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心理策略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_地理教学论文

指导心理策略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_地理教学论文

引导的心理策略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策略论文,心理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问题式导言 在讲“呼吸系统”的开场白中,设计四个启发性问题作为导言。[教师]什么是呼吸?[学生]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教师]为什么要呼吸?[学生]不呼吸就会死亡。[教师]为什么不呼吸就会死亡?[学生]迟疑,少数答没有氧气。[教师]为什么人没有氧气就会死亡?学生答不出来,急特老师讲解。这样设置悬念,学生求知欲油然而生。

2.探究式的讲解 教师在讲完酶这一生物学概念后,不失时机地提问学生,酶在什么地方合成?学生答:“活细胞内”。教师继续追问,活细胞中的哪个细胞器?学生积极思考,多数学生很快答出核糖体。通过教师启发式追问,培养了学生跳跃式思维,即酶→蛋白质→核糖体。

3.发问式的小结 教师讲完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一节课后,充分利用板书的图解——光合作用过程,设置一组富有思考性问题进行发问,①某科学家用C[14,]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途径是__。②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充足的CO[,2]的条件下:A.当CO[,2]浓度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时,发现植物叶片中的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这是因为__。B.如果在降低浓度的同时,也停止光照,则不出现上述五碳化合物上升现象,这是因为__。C.若只突然停止光照,发现植物体内三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这是因为。教师设置的问题与课堂的传授内容紧密联系,答案不是顺口即可答出,必须经过一番思考,才能作答,这样的问题才有启发性和思考性,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析书图解,激发学生识图联想,启发学生思考。在整个问答过程中,学生眼、耳、手、脑并用,依靠多种感官捕捉信息,经过大脑对信息的分析处理,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效果十分显著。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趣味性的课堂语言,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分析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是建立在语言的科学性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用词准确,介绍知识符合事物自身发展变化规律,合乎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启发性的课堂语言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热情和求知欲,而且能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释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语言的趣味性、科学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有机联系和灵活运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

引导的对象是人的态度,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是实现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

从地理教育的角度来看,引导是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促使学生形成或转变认知结构过程。我们熟知的一些地理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思考问题”的状态,按教师指引的思维方向进行思维(即师生同步思维)。因此,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法,必须有正确的引导策略,教学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一、引导情境

任何一种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的,而在不同的情境中学生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构成情境的主要因素是心理环境,包括学习兴趣,心理障碍、教师的威信等。

兴趣是人的特殊心理需要,是人体行为指向的最直接,最强大的内驱力。因此,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力图创设一种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学趣。

例如“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教者一段动情的吟唱,将学生们带到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美国的西双版纳》的朗颂词,把全班学生又送入如醉如痴的仙境。这时学生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欢愉的气氛中,使地理知识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一长,学生们只要听说上地理课,都感到非常愉悦轻松,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久而久之,逐渐成了喜欢上地理课的稳定性兴趣,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

在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学生学习心理上的疑难点,克服由此产生的障碍,这就是引导的关键所在。

教师的威信十分重要。让学生感到你是一个学问渊博道德高尚的人,是学习的楷模,这在学生中会产生“权威效应”使教学顺利进行,效果良好。因此认识引导情境的意义在于:引导应进行有效的心理组织,使引导得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次序效应

引导信息安排的次序不同,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理体验。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在接触一系列事物时,由于每个事物在整个系列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就有所区别,这种现象叫做“系列位置效应”。

大家知道,教材内容是按秩序渐进原则进行顺序安排的。从整体上来说,这个顺序是不好改变的,但是在局部上出于某种考虑可以改变其顺序。

每一位教师对次序效应都有体验,事实上教师在备课时都会对教材内容作精心的安排。但并非每个人都意识到他正在应用引导的心理技巧。

现在以时区问题为例,来看看不同的次序安排所产生的次序效应有何差异。

教学提纲(一)[初一新教材]

按照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

教师列出纲要讲述:

1.全球划分24个时区;2.每个时区跨15°经度;3.中时区的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4.东西十二区合二为一。然后引导学生看时区图。

教学提纲(二)请学生观察时区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全球可划分为多少个时区?2.一般每个时区跨多少经度?3.哪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4.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学生回答后小结。

从这两个提纲中,我们看到由于内容作了不同的次序安排,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风格。提纲(一)是先讲后读图,这基于“教学目的要明确”这一原则要求。而提纲(二)则先读图后小结这是运用“目的后继”这一引导的心理技巧。

三、引导及时

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引导总是包含“因需要之势而引导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近期的近切的需要”加以引导,更需对长远的需要加以引导(教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引导应当讲究时效,其中“及时”是一个重要方向。例如,当学生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时,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分析总是按照(位置、洋流、海陆、地形)这一普遍性的原理去分析,而不管问题是否具有某种特殊性。这种思维定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因此,在学生的思维定势初步形成但还没有达到强化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以便破坏这一“定势”促进新的定势(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形成。

例如分析拉丁美洲40°S以南的安第斯山两侧不同的气候成因。如果按照按步就班的思维定势,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发展地理思维的机会。因为这个问题一看就知道,东西两侧不同的气候成因是地形引起的。西侧为迎风坡所以多雨,东侧为背风坡干燥少雨。观察是地理思维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应及时引导,使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

新教材在编排过程中也作出许多独具匠心的引导例子:比如南胡洲开头的新闻背景,南亚开头的典故,非洲开头的难民图,人口问题开头插入苦难母亲的漫画等等,都会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编者的引导,我们教师就应该不失时机加以应用。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如果能够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就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

标签:;  ;  

指导心理策略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_地理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