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国际军火贸易大盘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军火论文,战后论文,大盘点论文,贸易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军火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作为国际间一种间接的军事斗争手段,它在调整多边关系、改善战略态势、平衡战略力量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作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之一,它也是有关国家获取更大经济利益,保证本国军事工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冷战结束后的十年中,军贸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战略层面上呈现出一些与冷战时期完全不同的特征。
政治经济利益兼顾角色定位发生变化
冷战时期,由于东西方激烈的对峙,国际军火贸易作为一种军事斗争的手段,也带有强烈的对抗性。作为各自阵营的主要军火供应者,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向自己的盟友或准盟友提供武器装备时,主要考虑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政治与军事利益。如美国在《武器出售控制法》中就明文规定:“只有在能够明确地证明出售武器能够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并且和美国的对外政策相一致的情况下,才能批准出口。”因此,和美国具有军贸关系的国家,一般首先是直接的同盟国,其次是间接的同盟国或友好国家。美国不仅原则上严格禁止向信仰共产主义的国家出售武器,而且对发展中国家出售武器也有诸多限制。
冷战后,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在处理国际争端时,力求寻找既能保障生存安全,又能兼顾发展利益,既能达成既定战略目标,又能避免发生“过激”军事行为的间接的军事斗争方式。军贸作为一个国家军事经济活动的对外延伸与拓展,其角色定位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它在继续强化作为一种军事关系和一种斗争手段角色的同时,还突出地表现为一种经济行为。美国主管国防工业的官员霍华德·菲什曾言:“武器销售是一种外交货币”。美国资深国际问题专家安德鲁.内森和罗伯特.罗斯曾指出:“对于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来说,军火销售是维持和平时期军工生产的重要的收入来源和对武器进口国施加影响的工具。”
事实上,军贸在调整多边关系、平衡地缘政治等方面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冷战后,为了避免出现新的战略真空、力量失衡、地区强国等威胁到其全球利益,美国在不断寻找各种解决办法的同时,仍继续依靠军贸来遏制此类情况的发生。克林顿政府就认为,通过军贸一方面可以维系和拓展美国与盟国的关系,将有关国家或地区纳入美国势力范围,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防止所谓“敌性”国家填补真空;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前沿部署”或“前沿存在”扩展为“势力部署”或“利益存在”。而对于一些军品输入国来说,军贸在迅速提高武器装备的技术层次、增强防卫能力的同时,也成为其谋取超出军事力量范围之外的高层次上的安全利益的一种手段。海湾战争后,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在采办军备时,并没有采取向美国一边倒的做法,而是分别从美、俄、英、法等数国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之所以如此,海湾各国的一个主要考虑就是为了关照各军品进口国的利益,利用军贸这一斗争手段“造势”,结好诸国,获得大国的安全保障或者口头上的安全承诺。以收“东方不亮西方亮”之效。前华约重要成员国之一的波兰,从维护国家安全整体利益角度出发,为了得到俄罗斯非正式的安全保证,调整与俄的战略关系,也选择军贸这一方式交好俄罗斯,它在加入北约的同时,却从俄国购买了米格一29飞机。
但在追求政治、战略利益的同时兼顾经济利益,却是冷战后军贸领域发生的最重要变化之一。由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军贸市场订货锐减,大批武器弹药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多余物资”,导致许多国家军工企业举步维艰。为把裁减下来的大量过剩军火转变成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硬通货,为军工企业生存发展寻找出路,各国都把眼光盯住了国际军贸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争取军贸订单对军品出口国来说有着巨大的经济意义。9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军火出口政策开始从政治和战略考虑转向经济考虑。苏联时期,他们只向意识形态接近或“传统友好”的国家出售武器,而且不少武器以赠送或信贷方式提供。如今出口武器除部分用于抵消外债外,其余均按商业原则进行,不论其国别、地区和武器种类如何,只要支付硬通货,就连竞争对手美、英、法等国也可从俄购买命中率比“爱国者”导弹还高的S-300W反导弹系统。不仅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着眼于经济利益输出军火,美国在突出政治、军事利益的同时,也决不轻看经济利益,甚至不惜向国际军贸市场推出本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同它国进行竞争。像F-151,F/A-18、M1A1主战坦克、“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爱国者防空导弹等,都成为美国政府极力推荐的军品。美国国会的高级官员认为:光靠裁军节支,不仅数额少而且伤元气,而节支与对外军售‘创收’并举,不仅得利丰厚,而且有助于缓解国内军工企业所受到的冲击。有资料统计,美国签订1亿美元的军贸合同,就会增加15000人的就业机会。
军贸市场合二为一亚洲成为最大买主
冷战时期,美苏两强争霸,世界分为东西两大阵营。与此相应,世界军火市场也像国际市场一样被分割为阵线分明的东西两个体系。当时,美苏为严防自己的先进武器流入对方,双方都互相对敌方实行严密的封锁,都只向各自的盟国和“友好”国家供应武器装备。为此,美国曾建立机构庞大的巴黎统筹委员会,专门控制苏联和东欧国家购进、“窃取”西方的先进武器和可用于制造新式武器的尖端技术工艺;苏联也相应采取了许多防范措施。这期间,美苏两国为了争夺全球战略优势,加紧军备竞赛,不断制造和挑起冲突,世界军工生产和军火贸易随之水涨船高,1987年创下了世界主要常规武器贸易额364.5亿美元的最高纪录。苏联解体和华约解散后,由于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的变化,原先划定的泾渭分明的界限不复存在,世界军火市场重新成为统一的市场。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开始向捷克、波兰、印度等由原苏联控制的所谓“东方武器系列”国家出售武器;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也把军火贸易扩展到土耳其、以色列等传统的美国武器销售国家。世界军火贸易市场的规模也随之大为缩小。从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至1995年,世界年军火贸易额从321.34亿美元连续下降至227.97亿美元,降幅达到了1/3多;1995年后才开始逐步缓慢回升。据统计,从1991到2000的10年间世界军贸总额为2413.96亿美元,比前10年间3363.14亿美元的交易总额下降了近30%。
与此同时,军贸市场买方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10年来,随着武器进口的不断增加,亚洲地区开始超过北约国家和非北约的西欧国家而成为最大的武器买主,世界上最大的10个武器进口国主要集中在亚洲。据统计,10年间亚洲地区共进口了1500多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占同期世界军火贸易总额的约65%。其中,战事不断的中东长期是亚洲也是世界最大的军火市场,从1991年至2000年,其武器交易额达到了700多亿美元,占同期世界军贸总额的30%左右。
东亚地区则是亚洲的第二大军火进口市场。自1991年以来,该地区在世界大型常规武器进口总额中的比例由80年代的11%上升到约25%,最高年份的进口额甚至超过了总额的35%。其中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是东亚地区的进口大户。尤其是台湾,为了以武力抗拒与祖国大陆的统一,10年来共购买了近230亿美元的洋武器,占同期世界军贸总额的近10%。
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武器进口也十分引人注目。其中印度作为世界十大武器进口国之一,进口数量占据一个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在1993年,进口额高达21.4亿美元,是当年世界第二大武器进口国。东盟国家在冷战结束后,为了建立自主国防、加强自身安全、维护经济利益、在处理与邻国的纠纷和地区事务中增强说话的分量,也购置了大量装备,包括潜艇,水面舰艇,战斗机,坦克和导弹系统等,其中泰国还装备了东亚地区第一艘小型航空母舰。
北约国家和非北约西欧国家年购武器占世界军火贸易总额的30%,是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武器市场。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世界七大国防工业强国虽可满足国内的大部分军品需求,但其武器进口(特别是子系统、零配件和原料)仍占1/4至1/2。美国的某些武器零配件进口额一般占其防务支出的2%-3%,主要供应者是英国。作为回报,英国一直是北约欧洲成员国中美国装备最大的买主。其它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北约和欧盟国家,防务进口在其国家采购中所占的份额都超过自制部分。
一度冷落、萧条的拉美、中东欧和北非地区在90年代中后期也开始成为世界军品贸易热点。如拉美地区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一些国家开始拨巨款重新装备军队。例如秘鲁投资了8亿美元,用于“主权防御”;10年内委内瑞拉也花费了12亿美元更新军备;哥伦比亚、智利、巴西也制定了改善军备的长期计划。中东欧国家为了加入北约,在10年中也花费了数百亿美元以北约武器改装军备,其中仅更换战斗机一项就需花费100亿美元。非洲国家每年也花费了约10亿美元购买武器,成为东西方军火商争夺的目标。
美国一家峥嵘独露俄国西欧力争地盘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长期在世界军火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早期美国处于优势,后来苏联略占上风。它们在各自的军火贸易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冷战后,随着国际战略形势的巨变,以及世界军火贸易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世界武器供应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两强只剩下美国一霸,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跌落到与英、德、法同一层次,而一些中等军品供应国则加快了向国际军贸市场进军的步伐。
与整个军贸市场的萎缩相反,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武器销售却保持了强劲的势头。10年来,凭借唯一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美国在军贸市场独占鳌头。据统计,以199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美国的军火交易额平均每年达110多亿美元,占全球军火交易总额的近50%。其中1992年交易额高达138亿美元,2000年预计可达171亿美元,大大高于其它国家。对此,原苏联的一位将军叹息道:“美国把俄罗斯挤出了世界军火市场,它还将占领这个市场许多年”,美国的盟国也称“欧洲难以招架美国在军火市场上的攻势”。
原苏联在70-80年代曾是世界头号武器出口国。在整个80年代,它在世界军火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达到近35%。苏联解体后,随着政治地位和国际影响的明显下降,俄国对外武器出口额连年大幅度下降,到1994年,降至历史最低点9.62亿美元,仅是世界军火贸易总额的3.86%,或是美国出口额的9.2%。为了扭转局面,俄从1993年开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摒弃政治目的,重视经济实惠,利用价格优势,先进武器优先出口等,以实现争夺武器市场的战略目标。俄罗斯东山再起的努力,从1995年起终于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据俄统计,1995年,俄武器出口额达到39.09亿美元,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世界军火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上升至18.4%,排名世界第二。1996年后,其出口额又逐年又有所增加,到2000年达到了43亿美元。
与此同时,英、法、德、意等国加强了对军贸市场的争夺。10年来,它们的武器出口额比80年代虽有所下降,但所占比例与80年代基本相近,仍为1/4左右。其中英国得利于海湾战争后一些中东国家的大量采购,使它在1993年的军火协议出口额达到82亿美元,当时是全球第二。法、德、意等国紧随其后,年均军火出口额为10亿美元以上。1996年这些国家随着战斗机等先进武器出口的增加,军火出口均创造了大幅增长的纪录。这些国家都在采取积极措施,以巩固和扩大其军火市场上的“一席之地”。例如,英国政府明确表示,将继续推动本国的军火出口。它制定的军品出口新战略提出,到2005年其出口额力争达到世界军火贸易总额的22%。法国也扬言要大量增加武器出口。它在自己的军品出口“战略计划”中确定了优先目标及实施手段。德国政府则采取鼓励国内军工企业同外国公司合作建立军工集团的办法,以绕过本国法律对出口军火的限制,增加出口竞争能力。
此外,以色列、南非、乌克兰、捷克、波兰、韩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一大批中等军品供应国虽在冷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军品出口曾以13%的速度大幅下滑,1995年仅只19亿美元,占世界军贸总额的8%。但从1995年后,经过各国的努力,开始跻身于军火市场上的竞争。据SIPRI报告,10年间这些国家的出口量在世界武器贸易总额所占比例约在9%左右。可以预计,随着众多国家进军国际军贸市场,国际军贸市场处于一种分化和重组的状态。
高新技术武器走俏交易方式灵活多样
进入90年代后,随着军火贸易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军贸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军火市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先进武器装备和高新军事技术的交易越来越多,且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冷战时期内那种以陆军武器等传统的常规武器为代表的“二流军品”交易在军火市场上渐被冷落,代之而起的是尖端的海空军武器市场比例逐渐扩大。例如,战斗机和舰艇在亚洲地区成为畅销武器,海军武器在一向以陆空军武器为主的中东市场也成为抢手货。据统计,10年间,国际军贸市场上尖端武器与高新技术的交易额在世界军火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50%。
10年来,为了保证在世界一些重要地区的影响力,并抢占军贸市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竞相向一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倾销先进武器装备。自海湾战争以来,美国向中东地区和东亚地区出售了价值500多亿美元的可“用于发动突然袭击和进行大规模进攻行动”的先进武器,包括先进的作战飞机、攻击直升机、预警机、“爱国者”导弹、先进的舰艇、以及主战坦克等。为推动先进武器出口,美国取消了向巴基斯坦、捷克、波兰、匈牙利等国家和拉美出售尖端武器禁令。俄罗斯为了摆脱在军贸市场上的被动局面,亦是大打“尖端武器牌”。近年来,法国武器出口总额中90%以上来自最新式的武器系统。而为了扩大军品出口,占领新市场,有的军品供应国甚至还根据购买国的具体需求,专门研制设计出口型新式武器。据查,法国国防研制费的70%用于研制出口型武器。达索公司专门为出口研制的“幻影2000-5”型战斗机,投入了3.5亿美元。德国专为出口研制的产品有“麦柯”级护卫舰、209型潜铤等。德国的吕贝克工程设计所每年有1/3的任务是专门设计出口型潜艇。
为了增加和促进军火出口,世界一些主要军火供应国还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军火贸易形式。如低价倾销租赁、易货贸易、联合生产、改进旧设备、设立培训中心、转让武器生产技术以及其它长期合作方式等。而补偿贸易、提供政府信贷担保、合作生产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也被其它许多国家广泛采用。例如,美国政府就积极支持与参与军火对外销售,90年代以来每个财年都要拨款几十亿美元用于提供信贷担保,支持军事销售。事实上,在冷战后的10年中,补偿贸易占到了世界军火贸易总额的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