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弘光中学
目前,英语阅读文本教学似乎呈现了千篇一律的状态:Lead-in 导入文本话题,Pre-reading(Skimming1~2个问答题),While-reading(Scanning分段回答问题,填表格或者填空),接下来Post-reading(常态教学Language Points, 如果是公开课,则改为 Discussion或Interview),教师将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了阅读能力训练和语言点上,阅读文本主要还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大部分老师没有挖掘阅读文本的其它功能。另一方面,英语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牛津英语教材中有Task部分,但学生们在平常的写作中往往机械地模仿范文,思路较狭窄,笔者以为写作教学不应局限于Task部分,单元中还有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那就是Reading部分的阅读文本,值得我们好好开发利用,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 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而在这四种技能中,“写”这一技能又是一种较高的综合语言能力的训练,是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颇高,因此学生往往对写作感到力不从心。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由于没有系统的写作指导,有的只是表达内容要点,不注意篇章结构的整体布局,没有层次;有的直接照抄范文;有的上网胡乱下载照抄;有的语法错误百出,没有正确的句子。老师在批改中往往采取逐句浏览的方式,主要帮助学生改出语法,拼写和表达不地道的错误,往往无法从结构上帮助学生,因此,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效率较低。
二、 问题的解决
(一) 理论支持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阅读不仅可以处理为理解篇章,也可以作为很好的语言输入。Webb在谈到阅读与写作关系时指出,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是写作的“彩排”,阅读材料为写作提供了彩排的道具。
由此可见,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输入途径之一,而写作则是语言输出的关键途径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依托课文,在加强阅读技能指导的同时进行写作技能的指导,并输人相关词汇与句型,为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阅读技能的长足发展,会有效带动听、说、写的技能的发展。
(二) 方案的提出
课程标准中关于写的能力要求是:1. 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2. 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3. 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4. 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5. 能根据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笔者多次参加南京市中考网上阅卷,一篇好的英语文章应该具有内容完整的统一、结构清晰、衔接自然、句式多变等特点。因此,笔者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注重分三个方面来分析与整合文本内容,一是文本的话题及相关内容;二是文本的结构层次划分及内容之间的衔接;三是文本中重点句式及拓展。
(三) 方案的实施
1. 阅读文本话题和内容的分析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围绕此话题有Reading部分阅读文本,笔者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利用Reading中的文本,训练学生们分析、归纳话题内容要点的能力以及拓展话题的能力。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分析某文章关于该话题的内容。比如,在教授7B 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阅读的时候,我就让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文章的段落划分,并和同桌一起讨论这篇文章是如何来写阳光镇的。学生们讨论完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篇文章写到小镇环境、居住条件、购物场所、美食和京剧这样几点。学生对文章有了整体认知,知道行文结构,对于以后写此类文章心中有底。
实践证明,这样的分析训练有三个好处:第一,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去感知关于此话题可以谈到的内容点,以后遇到此话题的写作时会有内容可写。第二,分析文本的时候,把每个句子的作用指出来,可以突出句式的语用功能,而不用过分纠结句式本身和句子所包含的词汇语法。第三,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了解了每一句或每一段的作用后,在教学的时候就不用让学生通篇背下来,只要掌握句式的框架即可。如这篇文章中“She began doing ... at a very young age ”这句话可以用来描写很早就开始做某事,而“put most of her effort into sth./doing sth.”则表示致力于做某事,在写人物的奋斗时,就能用上,而且这样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其次是拓展该话题,阅读文本学完后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或者头脑风暴的办法,拓展文本关联话题。如赫本这篇文章所在的单元是film stars,就可以让同学们讨论除了此篇文章中涉及到的身份、评价、天赋、努力、成就之外还可以谈论什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提供的答案有外貌、爱好、业余生活等等,这样文章的内容就会大大丰富,学生的思维也就更开阔。
再例如:7B Unit 6 Reading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续写,故事是爱丽丝一路追逐兔子,并用钥匙打开了仙境的大门后,却无法进入后,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文章,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惊人的,有的孩子写出了外星人,有的孩子写出了芝麻开门等等;9A Unit 8 Murder in West Town小镇谋杀案,孩子们对侦探小说很喜爱,他们的创造力也是惊人的,他们创作出的故事非常吸引人。这些续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而且也激发了他们想象,无疑为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文本的结构层次及内容之间的衔接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感知文章的主题和谋篇布局,即内容框架和思维脉络,文章的引言段阐明全文的主题思想,提示读者本文将从哪几方面论述;文章的结尾段表明观点,加深读者印象,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引导学生分析和模仿文章的结构,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
(1)整篇文章的逻辑结构要清晰。译林版教材中提供了叙事、写人、描写等范文,处理这类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可以用档案表、概要图、流程图等直观地来分析文章的结构。这些图表可以清楚地显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培养学生进行有效思维的重要教学载体。
(2)文章内部的逻辑结构。文章框架清楚了之后,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把这些内容连贯、合理地贯穿在一起,即文章内部的逻辑结构,段和段之间的自然过渡,语句之间的顺畅衔接,这就涉及到衔接语的运用。在译林版教材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衔接语的使用。比如8B Unit 4《Gulliver in Lilliput》的阅读文本是格列佛游记,作者在写得时候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使用了衔接语,使用了“After, By the time..., but, Then, until, Soon, However, either, finally, and...”来过渡语句。
3. 文本中重点句式及拓展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中,评分标准要求内容要点齐全,句式要求不能单一,要有一定的变化性,还要有高级的句式表达。通过对课本上的阅读文本进行一定的发掘训练,让学生尽可能多掌握不同的表达方式,能让学生形成这样的变换句式的意识。例如:9B Unit 2 Reading,Armstrong became the first man to walk on the Moon.可以换个方式来表达吗?学生经过思考后可以有这样的表达:
(1)Armstrong became the first man who walked on the Moon. 或者It is Armstrong who walked on the Moon for the first time.
(2)Neil Armstrong received his student pilot’s licence when he was 16.
Neil Armstrong received his student pilot’s licence at the age of 16.
9B Unit 4 Reading中的句子:
(1)Our spacecraft are too slow to carry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to Mars. 可能的表达有:
a. Our spacecraft are so slow that they can’t carry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to Mars.
b. Our spacecraft are not fast enough to carry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to Mars.
c. It is impossible for our spacecraft to carry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to Mars because they are too slow.
(2)Humans cannot survive if there is no food, water or oxygern.
Humans cannot survive without food, water or oxygen.
(3)People might live in houses which have huge comfortable rooms.
People might live in houses with huge comfortable rooms.
在很多阅读文本的分析中,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句式变换的训练,既能复习到前面已学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对这些句式的灵活运用,学生在写与单元话题相关的作文时也不必完全跟课本的语句相同。有些同学举一反三,懂得把自己课后阅读材料中积累的词句用在写作中,使文章增色不少,也大大激发了他们课后自主阅读的积极性。
此外,在中考的阅卷过程中,考生对习语的使用常常让我眼前一亮,因为英语习语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字简练,形象生动。在8B Unit 5 Reading《When in Rome》中有个句子,“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意思是 “入乡随俗”。老师可以因此而导入更多的谚语,如:
(1) The early birds catches the worm.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2) It never rains but pours. (祸不单行)
(3)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众人拾柴火焰高)
(4) Every dog has its day. (每个人都有走运的日子)
(5)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 (孤注一掷)
笔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练习在写作中使用习语,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学生四人一组, 每个小组围绕礼仪习惯这个主题编故事, 要求故事中用到本单元所学到的谚语。课堂上,同学们编的故事都情节有趣,且能用到多个习语。教学实践证明,将习语与写作教学融合起来,学生参与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能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让文章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三、 总结
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要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阅读就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入,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与之话题相关的阅读文本,合理有效地整合教材阅读文本资源,能有效地达到输入与输出的结合,我们应该深度挖掘这些阅读文本,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论文作者:陈 兵
论文发表刊物:《校园英语(教研版)》2014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文本论文; 学生论文; 句式论文; 文章论文; 话题论文; 内容论文; 语言论文; 《校园英语(教研版)》2014年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