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低,学生能力提高缓慢,特别是写作能力提高迟缓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横眉冷对作文题,俯首咬破铅笔头”的现象仍然存在。作文教学是困扰广大师生的难点。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教师应做大量的工作。
【关键词】写作兴趣课堂教学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低,学生能力提高缓慢,特别是写作能力提高迟缓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横眉冷对作文题,俯首咬破铅笔头”的现象仍然存在。作文教学是困扰广大师生的难点。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教师应做大量的工作。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写作的内部动力。在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兴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实为迅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最佳手段。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探索和尝试:1 到生活中找“趣”乐寻“下锅米”,兴做“有米炊”。古今中外的成功之作都来源于生活,闭门造车是难以成功的。学生之所以感到腹中空空无话可写,一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圈子太小,接触面太窄;二是因为他们不会观察;三是读写的太少。观察是人们摄入客观事物的第一窗口,观察可以获取和积累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
作文课上,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去怎样去找到下锅的“米”。例如:在初中学生入学的第一次作文课上,教师指出:作文如同做饭,看谁做得最丰盛可口,要大家品尝之后再下结论。现在首要的是先找到“米”,“米”在哪里?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稍一留意,便可发现比比皆是,看谁找得最多,质量最好……教师首先用诙谐的语言打消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然后要求学生从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景开始,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直接与社会、大自然接触,组织学生参观烈士墓、敬老院等,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学习写作积极性和积极思维的敏捷性,使学生在学中长知识,学中增才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这就需要教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记忆。
2 从阅读中找“趣”巧引东河水,兴浇西边园,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读的文章多了,大脑写作的库存量才会大。要将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读书,当然读书既要有选择,又要广泛涉猎,尽量让学生多读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特别是那些能够陶冶学生思想情操,歌颂民族精神的书籍。如小说可看鲁迅的、散文看朱自清的,总之宜多看一点书。乡镇学校条件有限就充分利用教材,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是名家文质兼美的佳品,在作文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把课文中优美的段落、好的头尾,有机地运用到相应的文章中去,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首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引东河之水”的兴趣,方能浇灌那一片片作文园地。
如教读《背影》一课时,“车站买橘”一节,对父亲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细腻、逼真,对父亲的语言描写催人泪下。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从中揭示了父爱的真挚、无私和伟大。就此激发学生打开心底爱的大门,荡起感情的浪花,在爱的海洋里遨游。于是我要求学生联想到在特定环境中父母、师长、兄妹及同学间给予自己的爱,并学习文中的动作、语言描写,这样,一个个特写镜头从学生的脑海里迸发出感情的火花,爱,涌入心田,爱,落入笔下。
3 在训练中找“趣”勤于动手练,功到自然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一定意义上说,文章是练出来的。一篇成功的文章要经过取材、立意、构思、布局、修改、标点、文面等复杂的程序才能完成。正如周恩来所说:“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这就需要多练了。那么,对于多练习应如何理解呢?精讲既然不意味着少讲,那么多练也不意味着次数上的重复或练习的量越多越好。
在练习中,我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和动笔训练,口语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是一条比较便捷的途径,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我采取如下做法:利用活动观看爱国影片或课外时间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到阅览室读些报刊上的优秀作文、文学作品、故事,让学生欣赏描写天气、环境、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片段后,学生心目中都有自己一时最感兴趣的事物偶像,抓住学生的热点因势利导,让学生边掌握边口述,采用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讲时字数不限,同时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然后再让每个学生在课后把自己听到的或自己讲过的,看到的内容整理在日记本上,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提高。同时鼓励学生多练笔,俗话说:熟能生巧、多读、多练、多记、多思、多背。在“五多”上下功夫,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措施。
作文教学是一块较难开垦的沃土,但只要教师“趣”教,学生便会“乐”学,那么这一片沃土上就一定会枝繁叶茂,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论文作者:何湘军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0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多练论文; 知者论文; 教师论文; 现象论文; 水平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年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