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安
深圳市布心小学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化,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更加得到了重视,强调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创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数学作为高年级教学必要课程,对学生逻辑培养、发散思维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因此,现阶段空间观念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重要环节,通过思维或表象加工,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更好的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想象空间中物体的形象。鉴于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方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生;空间观念;方法分析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性既是由于空间观念对数学的影响,又是因为空间观念影响着个体生活效果。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对学生一生发展都具有裨益,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探索与掌握空间,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活动与成长。
一、小学生空间观念概述
(一)空间观念的特征
空间观念发展特点具有空间能力、空间想象力特征,空间能力与空间想象力直接影响空间观念水平。掌握空间观念发展对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具有积极影响。影响空间认知的因素中,性别与年龄是关键因素,性别差异与年龄差异对于空间能力或想象力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二)学生空间观念培养
实践证明,培训有助于空间年龄提高,发展空间观念具有多元性特征,包括生活经验分享、实践操作、想象、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指导学生有目标的观察、感受空间形式、创新空间观念。此外,重视操作感受可以形成空间观念;提倡形式敢于想象、形成空间观念、重视语言调节,以想象、第再现深化空间观念。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研究较多,培养方法多样,教学完善教学方法有助于促进空间观念养成。
二、高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培养调查
(一)空间观念培养值得鼓励的地方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过程中应坚持不懈,例如:教材分析,教学前教师总结本节知识点、分析教材重难点,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为空间观念培养奠定基矗此外,学生调查,尽管教师难以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水平做到全面掌握,但都深刻意识到学生的重要作用,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分析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矗制定多媒体课件,课件展示有助于带给学生新的视觉感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目前,多媒体教学基本实现了普及,很多教师对课件制作了如指掌,这是我们需要肯定与鼓励得做法。
(二)空间观念培养不足
第一,教师对空间观念理解不够深入。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空间观念的理解关系着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目前,很多教师对空间观念缺少全面认识,对空间观念、想象力、能力缺少了解。在调查中还发现,40%的教师提出空间想象力培养给教学带来较大困难,即学生空间观念影响着空间想象力发展。第二,教材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很多教师表示课前教材分析主要集中于知识点分析,很少有教师考虑空间观念培养方法。此外,调查中教师首选教材中"空间与图形"内容,40%教师选择"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少部分教师选择"数与代数"内容。从中不难看出,教师能够意识到"空间与图形"内容对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作用。但是,并非只有该内容才能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教师在该方面缺少深入研究。第三,缺乏对学生了解。调查中,60%教师表示比较了解学生,30%教师表示不是很了解。虽然教师对空间观念培养有一定认识,但对学生缺乏深入了解使得空间观念培养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教师对于如何才算了解学生,需要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培养空间观念这一概念没有准确的掌握。
三、小学数学高年级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方法
(一)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第一,加强对空间概念的学习。学校通过对教师理论培训、专家讲座等途径提高对空间观念的认识。同时,教师应多阅读,利用阅读扩大对空间观念的理解,尤其使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中提出的学生空间观念表现内容与要求的认识。第二,深入探索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水平。不同学生之间空间观念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经过对高年级学生思维意识、认知规律分析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深入理解。数学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思想,主动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活实践
小学生在生活中对几何知识与几何经验有基础的掌握,这也是生活空间延伸、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利用生活实例带给学生直观体现,有利于促进空间观念形成。
比如:《圆柱和圆锥复习课》教学中,出示一个圆柱体木料,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让学生仔细观察这根木头,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思考后,可能提出:木料的侧面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木料的体积是多少?教师再来引导,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求表面积?学生会想到给圆木涂油漆,教师追问:给圆木涂油漆有几种情况?学生纷纷想象:
①如果是柱子时,只刷侧面。
②如果是个木凳子,只涂一个侧面和一个上面。
③如果是个圆木料,可涂整个表面。
接着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打开,想到了"切","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加的表面积。而且有横切、纵切两种不同的切法探究,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还可以"削","削"出圆锥,讨论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
最后,还可以"挖","挖"出容积。将容积和体积加以联系和区别,木桶的内外都涂上油漆,与前面的涂漆问题加以联系和区分,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三)探究几何知识之间的关系
学生之间空间观念差异显著,教师在教学时经常出现一刀切培养方法,忽视对知识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难以实现学以致用。为此,促进探究几何知识之间的关系既有温故而知新作用还能引导学生对新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生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空间观念积累水平。
比如:《图形的面积》整理复习的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图形,整理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与知识关系交流的过程。教学过后,学生看到黑板清晰的知识网络图就会恍然大悟,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是推导其他图形面积的重要途径,所有图形面积公式皆是由长方形面积推导出来的。例如:平行四边形是把它沿着高切割,拼成一个长方形而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后,圆是一个曲面图形,它的面积怎么求?打开思维的翅膀,把一个圆把它平均分割成16或32等份,再拼成一个类似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圆的面积也转发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若每个单元结束后都可以引导学生整理知识点,各阶段学习内容后都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进行知识间的交流,最终提高知识的迁移,提高空间观念,提高想象力。
(四)增强感知和体会,扩大交流的空间
根据空间观念概念可知,空间观念实质是对四周环境得感知,生活空间中我们对物体的形状、位置、尺寸有一定的了解。实践证明,人的感官共同活动有助于空间观念的生成。所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感知力,扩大交流空间。此外,还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活动体验,积累空间观念。设置不同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感官活动创造契机,促进知识深化与具体变抽象的过度。该过程中,学生认知体验不断深化。留给学生充足的交流空间有助于丰富几何语言,提高学生描述空间、体验空间的年龄,促进空间观念的生成。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空间观念培养重要时期,该阶段培养空间观念具有重要影响。第一,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差异,逐渐拉近这些差异。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综合素养,关注学生个体差别,创新教学、实施多元化教学。第三,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形式,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第四,完善空间观念的发展体系,由上至下重视对空间观念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宋娅文.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人性化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148.
[2]李莉,陈婷.浅谈数学文化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9(12):29-30.
[3]王捷.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106.
[4]郭书言.以人为本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44-145.
论文作者:陈慧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空间论文; 观念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