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具特色的反腐之路——中国三年反腐败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路论文,中国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3年8月,党中央作出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决定, 中央纪委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部署以后,我国的反腐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整整3年的时间里,反腐败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进行, 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并且继续保持着向纵深发展的良好势头。
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 惩办了一批腐败分子
三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40多万件,有30多万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大部分人是因犯有贪污、受贿、腐化堕落、 侵犯群众利益等腐败和准腐败行为而被处分的。 在1994 年和1995年两年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2.4万件,全国法院系统共审结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经济犯罪案件6.4万件。 这期间,每年都有几名省部级高级干部因腐败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和法纪处分。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人大原副主任铁英和广东省人大原副主任欧阳德,就因腐败问题而受到开除党籍的处分,并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还有一些省部级干部也因腐败问题正在查处之中。特别是,像陈希同这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也因腐败问题受处分,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一些消极腐败现象 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提出了31个“不准”,对领导干部参与经商办企业,收受红包、礼金礼券,买卖股票,借机敛财等以权谋私问题,在车子、房子等问题上的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公务人员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用公款到高消费娱乐场所去吃喝玩乐、挥霍浪费,用公费出国出境旅游,巧立名目乱收费等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进行了整顿和治理。以往不少党政干部在反腐败问题上往往号召多落实少,现在无论是党政领导干部还是企业领导干部,是乡科级干部还是省部级高级领导干部,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做到廉洁自律的问题,都一视同仁地受到规范和约束。我们还对建筑、房地产、金融、土地批租等市场和预算外资金进行清理。可以说,在得到整顿和治理的领域,腐败现象发展蔓延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同时,由于反腐败的力度比较大,其它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收敛。
反腐败坚持标本兼治 惩治的力度逐步加大
鉴于一个时期消极腐败现象呈现发展蔓延的趋势,我们确定了从治标入手遏制腐败、同时提出治本要求的斗争策略。这几年在大力治标、遏制腐败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治本的力度也逐步加大。三年中提出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正在逐步形成规范,因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带来的不少行为是非不清、界限不明的状态有所改变;去年提出的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礼品登记和厂长(经理)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等3项制度正在实行中, 今年又提出了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在各地也都在逐步实行,今年又重申和建立了巡视制度等5项加强党内监督的具体制度;干部交流、岗位轮换、政务公开、 民主评议等制度,已在许多地方推行。《党政干部廉政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条例》、《财产收入申报法》等一批党内外法规,正在加紧制定中。这些法律和制度的制定和实行,标志着反腐败正在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向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两手抓”意识明显增强 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在实处
现在,各级党政领导对江泽民同志关于经济搞不好会垮台、腐败泛滥也会垮台的论述普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以往盛行的一些模糊的和错误的认识也较好地得到克服。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中央的反腐败部署,注意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落实。在安排经济工作的同时,也注意安排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反腐败职能部门的工作加强领导,给予支持、帮助和鼓励。许多党政领导干部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管好领导班子成员及所分管地区、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管好家属子女,用实际行动来实践中央的要求,努力使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到实处。
中国特色的反腐败初具规模 斗争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通过这几年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党中央提出和确立了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方针、原则、政策和策略,如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结合重大改革措施和重大决策来进行;要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要在总体部署的同时突出工作重点;要用阶段性成果来达到长期性的目标;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同专门机关依法查处相结合;要边反边建,关口前移,立足防范等。同时,形成了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为内容的反腐败3项工作的格局; 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主要领导亲自抓,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机制。反腐败斗争从以前要么搞所谓“大民主”式政治运动,要么紧一阵松一阵的抓抓停停的做法,已经通过经常性工作与专项治理的结合,逐步向经常化制度化转变,正在走出一条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反腐败斗争同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结合起来,依靠自身力量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抵御资产阶级和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努力把消极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路子。
总之,通过这几年的反腐败斗争,形成了一些基本思路,总结了一些基本经验,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这不仅为国内人民群众所肯定,也为国际舆论所认同。去年,在北京参加第七届国际反贪污大会的各国代表,就充分肯定了中国反腐败所取得的成绩。最近香港一家杂志发表的文章,也认为中国是一个在认真、稳当、有步骤地进行反腐败斗争的发展中大国;认为中国的现行政治体制尚无可能产生“金权政治”,及由此引发象西方政坛那种大数目的权钱交易丑闻;认为中国反腐败的主要经验有两条:一是将范围扩大,二是将问题引向深入;认为这是中国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步骤,也是保证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重要步骤,所取得的成效值得世界关注。
同时,从这几年总的情况看,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贪污受贿等经济违纪违法案件继续呈现上升的趋势,犯罪金额越来越大,未得到查处的“腐败黑数”比例相当大;领导干部甚至高级干部犯罪的增多,出现了集体共同犯罪和跨地区、跨行业团伙作案的案件;以权谋私问题继续突出,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屡禁屡犯;组织人事上的不正之风继续蔓延;挥霍公款、铺张浪费问题依然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严重存在;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的案件逐年上升。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有丝毫松懈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