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大潮背后的农民养老保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潮论文,农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突出表现形式的“民工潮”冲击城镇社会以来,这个潮头涌动愈来愈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他们的转移也给农民养老保障机制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状态。在我国,由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以及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而导致的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还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技术进步,耕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农业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增加的原因,迫使农村中剩余劳动力不得不转移到城镇。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水平居高不下,单纯从事农业生产难以满足生活消费的需要,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有增无减。刚开始是农闲季节潮来,农忙季节潮落,现在却是一年四季民工都在涌动,转移范围也扩大到全国。2000年全国有1.7亿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到2020年前,农业剩余劳动力每年都将维持在1亿以上,其大规模向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的趋势不可阻挡。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特别是大量年轻一代农民的离土离乡,使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将变得无依无靠……。这种形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二、农村老年人口的发展状况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农村老龄化速度加快,有着近9亿人口的农村涌动着“银发浪潮”。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7285万人,1998年底统计,全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9300万人,2000年我国农村8.33亿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7.36%,到2030年,6.64亿农村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到17.39%,为1.2亿人。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与城市老年职工的重大差异是他们中绝大多数无工薪,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因而只能依赖子女的赡养。据1999年6月统计,我国农村中97.6%的老人依靠家庭养老。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形式,这是由我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家庭养老将是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的基础。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养老保障的影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老年人口的“双增”趋势,使得农民养老保障面临着挑战。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许多高龄老人的日常照料便成了难题,他们行动不便,丧偶者更是“划屋为牢”。60岁以上尚存劳动能力者承担着子女离开后的家庭全部体力劳动,还要照看孙辈的起居、入学。因而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其他如社会、心理、娱乐方面的供养更为薄弱,有的地方根本就谈不上这些。部分外出子女的敬老意识淡薄或经济收入低微,因此他们父母的生活十分简朴,甚至有的还借钱度日。生病也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小病往后推,大病把命抵”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笔者曾对安徽农村570户农民家庭作过调查,60岁以上的无收入老人有540人,其中70岁以上高龄者165人,占老人总数的比例为30.6%,60~75岁中尚存劳动能力者375人,占老人总人数的69.4%;其中高龄无护者72人,占老人总数的13.9%,经济无依靠者120人,占老人总数的22.2%。这仅是一个较典型村庄的情况,如果调查范围扩大到全省、全国,那统计的结果恐怕还要惊人。当许多人都在津津乐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贡献时,难道对由此引起的农民养老保障问题能熟视无睹吗?
我国农村中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农村中农民养老保障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鳏、寡、孤、独、废者皆有所养”的社会在今天对农村老人仍是一种美好理想。所以,笔者在这里大声疾呼全社会都来关心这个问题,创造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养老保障作用的良好环境,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无疑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