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0
摘要:将 “互联网+”战略的理念和思路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校企联合课程教学之中,从学习管理平台、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对“互联网+” 土木工程施工校企联合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土木工程施工;校企联合;教学改革
2015 年3 月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概念后,一时间就成为关注度极高的社会焦点。随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其中提出了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这一政府信号的释放,不仅明确了下一步国家经济改革的战略措施,同时也为高等院校提供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代风口”,给大学课程的教育改革也带来的巨大的机遇。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速度的提高等等好处,因而“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将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新趋势下,如何将“互联网+”战略的理念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相结合,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学习管理平台、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进行研究,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教育服务,有效提高学生能力,达到卓越工程师要求,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互联网+”教育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基于“互联网+”理念的教学模式有着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资源开放
传统模式下,教育资源集聚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物理空间里,局限于课堂、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满足固定人群的需要。而互联网打破了这些限制,具有浩瀚的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通过互联网,教育资源可以跨越校园、地区、国家覆盖到世界每个角落。大型开放式在线网络课程平台----MOOC(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它的学习者数量无上限,且免费、开放。
2. 教学灵活方便
传统教学模式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只能在固定的课堂上授课。而“互联网+”的教学已不囿于固定场所和固定时间。教师可以灵活支配时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时间学习,灵活方便。
3.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
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 “以教师为中心”授课形式,促使其转向 “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的学习服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课程教师面向全班同学统一进度的灌输。学生从学习的客体真正转化为主体,带着强烈的主观意愿去学,带着问题学,以自己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学,以与自己吻合的学习习惯去学。
4. 教学具有互动性
教学从单向灌输知识的灌输式向更加注重互动对话的“翻转课堂”转变。老师要从在课堂上教、站在讲台前讲,转变为融入学生中“导学”、借助大数据“诊学”、隐于云端后“助学”。师生可以通过 QQ 群、微信群和学习管理平台等多种形式讨论学习经验和反思教学,激励学习者采用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互联网+”土木工程施工校企联合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进入施工企业,并且在“3+1”的培养模式中将它作为校企联合教学的课程。校企联合的特征即是充分利用学校在课程理论研究中的优势和企业在实践操作中的经验,共享资源。这与互联网的精神特质: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相契合。
1.学习管理平台建设
基于“互联网+”的校企联合课程学习管理应是更高形态、更高水平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而不是目前学生的信息在学校课程学习管理系统中发布。“互联网+”时代,其技术基础包括:云、网、端。云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功能。网则是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结合。端指网络终端,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学习管理平台应从底层,从基础数据层来构建模型,应包括课程模块,学生模块、教师模块、企业生产活动模块。课程模块内课程资源可以是微课形式组织,也可是慕课形式组织;学生模块包括的以往课程成绩、兴趣爱好、学习记录档案等,学生可以讨论、发布信息及测试;教师模块包括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批改作业测验、问题讨论等内容,企业生产活动模块包括企业的大型硬件设备、施工案例、直播互动等方面,如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介绍、以往施工的案例分析、现在正在进行的施工的直播互动等。这些模块与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结合,构成课程管理的基础平台,从而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管理学习,协调学生参与企业实习活动。
2. 教学资源建设
除了需要传统的PPT外,还要将课程知识录制成视频,以慕课或微课形式组织在课程模块内;设计一定的课前练习和课后测验;施工企业提供的施工案例。此外,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是将理论和实践分开,教学资源相对独立,并且受限于所在的具体工程和实践时间,学生实践往往只能了解部分工程的部分环节的施工技术。在“互联网+”时代,集理论知识、实践于一体,将实践教学环节的资源根据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碎片化设计和重构,以便更好地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而言,教师需搜集互联网中的相关施工技术视频、动画;企业工程师提供企业的工程案例,并且可以在任何一个工地,根据工程的进度录制某一施工技术视频,及时上传值学习管理平台,让学生了解新的、实际使用的施工技术。
3.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满堂灌形式,保持着传统教学的“传递--接受”模式,课堂上学生仍处在被动接受,没有主动探究,知识在学生的脑子里一晃而过,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互联网+”时代,学习成为无时不可、无地不可的事情,只要连接网络就可以学习,不必再完全依赖于课堂和书本,学习者突破了校园的局限,真正实现了时空上的自由。比如在线课程的学习就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在课前学生按要求学习,在课堂教师组织问题讨论、交流,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后学生练习测验与讨论,实现更加注重互动对话的“翻转课堂”。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管理平台自主学习PPT和课文,不能够深刻的掌握,则教师在课前布置学习授课视频或PPT的同时,还需让学生观看一些施工视频或动画,并且完成练习,教师能够在课前了解每个学生视频观看、课件学习情况,了解全体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所了解的学生掌握信息,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设计典型教学案例,摒弃满堂灌的思想,以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并采取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方法引导学习。如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某实际工程基础的施工方案的选择,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学生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最佳的施工方案设计。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可以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也可以学生与学生间交流。为了更好的掌握施工方法,校企合作共建本课程的施工企业可以在课堂时间,利用学习管理平台实时直播正在进行的某一具体施工工艺,并且与学生互动交流。这样,利用互联网技术学生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得学生不必跑工地亲临现场学习,同时企业工程师也不需要像以前亲自走进课堂教学。
课后,学生完成必要的作业,还可以在学习管理平台和同学、教师、企业工程师交流疑难问题。
4.考核方式建立
论文作者:陈卉卉,贾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互联网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土木论文; 教师论文; 管理平台论文; 模块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