认真地备这种课,因为我发现:数学综合实践课不仅对学生有用,而且授课内容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用。
六年级下册新知识不多,学完后就是日复一日的复习课。此时安排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自行车里的数学》,一下子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因为这节课需要孩子们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研究自行车的运动原理,而且要综合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为有别于其它数学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课前学生通过收集的资料对这节课已有了初步认识,但只是很肤浅的了解,有些深层的东西还是领悟不透。这节课是新课改后我第一次接触的课,所以在课前也收集了许多资料,通过反复阅读、研究才明白这节课的真正目的。这节课在引导学生推出公式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研究和教学这节课,我也有许多收获,也解决了长时间困扰我的变速自行车的变速问题。下课后,从学生那一张张渴求知识的小脸上我知道这节课他们收获颇多,数学课的枯燥性在这节课上荡然无存。他们一个个都很兴奋、很认真,他们没想到他们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中还藏着这么多学问。当学生带着他们的自行车上课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写满了幸福和疑惑,也激发了他们探究新知的意识。
想上好这样的课,教师一定会提前做很多工作,一定会很累,但我认为这类课最能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这样的课也因为有别于其它课,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很活跃。这样的课堂也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你才会关注课本与课堂中的点点滴滴。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思考数学知识如何传授,而且要使课堂拥有灵魂,因此要深刻领悟课改理念,使课堂真正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老师不再把上课当成一种任务,不再把学生看成存放知识的容器,不再把教育当成只是传授纯纯的知识时,教师就会关注传授知识的本身价值,关注教学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品质。要倾听和思考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完善他们的知识领域,端正他们的行为,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论文作者:赵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数学课论文; 分母论文; 他们的论文; 这节论文; 知识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