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手术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158例,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方法)和对照组(158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分析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认知情况。结果:实验组脑出血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出血患者消极心理所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出血患者健康饮食、对疾病基础知识有良好的认识以及正确掌握肢体锻炼方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手术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出血;术后康复;偏瘫;肢体恢复;应用效果
有调查发现,高血压脑出血占全部脑出血患者的68.55%左右,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长期高血压导致颅内小动脉破裂出血情况出现[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好发年龄段为中老年人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一种严重慢性疾病[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脑出血患者加以及时治疗和合理护理等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但是脑出血给患者带来的身体伤害不可避免。高致残率不仅仅给患者的机体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本文将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158例,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方法)和对照组(158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纳入标准:(1)经过CT/MRI检查显示为脑出血者;(2)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2)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实验组中有90例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2.55±1.87)岁,平均体重为(60.36±12.87)kg;出血类型:18例丘脑出血、28例桥脑出血、33例小脑出血、40例基底节区出血、39例脑室内出血。对照组中有96例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3.02±1.83)岁,平均体重为(60.44±12.82)kg;出血类型:20例丘脑出血、26例桥脑出血、35例小脑出血、36例基底节区出血、41例脑室内出血。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按时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加以检查,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除此之外,保持患者病房环境的干净和整洁,为患者详细介绍有关病情的基础知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早期康复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护理工作人员要提供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再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使得患者能够正确面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2)饮食教育。由于患者手术后处于高代谢状况,所以必须保持充足的营养。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的食物,保证营养的摄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多吃新鲜水果,多喝水,预防便秘的情况出现;戒烟戒酒,禁止摄入辛辣和刺激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3](采取本院特制问卷调查表,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生活质量[4](社会功能、肢体功能、角色功能、认识功能)评分、认知情况[5](消极心理、健康饮食、对疾病基础知识有良好的认识以及正确掌握肢体锻炼方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脑出血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总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讨论
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出血部位是:壳核区[6]。脑出血往往会出现头痛和意识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7]。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脑出血患者加以及时治疗和合理护理等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但是脑出血给患者带来的身体伤害不可避免[8]。高致残率不仅仅给患者的机体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9]。脑出血一般在情绪过度激动或者精神紧张时发病,严重患者会出现昏迷和血压下降等临床症状[10]。现阶段来看,治疗脑出血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如神经内镜清除血肿和开颅清除血肿等。但是,由于手术时间过长,所以会导致脑出血患者出现语言障碍或者肢体障碍等并发症,最终影响到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不利于其早日恢复健康。在护理时,早期康复护理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一方面能够积极缓解患者紧张和恐惧的心理情绪,另外一方面还能够提高脑出血患者对医护工作人员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依从性。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充分尊重脑出血患者隐私和人格,让其感受到护理工作人员发自内心深处的关怀和体贴。积极鼓励患者和安慰患者,树立患者治病信心,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疾病基础知识的宣教方面,护理人员可以为脑出血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制造个性化的疾病预防手册,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等定时发送一些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再详细解答患者的疑虑。在康复训练中,由于脑出血患者会出现偏瘫后遗症,所以在早期恢复阶段中,护理人员需要为其采取积极有效的运动措施,恢复患者的机体功能。有计划地对瘫痪肢体加强合适锻炼,保持适宜的强度,一天运动2~3次,每次运动时长为半小时左右。在体位护理过程中,按摩各个关节之后,加强肢体血液循环,增加坐位练习或者直立行走练习等。加强对脑出血患者的功能关节保护,防止跌伤或者摔伤,让脑出血患者能够注重自理能力的活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脑出血患者消极心理所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出血患者健康饮食、对疾病基础知识有良好的认识以及正确掌握肢体锻炼方式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手术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艳,李春利.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8-10.
[2]曾丽媚.早期康复护理在基底节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4):152-153.
[3]李萍.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1):1040-1042.
[4]程默.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3):118-119.
[5]姜影.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240-241.
[6]万宝珍,徐雪梅.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3):45-46.
[7]孟祥杰.通窍活络汤加减配合运动疗法早期干预脑出血偏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0):1978-1980.
[8]陈莉,李武军.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11-13,17.
[9]于学涛,徐奕鹏.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综合模式下踝关节背屈锻炼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7,39(7):937-939.
[10]李延萍,景蓉,李水清等.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6):844-846.
论文作者:马静,周玲丽,刘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脑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实验组论文; 功能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