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社会的讯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成长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这一途径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目标,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是:
第一,课堂上精心设问,诱导学生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想而知设疑是诱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怎样设疑才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呢?
(一)设疑要及时 。一堂课怎样引入,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在开课设疑时,设置“悬念”使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处于“激发”状态,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讲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时,首先回忆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能燃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能支持燃烧,然后设疑,请同学们思考“二氧化碳是否能燃烧和支持燃烧?”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回答不燃烧,有的回答要燃烧,有的回答要支持燃烧,有的回答不支持燃烧。这样,很快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很快活跃起来。为了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于是推出了书中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结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同时,让学生明确了通过化学实验的探究,能获取很多的科学知识。同样,在课中和课尾若能恰当设疑,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衰,听起课来集中精力,并能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地寻找答案。
(二)设疑要巧妙、灵活。设问巧,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设问妙,才能使学生在主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收到极好的效果;设问灵活,有助于学生对提高的问题有所思考,有所创造,然后自己设法解决问题。
总之,教师精心设问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第二,课堂积极讨论,活跃学生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框,“注入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多发问,组织课堂讨论,这样就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例如:组织抢答,中心发言,执起争议等都是课堂讨论的好形式。
(一)组织抢答。我在教学“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后,设计了几道抢答题。把学生分成四个组,然后把题公布在黑板上,提出抢答比赛规则,再由学生在课堂进行抢答。结果表明学生能积极思考、分析、讨论、抢答。实践证明,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性。
(二)中心发言(写在最后)
总之,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且使学生在讨论中明辩了是非,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第三,通过化学实验,发展学生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老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性活动加以改进与创新,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各种合理方法,设计各种可行方案。如在讲第三单元的实验(3—1)时,先叫学生阅读第46页的内容并观察实验装置图思考这个装置是否有问题,这个实验的试管怎么固定?同学们便讨论起来,有的说用手拿着,有的说用两个铁架台的铁夹来固定……通过讨论,然后找出可行的实验方案。
同时,还要求学生对实验的成败,实验现象进行质疑,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不同方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探究。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全面丰富的化学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加强习题教学,训练学生思维。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进行常见类型选择题、计算题、讨论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教学之后,注意选择一些变型题、扩散题,以训练学生求异发散、逆向思维能力。比如,现在的中考选择题增加了多项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五,穿插科学史料,启发学生思维。
化学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产生和发展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为了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家“发现”的思路,体现科学家“发现”的过程,依据现行化学教材介绍的几位科学家的著名发现或著名实验为例,参考化学史文献,向学生介绍这些科学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设计的实验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中穿插教学。例如,在学习“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时候,先向学生介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是怎样通过实验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然后再来学习现在这种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示。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多种形式和方法,以上所谈只是一点粗浅认识。作为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青少年的特点,通过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把学生真正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论文作者:刘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7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设问论文; 化学性质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化学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3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