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特别是经济管理,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于施工企业及其他相关方的利益有着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管理的风险类型也愈发复杂,管理难度更高,因此文中将主要分析企业工程经济与管理风险类型以及实际的管理策略,作为工作优化的依据。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1工程施工管理的风险
1.1工程施工方案的风险
工程施工项目档案的设计,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其作为前期产生的文件,设计过程很容易受到不同条件要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变化以及施工需求的变动。例如施工的启动资金、施工设备、现场水文地理信息以及施工的技术规范标准等等。不仅如此,如果是在水中开展施工作业,还要考虑到航道、洪水、涨潮等要素。鉴于当前许多企业普遍都采用“四新”技术方案,对于变动要素的应对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是依然会遇到诸多不便,鉴于技术要求很高,施工的复杂性也更高,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也自然更高。
1.2安全与质量的风险
在施工当中,安全与质量隐患,会直接影响施工成果。例如施工人员操作不够规范、业主工期要求过紧等,都可能导致施工受阻或是彻底停滞,却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一旦出现严重的施工事故更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与名誉损失。而且培训体系不够健全,也会导致施工人员队伍素养不足,引发安全事故。这种风险,不但可能导致工期的延误,同时也可能导致项目的进度规划被打乱,或是引起合同纠纷。
1.3劳务分包以及合同风险
劳务分包,是当前在工程领域常见的一种合作方式。材料的采购任务也包含在可分包的范围内,但是由于工程施工材料的用量越来越大,或者受到资金或是其他客观严肃的限制,所以一般很难一次完成采购,在多次的采买过程中,市场价格行情会产生浮动,这显然不利于对于成本的控制,而且如果对于价格浮动的预测不够精准,最终成本很可能远远超出前期预算。加之因气候变动以及设备检修等原因所导致的不时停工,都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预知的经济损失。鉴于部分业主并不具备平等互利的“双赢”理念,普遍会盲目执着的追求低价,在合同条件中甚至会将过多的成本制约风险转嫁给承包商,以不合理的风险制约条款企图维护自身利益,这样的条件对于承包商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2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工程施工消耗过高、经济效益低下
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仍采用传统的粗放型方式,并未能形成适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由此,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的资源浪费和人力浪费,而且无法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不仅导致过量的资金损耗,而且还不利于工程的建设施工,也影响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2.2缺乏完善的工程风险管理和防范机制
由于工程风险管理技术的欠缺,导致企业不能科学合理的作出风险评估,无法避开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工程风险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市场上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并发症症状,导致可能出现购买的材料不足从新再买,但市场材料价格变动过大,导致成本不断提高,开支变大,形成入不敷出的不利状况。再者因为市场材料价格的提高,施工方极有可能以降低施工质量或暂时停工的方式来应付这一状况。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防范机制,以预防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因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不足,导致施工过程中留下了隐患,在工程质量方面埋下了危机。
2.3工程经济管理技术十分落后
工程技术的先进性同样决定着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只有拥有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完善的管理技术,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建设。目前,我国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很多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采取的经济管理技术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潮流下的新形势经济体制,不仅导致了难以管控工程成本的后果,而且增加了建筑成本的投入。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所取得的成效与工程经济管理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工程经济管理技术决定着施工的成效,值得施工单位深思与采纳。
3工程经济管理中应对风险的措施
3.1提升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意识
在如今科技大爆炸的时代,一个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进步离不开先进的科技,同样离不开先进的经济管理方式。作为施工单位的基础员工,不仅要做到听从上级指挥,更要具备规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的施工意识。对于施工单位的领导来说,更要尽力尽责地去完成每一项工作,既不可以以自己为核心,对基础员工颐指气使,更不能一事不做,滥用职权。作为领导而言,就必须做到身先士卒,加强对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的重视,并对施工过程做出有效的控制和指挥,避开各种不确定因素,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同时,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意识也要全面普及,要设立一个普及课堂,让每一个员工和领导都能进入其中,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接受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意识教学的洗礼,才能让这些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可此项内容,从而更好配合相关工作的完成,这样才能让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意识的普及发挥最大的效果,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当然,要注意成本方面的节约,培训人员不能耽误正常的工作,否则会造成工程进度的耽误,出现更多的问题,得不偿失。
3.2控制工程投标报价
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准确评估和测算,能确定最符合企业的工程投标价格,企业在竞标时需注意保持头脑清醒,避免因为意外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招投标双方需正确认识施工工程项目,明确招投标双方的义务和权力,最后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预算、报价等内容。以此确保双方的经济利益,最终达到降低建筑企业中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目的。
3.3将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有效结合
大多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的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的情况,此类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施工方案研究时造价师未参与,只根据施工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了相应的工程预算,最终导致出现工程预算与实际施工费用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发生。将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使施工项目中的工程与经济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加入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管理等内容,能有效地加强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使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最终降低施工工程的经济管理风险。
3.4提升施工队伍素质
高素质、易管理的施工队伍能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而对施工队伍中的劳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能有效地改善施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对劳务人员进行制度、信誉、业绩、技术实力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准入制度,能有效地提升工程施工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提升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在组建施工队伍时对招聘要求做出相应的提高和调整,在施工队伍组建后对施工劳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安全意识、工作环境等内容的培训,也能有效的提升施工队伍的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降低施工工程中的经济管理风险。
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各地的建设项目日益繁多,导致国内的市场经济竞争愈加激烈,工程建筑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管理风险。想要将其风险有效的降低或排除,需要施工人员按照科学化的工程经济体制执行,对于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并排解,保证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佳.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17).
[2]王晖.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和防范措施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7(21).
论文作者:崔东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工程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劳务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