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会计人才需求分析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_会计论文

江苏省会计人才需求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论文,江苏省论文,探析论文,人才培养论文,高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我国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会计专业更加与国际接轨,这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上,还更加体现在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上。因此,承担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任务的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以江苏为例,多视角地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并在调研的基础上为制定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积极建议。

一、江苏经济发展中会计人才的供求分析

1.产业结构调整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江苏省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经济结构不断完善,现代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2006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21,645.0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545.01亿元,第二产业12250.84亿元,第三产业7849.23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14%、56.60%、36.26%,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不断上升,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42.8∶30.2∶27.0优化为2005年的31.5∶34.3∶34.2。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增长情况见表1所列。

 

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拉动下,江苏省经济规模不断上升,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总从业人数的增长幅度,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不断增加,这就必然对各层次、各行业会计人员提出更多的需求。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会计人才供求的影响

从需求情况看,2006年财会类人才需求量在江苏省位居第五位,其中苏北、苏中地区位居第八位,而苏南地区位居第五位;进一步从财会类人才需求层次上看,硕士以上学历人才需求量达6473人,占总需求的4.85%,本科以上学历人才需求达到6.86万人,占总需求的51.39%,本科以下(专科、中专等)学历人才需求达到5.84万人,占总需求的43.76%,见表2至表5。从供给情况看,财会类人才供应量在全省位居第七位,其中苏北地区位居第五位,苏中地区位居第六位,苏南地区位居第七位,见表6。从供需对比上看,财会类人才在苏北、苏中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供过于求,而在苏南地区则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

一方面苏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调整,非国有经济、中小企业不断产生和壮大,对中专以上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呈不断增长态势;

另一方面,几年前,对财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很多学校“趁热打铁”,纷纷开设财会专业,结果导致不少财会专业的学生陷入就业困难的窘境,这在苏北、苏中地区尤为突出,一些非重点院校和民办院校的财会专业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3.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

从2007年下半年《江苏人才网》上刊登的招聘会计人员广告中,选取300则广告归类分析。样本行业范围广,具有一定代表性,见表7。

将招聘岗位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财务主管(36则);第二类为基本会计岗位(174则);第三类为收银员(90则)。

(1)学历要求。第一类岗位:对学历要求大学本科以上的占88.62%,并同时有经验和职称的要求,这说明用人单位对财务主管还是认同高学历和高职称。第二类岗位:学历要求集中在专科学历层次。第三类岗位:大多要求中专以上学历。

(2)职称要求。第一类岗位:要求会计师以上职称占95.5%,说明职称是高级会计人才一个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注册会计师虽不是职称,但很多招聘单位均提到有注册会计师证优先考虑。第二类岗位:有63%对职称无要求,但对会计从业资格证均有要求。第三类岗位:对职称没有提及。

(3)性别要求。第一类岗位:几乎没有性别要求。第二类岗位:对性别不限的占65.23%,对性别有限定要求的,其男性岗位占45%,女性岗位占55%,印证传统观念中女性比较适合财务人员有一定道理。第三类岗位:要求女性的占90.35%,说明女性耐心细致的性格适合干收银工作。

(4)经验要求。工作经验成为高级会计人才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类岗位:几乎对工作年限都有要求,一般都要求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第二类岗位:90%要求有工作经验,基本集中在2-3年。第三类岗位:基本无工作经验要求,说明收银工作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工作经验优势不明显。

(5)知识能力要求。在能力方面,第一类岗位:倾向于管理沟通能力、系统财务分析能力和实际经验、电脑应用能力,分别占44.13%、48.45%和42.21%。在管理沟通能力中尤其提到协调能力,说明良好的协调能力是财务主管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类岗位:主要看中会计人员的电脑应用能力,包括财务软件和基本办公自动化的熟练应用,大部分要求掌握OFFICE,强调实际经验。第三类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较低,仅要求会使用电脑即可。在知识方面,第一类岗位:主要要求熟练掌握财经法规、税收政策等知识,仅有3则广告提到英文要求,说明招聘单位对英文并不太看重。第二类岗位:主要侧重会计人员财经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少数有税收政策等知识的要求。第三类岗位:基本无要求。

(6)年龄要求。第一类岗位:集中在中年段。第二类岗位:年龄基本无要求。第三类岗位:多集中在青年年龄段上。

除上述要求外,其他还有工作责任心、敬业、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能坚持原则、能短期出差等要求。

二、对高职教育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综合以上调研情况分析,高职教育会计专业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训练,使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标准形成一致性。为此,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用人单位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再考虑到长期以来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金融货币知识、证券知识、投资知识及对进出口环节相关知识方面存在薄弱之处,而随着企业投融资模式的多元化(特别是以金融工具为投融资手段)和企业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展,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不仅要熟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还要熟悉我国金融法规、金融企业会计理论和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方面的知识。

2.从源头上入手,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常言道:“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而目前高职院校主要是从中专升格来的,教师普遍都缺乏实践经历及教授高职学生所应具备的综合知识和素质,因此,一方面应通过各种途径抓紧补足教师综合知识和素质的缺项;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教师实践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参加社会调查及实践活动,尽快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另外还可以高薪聘请在企业中工作的会计师、财务总监来上课。

3.重视学生培养的实践环节和“双证书”并举。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课堂内的模拟现场职业仿真性实训,让学生了解各种原始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资料。校外实训要求学生除了解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登记账簿等整个会计工作流程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独立做账,直至编制会计报表。学生还可在企业会计人员指导下,到对外联系部门办理会计的有关事务,例如,让学生学习填制银行支付结算的有关凭证,到银行学会办理各种结算,到税务局办理纳税,到工商部门办理年检等,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一个财务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地岗前培训。另一方面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即除了毕业证书外,还应鼓励学生同时考取助理会计师职称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等证书,建议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及考试时间应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及时间衔接。

4.要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长效互动联系。方式之一: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这种模式就是“订单式”人才,这样做一方面可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也为用人单位降低了用人的搜索、培养成本;另一方面学校也能借此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可谓双赢。方式之二:通过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摸清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情况,对用人单位进行调研,综合企事业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来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式之三:建立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外聘校外的财务总管、会计师等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来指导学生的实践。

标签:;  ;  ;  ;  ;  ;  

江苏省会计人才需求分析与高职会计人才培养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