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的发展与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幼儿教育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国家政策为我国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我国幼儿教育也得到快速进步,幼儿园数量相应地快速增加。然而由于设计者缺乏对幼儿生理、心理特征的深入研究,致使幼儿园建筑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要求。这种落后的建设状态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日本举国上下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一直备受瞩目,去过日本幼儿园参观的幼教人士和家长,无不受到极大的震撼。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现状,与日本存在差距的同时也存在发展路径上的历史相似性,日本幼儿园的建设经验显得弥足珍贵。
日比野拓是近年来在大陆较有影响力的日本建筑设计师之一,他以专长于幼儿园建筑设计而著称。他设计的幼儿园,不是一个色彩缤纷,热闹非凡的游乐场,而是一个自然、真实、朴素、舒适的学习场所。本文以日比野拓设计的幼儿园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从色彩,材料,空间,功能等方面进行整体解析,进而形成对他的设计观念的整体性把握。最后结合当下中国幼儿园建筑设计实践的现状,探讨日比野拓的设计实践带来的启示,以期为将来的幼儿园设计工作提供些参考性的启发。
关键词:幼儿园;日比野拓;当下困境;启示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进步,城市化程度也得到极大提高。当一栋栋簇新的楼房“破土而出”改变着城市天际线时,作为城市住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幼儿园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全国各地。我国幼儿园建筑经过了30多年的设计探索,在造型创新、新材料运用、设备更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其形象、体量、空间、质量仍良莠不齐。大众对幼儿园的印象也严重“脸谱化”。认为幼儿园总是涂刷着各种不同的鲜艳色彩,总是堆砌着大量的玩具,总是伫立着新奇的造型,总是充斥着五颜六色的卡通形象。然而这只是以成人的视角和心理,以为这些是幼儿喜欢的。这是个误区。这是缺乏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了解和深入研究而得出的浅薄结论。
虽然幼儿园只是公共配套设施,属于小型建筑,但它却面广量大,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从长远看,幼儿园在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那么,在未来的这片土地上,究竟需要什么特质的幼儿园?这是一个值得探寻的课题。
日本是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80年代是曾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它的经济无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与之相对应的幼儿教育也是走在世界最前列,并且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邻国,我们一直注重学习借鉴其先进的经验。我们一方面走出去,去日本实地体验;另一方面也采用引进来,直接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
日比野拓就是这样被“引进来”的一位幼儿园建筑设计师。头戴“日本最了解儿童的设计师”的光环,他最近频繁来到中国,跟中国的幼儿园老师们,家长们分享着他的设计哲学。据他说,中国已有20多个幼儿园项目正在进行当中了。
本文意图对日比野拓设计的幼儿园作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设计注意要点,作为自己职业实践的一个指引,同时也能为其他设计师提供参考。
一、中日幼儿园的发展现状
幼儿园是一个“幼儿生活成长的空间”。它是幼儿发展认知、情感、社会和个体技能的场所。人们常说一所好的幼儿园是幼儿除了父母和老师外的第三位老师,这句话显示了幼儿园的建筑环境不仅仅是幼儿学前教育的物质基础,更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国幼儿园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幼儿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近年来,随着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幼儿园数量相应地快速增加。从2013年的19.86万所,增长至2018年的29.6万所,同比增长高达9.54%。
图1-1
2015年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2016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替代试行30年之久的新《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2018年教育部长披露我国适龄儿童毛入园率达到了79.6%。就近入园,入个经济优质的幼儿园仍是市民的梦想。这意味着幼儿园这块还有很多空白需要填。幼儿园设计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
2、日本幼儿园的发展现状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积极接受西方文明,全盘西化。在1876年就已经开始开办幼稚园。1926年,文部省制定了日本第一部《幼稚园令》。该法令规定幼儿园教育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首次明确了幼儿园在日本教育体制中的位置。从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又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三次制定了幼儿教育振兴计划,鼓励增设幼儿园。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幼儿园的发展。在60年代,日本3-6岁幼儿入园率为26.9%;到1976年,2-6岁的幼儿的入园率达到63.5%到1981年,4-5岁的幼儿的入园率达到100%。
日本在短时间内大量设立幼儿园后,日本幼儿的入学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在保教内容和质量方面依旧处于探索阶段。在日本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同时结合日本国情和本民族文化,经过不断地探索革新,终于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日本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
3、小结
由于国土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均衡,虽国力大幅提升,中国幼儿园的发展仍只是中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日本早已是世界上幼儿园发展最先进的国家。中国还在补全“量”上的空白,自然在保教内容和质量方面的探索比较欠缺。而日本早已完成了“量”的累积,甚至已经完成了对“质”的推敲讨论,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富有日本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
由于发展路径的相似性,我们及早去研究日本在幼儿园建设方面的成就,一方面可以避开一些错误的做法,另一方面他们现在运行良好的模式,可能也预示着我国幼儿园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日比野拓的设计实践
1、实践简介
日比野拓1972年出生,毕业于工学院大学建筑专业。自1991年加入日比野设计公司以来,在近30年的职业生涯里,经由他设计或负责的幼儿园,保育园、儿童园项目,总数竟达520多所了,其中24个是在中国的幼儿园设计作品。2017年,他们在大阪附近的KM保育园改造项目,荣获美国著名建筑设计网站Architizer创办的奖项A+Awards幼儿园类别大奖。项目足迹也由日本本土延伸至亚洲各地乃及欧洲地区。现为株式会社日比野设计代表取缔社长(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担任该公司旗下品牌「幼儿之城」幼儿设施项目的统筹责任人。除设计相关业务之外,日比野拓也在开展、参与研讨会、演讲、日本国内外的儿童设施的设计考察等业务,致力于传播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和设计理念。最近这几年,他收到中国幼儿机构的邀请,经常在中国设计幼儿园和演讲。
图2-1 日比野拓
2、简单朴素的设计观
(1)色彩
幼儿园倾向于原木和白色作为基本配色,简单温馨,天然而朴素。幼儿园的主体是小孩子,而不是五颜六色的装饰,就像美术馆的装饰总是简单的,就是为了突出美术作品一样。去繁就简,适度留白。保持空间的“简”与“静”有助于培养幼儿专注的品质,有助于促使幼儿萌发内心的创意,也有助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幼儿园里的主角是孩子们,如果像游乐园那样亮丽抢眼,反而会关注不到孩子,我们希望当别人看到幼儿园的照片或者录像时,最显眼的一定是孩子,所以我们会更倾向于选择朴素的材料。”
图2-2 温馨的园舍
(2)材料
日比野拓设计任何一所幼儿园,都坚持使用自然或真实素材,比如木头、铁、玻璃、石头、水等。因为小孩不像大人,他们有自己的方式在认识这个世界。大人单靠视觉、听觉,就能去抽象地想象,小孩则是要实际用他自己的身体和感官,去触摸、感觉和行动,而这些材料本身有着无可取代的触感、温度、味道。孩子需要自由而真实的幼儿园。
图2-3 木材、铁皮、石头诚实呈现
(3)空间
图2-4 屋顶上下空间的柔性联系
图2-5 室内外空间的开敞与渗透
在所有的空间设计里,幼儿园无疑是最提倡体验以及开放的。日比野拓在设计中大量采用木质架构和能完全开启的落地窗形式,旨在让幼儿在室内也可关注四季变化。在微风、水波、虫鸣等大自然的意态下,孩子们跟随着大自然的各色变迁,与真实的生活和材质拥抱。无数细节汇聚于建筑设计,展示了其在保持童真天性方面的匠心独具。同时也注重对角落空间的设计,赋予孩子更多的空间体验机会。
(4)功能
图2-6 复合而开放的功能空间
图2-7 雨过天晴的庭院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室,班级之间是开放的,由家具简易隔开,孩子可以在各个班级之间自由穿行。班级是流动的,空间是流动的。这种全混合的空间设计还能有效减少在教室或楼道角楼等隐蔽区域的同伴欺凌现象的发生。在这种空间中,教师准备教学材料和活动,没有墙体阻隔,孩子们随时可以看到老师,老师也能很方便地看到游戏的孩子们,发生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处理。总体上看,这种混合式的设计,是一种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的变革。通过建筑构造的改变,改变了传统的以班级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也改变了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幼儿,给他们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自由。
图2-8 明亮的盥洗室
个人卫生在早期幼儿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当前,一般的幼儿园建筑中较少有把盥洗室放置在阳面的,盥洗室总给人一种阴暗,潮湿,的固有印象。众所周知,太阳光中有强烈的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因此在阳面的盥洗室就自然比在阴面的盥洗室的使用体验进步了很多。当然,即使是在阴面也可以通过一些手法使盥洗室看起来很明亮,一旦习惯之后,原本只是基于基本功能需求的盥洗室摇身一变,成为幼儿体验和养成个人卫生习惯的“教室”,这就是充满阳光的盥洗室的魅力。
图2-9 明亮的盥洗室
幼儿园的后勤辅助用房在未来将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与幼儿生活无关的部分,如办公室将走向集约,即其在未来以幼儿为中心的幼儿园设计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低。
而另一方面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如餐厅厨房将有可能从幕后走向台前——营造一个透明的食物制作场所,通过厨房的通透感,让幼儿能看见食物制作的过程,作为饮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环境体验。
3、小结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能清晰地感受到日比野拓尝试从儿童认知规律和成长需要出发,从儿童游戏活动、自主发展的心理和活动需要出发,返璞归真。去除幼儿园建筑中束缚孩子自由与天性发展的结构,细节,摒弃传统的五颜六色,回归最真实的材料的本色,将空间打通,主功能空间与附属功能空间,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屋顶空间与室内空间,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努力把幼儿园真正变成幼儿的乐园。
图2-10 屋顶与庭院连为一体
三、当下困境
1、教育模式滞后带来的问题
早期的幼儿园以“保教”为主,注重管理和直接教学而轻视诱导小孩子健康成长的其他方式,为了管理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将幼儿班级化管理。这样容易形成固化的生活单元模式,从而导致死板的空间格局,轻视了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互动。尽管现在教育思想正在转变,教学模式正在改善,但仍鲜有像一些先进国家的幼儿园建筑那样班级私密单元相对较小,公共空间很大,生活单元和走廊之间灵活布置、可开可关的类型,这是教学模式和运作模式对建筑设计的限制和影响。
2、土地指标和严格的建筑规范带来的问题
幼儿园作为配套建筑,常被作为配合卖地和卖房的附属而存在,土地资源和资金来源都比较苛刻。同时学校幼儿园项目是我国建筑规范最严格的类型之一,成熟的国家规范对指标、场地、功能、日照、消防、安全等提出基本的要求,它确保了幼儿教育设施的安全性和公平性。然而当土地指标加上设计规范时,大部分建设单位会选择仅按照规范的最基本标准来建设。在这个格局里,每间教室的尺寸、教室之间的关系,甚至外部空间及交通的组织都趋于雷同和僵化。另外一些僵化的评审和审图机制也会对建筑的创新实践产生约束和制约。
3、教育模式滞后带来的问题
幼儿园项目建设有两大主体:政府和开发商。两者都不是幼儿园的直接使用者或管理者。这容易造成建筑师与教育从业证、使用者的脱节,无法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只能按照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制定任务书,缺少因不同诉求带来的不同园舍的独特性,容易使幼儿园建筑雷同化。土地、规范、办学模式、预算等多方的限制,迫使教育从业者和建筑师以新的方式突围,希望通过对未来幼儿园的探讨,尝试通过思考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去碰撞这些界限,创造出更多的有益于幼儿发展的可能性。
我们走我们自己的路,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后人们将呈现一些重要的东西,做一些与我们今天所做的完全不同的东西。建筑应该源于所处的时代,就像古老的建筑那样。每一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与其勇于探索的程度相当。
——密斯•凡•德•罗
结 论
综上所述,未来的幼儿园已不只是一个为幼儿提供被照顾,或者传统教学行发生的地方,而正逐渐成为更有效促进幼儿间交往和与环境交互的开放平台。在新幼教模式下,幼儿园的建筑环境设计需要调整原有以功能性为主的空间设计原则,转而将开放性,鼓励交往作为当前以及未来幼儿园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理念。
我们需要重新去审视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要,从儿童游戏活动、自主发展的心理和活动需要出发,对传统幼儿园建筑设计进行颠覆式改造,以更好支持儿童自主发展,通盘考虑建筑设计,努力把幼儿园真正变成幼儿的成长乐园。
童年需要自然,童年不需要渲染;童年需要自由,童年不需要牵绊;童年需要冒险,童年不需要围栏;童年需要发现,童年不需要监管。让童年回归童年!多彩的童年生活,不是画在实体建筑上的五颜六色,而是幼儿在生活里体会到的缤纷色彩。。。
参考文献:
[1] 黎志涛.幼儿园建筑设计(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 华霞红,庄慎.上海嘉定新城双丁路幼儿园设计[J].建筑学报,2014(01):72-73
[3] 周怡伶(台湾).許幼兒一個美好的環境-幼兒園中介空间初探[J].幼兒教保研究期刊,2009(03):75-90
[4] 张斌,祝晓峰,陈屹峰,柳亦春.限制与突围:学校幼儿园设计四人谈[J].建筑学报,2016(04):96-103.
[5] 手冢贵晴(日本).TED 演讲https://www.ted.com/talks/ takaharu_tezuka_the_best_kindergarten_you_ve_ever_seen?language=zh-cn
[6] 日比野拓(日本).我只是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专访).有方空间
[7] 庄惟敏.出对题,建筑才不会跑偏[J].中国艺术,2019(01):52-55
[8] 赵华.日本幼儿园建筑设计的新趋势——以支持儿童自主游戏为中心[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10):76-79
[9] 毛静.谈如何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J].华夏教师,2018(20):61
论文作者:周国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幼儿园论文; 日本论文; 幼儿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盥洗室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