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避免中学语文作业所存在的问题的策略研究论文_陈刚

对于避免中学语文作业所存在的问题的策略研究论文_陈刚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一中学 266000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创新意识已深入课堂,深入到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很多教师在减负增效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下面我想就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和评价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精选语文作业题

中学生语文作业的布置、书写与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精选语文作业题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原因。就“质”而言,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作业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语文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语言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语言积累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类型的语文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语文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语文教育观念。而教育主管部门对语文教材中练习题的选配和考试题目的编拟,也反映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观。就“量”而言,认真多做语文题,确有提高语文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而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语文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特别是基础知识教学。习题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习题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

当然,能从浩如烟海的语文题中精选作业,确实是语文教师功底的体现。这不仅要选配适当的模仿性训练题,以达巩固记忆、熟练应用之效,还应从更高的观点审视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些习题分配到每次的作业中。另外,最好每次的作业题都呈现一定的梯度,教师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编纂一些错解辨析、悖论质疑及无固定答案的开放式问题,以便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对那些不合上述要求的习题,要大胆舍弃。只有这样,每次作业才能体现出“精选”二字,恰似教师经过潜心烹调后,奉献给学生的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二、改变作业的评价标准

所谓改变作业的评价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针对学生在教师留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而做的大胆规定:学生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只要在会做的题做完后,回答下列三个问题,就算完成了作业。1.写出本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的序号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的序号。2.回答本次作业中,你不会做的题的序号,力争分析出症结所在。3.本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语文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问题1的设定,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问题2的设定,可以这样理解:语文练习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那些基础扎实、想象丰富、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往往会产生自信。即便遇上一时棘手的题,也一定能分析出只需解决了某个知识点的推理,或某个情景的具体想象,该题即可自圆其说。而这恰恰是疑点,即为问题2中所说的“症结”。能够分析出“症结”,知道哪儿卡壳,是需要一定语文素养的,这对部分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但正是因为问题2的设定,使学生对不会做的题不做变成了一种“合法行为”,再也不会有人做抄袭的傻事。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中,学生大都能静下心来,抱着研究的心态,去分析症结所在,甚至在分析的过程中,使问题获解而得到意外的收获。这其中培养的是求实精神,提高的是分析能力,摒弃的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至于问题3,它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对所用技能、方法的巩固,是作业过程中的点睛之笔。如果说策略一是为实现“量的减负”,那么策略二是为了“质的增效”。对学生而言,完成作业是成功,个别题目没完成,但明确了哪儿卡壳也是成功。在这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他们将由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对教师而言,在批改作业前,先浏览一下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情况,首先做到对该生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选题评判,大部分题目则可略判,从而大大节省了处理作业的时间,以便为研究教学、精选作业题投入更大的精力。

过去我们长期奉行强制性教学,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近年来,上述两条教学策略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把对两条策略的兴趣,逐渐转变成为对语文的兴趣。我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有许多证据支持学生所发生的这种积极变化。笔者所教班的统考平均分明显高于兄弟班。其次,学生的学习风气、思维习惯也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当面对一时不会做的题,这些学生能一反过去的知难而退或盲目抄袭,变得能深入思考,直至问题的解决。一部分优秀学生在难题面前表现出的那种跃跃欲试、坚韧不拔、必欲攻克而后快的钻研精神,更属难能可贵,这大概就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两条策略的精髓是“精练”与“反思”,而且反思愈深刻,练习就可以愈精巧。因此,能否使全体学生对每次的语文作业都进行深刻的反思,逐渐养成自查、自省的良好思维习惯,是两条策略能否实现既“减负”又“增效”的关键。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的真正含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就会在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肯于刻苦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路越宽。

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减负”的具体执行者,所以“减负”必须从自身做起。至于怎样改,用什么方式,应因人因内容、对象不同而异,不管用什么法,都要引导好“主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学习,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

论文作者:陈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对于避免中学语文作业所存在的问题的策略研究论文_陈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