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文明的建设对于现代文明和健全人生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论文,意义论文,人生论文,文明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文明建设现代文明以物质财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突出标志,现代人的生活以物质需求的日益满足为主导方向,这使得人类的存在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水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的局限也恰好就蕴藏其中。没有物质的文明化过程,固然就没有文明和人生的健全,但是只有物质过程的文明化,没有精神世界的文明化,也不能充分证明人类的尊严与崇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文明的健全与完善。应该说,精神世界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人类生存的最高旨趣,才是文明至达完善境界的特有标志。但是,反思现代的人类文明,却暗含着严重的局限性,现代人健全的人生也正在承受着种种震荡和冲击,而中国当下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无疑也面临着某种精神或道德的困境,这一切都使得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突现出来,必须对此做严肃而深刻的思考,从而超越文明和人生的局限。
(一)
所谓文明,就是指人类摆脱蒙昧和野蛮的进步状态。它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人类对自然限制的超越和驾驭能力、对自身社会关系的控制和调节水平以及人的主观世界的进步程度。作为这三方面进步状态之凝结和标志的就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体现着人类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政治与文化。这三大文明构成了文明的基本骨架,组成了文明的整体。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和前提,制度文明是关键和核心,精神文明是灵魂和动力。这三种文明互相联系,互为条件,互相作用,构成了人类文明整体的进步。
现代文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物质和技术文明的进步,经济活动和物质生产的完善化发展,它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巨大力量,标志着人类日益远离盲目的动物世界,朝着文明化的方向向前挺进。然而,人类控制自然的文明状态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尽管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人类社会的文明不仅在于人作为主体控制客体对象的能力与水平的提高,而且在于把自身作为客体,实行有效控制的进步程度,即对于人控制自然与社会的力量本身的文明化驾驭,这就是以科学文化知识等科学理性为基础,以道德理想信念等价值理性为核心的精神文明的进步状态。所以,文明不仅是物质的、外在的,而且是精神的、内在的。现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甚至认为,文明的关键不在于外在的物质方面,而在于内在的精神方面,一种文明的停滞或衰落不在于它的物质或技术的退步,而在于它的精神或灵魂丧失了生命力。物质的匮乏,环境的恶化,技术的退步并非通常是文明衰落的原因,毋宁说恰恰是文明衰落的结果,而文明的生长与进步,一方面是控制环境力量的增强,如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同时又是人类自决能力的增强。没有后一点,就不能说明文明的生长或进步。比如,技术的发展导致地理扩张、军国主义,这虽然证明了控制环境的力量增强了,但由此也表明这种力量的恶性膨胀,人类自决能力的下降,这恰恰是文明的衰落。由此汤因比指出,处在世界大战中的西方文明正在经受着考验,要想避免衰落的命运,必须充分发挥精神、道德、宗教的力量,充分唤醒人的精神自觉,充分有效地控制物质和技术的成就。为此他甚至把目光投向东方中国古老的传统道德文明或精神文明的经验(参见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一书)。在此,我们无须对汤因比的见解做更多的正确与错误的是非判断,只是想指出一点,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家,他深刻地看到了精神的文明与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只有物质文明的发达,没有对物质文明的文明精神的控制与把握,只有物质财富的增长或扩展,没有健康文明的精神道德相伴随,文明就会走向反面,变为野蛮。因而,缺乏精神文明的人类文明是不健全的。
70年代以来,西方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也已经普遍地意识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文明进步之间不能划等号。现代文明进步的目标,应该包括经济增长,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变革,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再也不能狭隘地把经济增长视为社会进步,文明进步的根本标志,要实现真正的全面的社会文明的进步。应该说,这些见解是富有远见卓识的。
当然,毫无疑问,没有物质文明的发展,文明的存在就失去了根基。物质富足,技术发达,经济雄厚,这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富有实力的根本所在。在今天的世界上,经济落后,就会处于被动受制的地位,只有国富民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就是要通过建立合理的市场经济体制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平。然而,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并不是一个完全能够孤立进行的过程,相反,它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部分,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方面。因此,离开精神的文明化建设,离开道德的文明化建设,去实施市场经济文明化的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也已经证明,完善健康的市场经济,需要一整套相应的文明意识和规则、道德观念和规范相辅佐,更需有不可缺少的法制建设来保证。由此可见,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个内在要求。
面对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令人忧虑的消极现象,如信仰危机、价值失落、狭隘的利己主义、金钱崇拜、欺诈坑骗、以权谋私等等,使得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更加突出和急迫。它不仅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状态受到侵蚀,而且也严重影响着市场经济的文明化建设。因此,不论从建设社会主义健康规范的市场经济出发,还是从文明整体建设考虑,都必须充分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
马克思认为,文明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此,文明不仅是一种人所面对的主观与客观的积极成果,不仅是人身处其中的客观化社会环境或进步状态,而且也是人自身的内在本性和内在需要的实现与满足过程。精神文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最高体现,也是人的本性和需要的最高追求和最高满足。因而,立足于人自身的角度来理解,精神的文明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完善人生、理想人生的追求过程。这样,精神文明的建设不仅是一项社会文明的建设工程,而且更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建设伟业。
人是两个世界的公民,既生活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又生活在超越的精神世界里,这后者就是人之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有本质。物质文明建设体现着人的基本的物质世界的需求,而精神文明建设则体现着人的高级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这种追求以科学文化知识等科学理性为基础和手段,以道德理想信念等价值理性为目标和归宿。相应地,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在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人生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前者使人日益摆脱蒙昧,走向文明、独立和自觉,在精神上独立不倚地站立起来;后者使独立不倚的人生富有意义、富有价值、富有尊严、富有理想。没有前者,人将陷于愚昧无知的状态,而没有后者,人即使拥有一切,也会由于失去了精神家园,而感到这个世界上难以安顿自身,无家可归。
面对现代人生活中的价值失落和现代精神文明以科学理性的发展为标志这种特点,精神文明建设应该在同时注重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两方面建设的前提下,尤其要关注后者,即对价值理性的人生追求。它本身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生意义和归宿,人生价值和尊严的追求,二是道德情操高尚化,人格品质内在修养完善化的追求。
面对凯歌行进的现代化进程,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学和工业文明的力量。然而,这巨大的成就并没有给人类对于意义世界的渴望与追求带来普遍乐观的结果。相反,却造成了现代人生活中的价值失落感。当人们礼赞工业文明的时候,却又伴随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机器与商品迅猛扩展中,人自身的位置究竟何在?在物质财富急剧增长,扩充世界的浪潮面前,人的精神家园,心灵的归宿又到哪里寻找?作为理性的主体,人总是在不断地追寻着存在的意义,并企望实现自身的价值。上至哲人,下至凡夫众生,尽管自觉和沉思的程度有异,但如何在世界之中挺立自身,始终是人的关注之点。而当工业文明伴随着商品经济席卷而来时,精神世界的问题就被日益紧迫地突现出来。
席勒曾提出一个重要见解:现代人的中心特征就是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性。卢梭也曾敏锐地发现物质和科学文明本身的局限性,他尖锐地告诫人们,如果丰富的物质成就带来空虚的心灵,文明的进步带来道德人性的堕落,这并不是人类的幸福,而是人类更大的不幸。因为人不是动物,他有道德本性,自由的心灵,如果这些东西丧失了,正是人的没落和悲哀;如果人的世界充满了财物,而唯独人的心灵,人的德性,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失落了,那么,人的存在与动物又有何异!因此在他的名作《爱弥儿》中,他强调人的道德情操的完善化,主张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知识,而在于他有道德本性,使人完善的是情操而不是知识。在此,卢梭正确地揭示了一个真谛:如果一个人知识渊博,却又冷酷无情,毫无内在灵性,缺乏良知和道德,那么,他于一个幸福的社会又有多少好处?作为一个人,他又怎能算做一个完善化的人呢?
更早一点。17世纪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虽然生活在唯理主义盛行的时代,却也不相信人有知识或理性而万能。他关注人的内在和超越,关心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心灵的理想和归宿。主张靠纯洁美好的情感和爱心,为有限的生命寻找永恒的归依。针对人的整个生活世界出现的轻狂和功利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的灵性的丧失,人生价值的失落,善良本性的泯灭,卢梭和帕斯卡尔的思想虽然带有非理性的情感主义色彩和不明智的反工业文明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但无疑也具有某种深刻的合理性,即它发现了西方人生活的精神文明的严重局限性。正是由此出发,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浪漫派诗化哲学就竭力使人摆脱那种没有情感的冷冰冰的,由机器或物质构成的金属环境,力图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和创造出人生存在的意义,从而主张以诗意的、超验的,而不是功利的、世俗的感觉来把握世界,从另一个更高的理想世界来重新设定现实世界的浪漫化或诗化原则。虽然这种原则带有否定现实的幻想性,但却从根本上指出,人是一个价值动物,总在追求着一个意义的世界,精神的家园。众所周知,马克思也曾深刻揭露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人的存在与生活的片面化和异化,提出人的自由自觉和全面发展的美好目标。的确物质工业文明再发达,也不能完全确证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类的尊严和归宿。人必须找到自己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人生信仰,理想支柱,否则,人就会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而无家可归感正是本世纪西方社会中那些强烈追求价值生活的人们的普遍感觉和吟唱的主题。
今日伴随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浪潮,一股追逐金钱、攫取财富、崇尚享乐的物质实利主义思潮正在形成,并开始冲击人的观念与生活。相应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崇高追求的丧失,道德人格修养完善化的淡漠。毫无疑问,为物质需要的满足而奋斗是应该的,但如果把物质欲求以及金钱和享乐视为至高无上的或者唯一的追求,则势必使人生陷于绝境。在感性欲求的层面上,人与动物很少有本质区别。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可欲的对象与范围日渐扩展,然而这种扩展无非是饮食男女等原始欲求的延伸。如果仅仅停留于这些领域,那么,人只能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而无内在潜能和价值可言。如果人仅仅生存于物欲的支配之下,则自身无异于工具或奴隶。孔子讲“君子不器”,就是要人作为主体,自己支配自己,不要被工具化,不要成为种种贪欲,如金钱欲、私欲、物欲的奴隶。康德提出“人是目的”,也有此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自身的尊严,只有具备这种精神品格,才能使人从声色货利的骚动中得到安息,并进而净化,提升自我。唯有使物欲得到理性和精神的控制,人才能成为主人和目的,才能有健全的生活。否则,沉溺于物欲的追求,势必会疏于德性的修养,使自我应该挺立的精神世界凹陷。事实上,西方世界的许多思想家都已发现,对物的追求意志越强烈,向外部世界攫取越多,自我也就越迷惘,内在的灵性也就越少,精神的空虚就越强烈。庄子的“沉于物,溺于德”的说法可谓得到了证实。金钱、物欲并不能使人完善,也不能赋予人德行,而人生的幸福也并不全取决于此。
人是精神动物,理想动物,道德动物,用中国古人的话来讲,就是人贵在“有志于道”。孔子重道,重到“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程度,他还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告诉我们人要追求理想,修养道德,讲究仁义,追求精神境界。理想是人的灵魂,一个缺乏理想之人,在尘世的喧嚣中就会麻木,就会沉沦。唯有志于道,才能建立安身立命的内在根据,拒斥流俗的同化,始终坚持高洁的人生取向,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内在的世界,使自己在理想的洗礼中,卓然挺立。而这个理想人生的过程,也就是品质塑造、道德修养、人格完善的过程。在此,必须强调德性修养的内在性,就是说,道德规范不仅在于对人的行为的外在约束性,而且更在于人们内心世界追求道德崇高的自觉性。因此,道德不仅具有外在工具的意义,而且具有内在目的的意义。
总之,人的生活应该是有灵性、有理想、有意义的生活,应该以追求人生和人格的完善为最高目标,沉溺于物质欲求的满足之中,就使人生陷于困境。人类的文明也不应仅仅是外在的、物质的,而且还应是内在的、精神的,否则,文明就是不健全的,有局限的。必须走出文明与人生的困境,然而,离却精神文明的建设历程就难以超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