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宁宁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
摘 要:基于导师制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育活动,可以充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基于此,本文笔者依据自身经验,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育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以借鉴。
关键词:导师制;大学生创业;实践
引言
在基于导师制的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育活动,能够为大学生在今后创业提供相应的平台。而在这个平台中,导师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而且还会对学生自身的创业做好合理的规划,推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导师之间保持密切的交流,为正确引导在未来的创业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创造有利条件。
1基于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第一,对于创新创业项目来说,在实际开展的时候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申请,而在申请期间学生是无法开展项目的,这样就会致使学生没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容易出现任务不能及时完成的情况。第二,当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时候,由于创新项目通常都是和学生的课程紧密相连的,但是创业项目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业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诸多教育实践中往往不存在创业项目,显然这样就会存在一定的约束性。
1.2在管理上存在问题
就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而言,通常还采取以往的形式进行,并对信息存储没有做好科学的分类,这样就会致使诸多信息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减少了数据的使用率。不仅仅如此,从当前发展的形势来看,诸多学校依然没有对导师进行科学的管理,任由其随意发挥,这样也就致使在计划开展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最终结果,而忽略引导和教育,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3教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基于导师制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育活动中,还有诸多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及其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教育重点环节引起重视。教师无法从本质上出发,没有较高的意识,同时也没有加大宣传的力度,因此一些学生无法深入了解这方面的含义,严重的可能都不会运作,久而久之就会致使学生失去了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实践效果提出的几点建议
2.1校方应该加大支持力度
校方应当积极鼓励教育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开展创新创业的项目,并做好全程指导工作,进而可以在基于导师制的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育活动中起到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如此,校方还应当大力支持45岁以下的人员,具备一定资质的导师及其有关人员创立项目,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对全部项目做好详细的评比工作,对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进而提高导师们的积极性。
2.2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做好实践工作
在基于导师制的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有机的和学科竞赛结合起来,对学生创新成果的展示引起高度重视,并对其做好科学的分析,在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当感染其他同学参与进来。例如,高校应当把教育实践环节与学科竞赛有效的结合起来,并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能够对全部成果进行展示,在实际展示的环节中,首先由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在对其自身的优点进行认真的总结;其次,由其他同学对此次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然后再由代表阐述这些研究成果的观点及其评分规则;最后导师对此次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对所有成果存在的不足及其优势进行总结,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依据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促使创业训练教育活动有效的和实践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3将教育与实践进行统一
由于“项目参与式”教学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该教学手段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当作核心任务,其次在里面添加适当的理论课程,然后依据这些课程把某些典型的项目、案例都渗透其中,促使项目任务能够和基础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让学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可以在整个环节中发现问题,并做到解决问题。除了打开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为日后可以顺利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清楚的看到:基于导师制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育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即使该教育活动的有效落实获得了诸多的成绩,然而还应当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而为学生可以在日后顺利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一,宋力,杨双春,张瑞军,张钟元.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几点思考[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06):30-32.
[2]于斌,颜贤斌.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09):30-33.
[3]刘长宏,李晓辉,李刚,岳庆荣,任永功.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5):163-166.
[4]郭莉,王菡,王栩楠. 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06):118-121.
[5]韩立.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J].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21-123.
[6]万冰魂,杜小艳.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困境及对策[J]. 对外经贸,2016,(01):129-131.
[7]唐瑶. 刍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途径[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9):37-38.
[8]曾禛,刘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北方经贸,2013,(01):110+115.
作者简介:
严宁宁,女,汉族,1982--,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2008级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2008年-至今在山东协和学院担任教师。
论文作者:严宁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计划论文; 大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教育活动论文; 项目论文; 能力论文; 导师制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