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和与多极化势头强劲霸权与冷战思维依存——1997年国际形势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霸权论文,冷战论文,势头论文,国际形势论文,强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世界人民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时代主流下即将度过不平凡的1997年。我国人民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各方面工作取得重大发展的形势下即将度过令人鼓舞的1997年。回顾近一年来的国际形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全球的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行径并未收敛
一年来,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按国家来说,我国对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中俄、中法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倡导建立多极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些发达国家,如德、日、英、法等国加快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谋求成为独立的一极。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有较大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按集团来说,区域合作组织日趋发展,除了原有的组织,如欧共体、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洲自由贸易区、拉美南方共同体市场、安第斯集团、海湾合作委员会、亚太经合组织等外,今年世界上又出现了不少新的集团,如今年1月分,土耳其、埃及、伊朗、尼日利亚、印尼、马来西亚、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8国外长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会议, 决定筹建“发展中八国集团”,6月15日, 这八国的总统或总理又在伊斯坦布尔召开首脑会议,发表了“伊斯坦布尔宣言”,宣布“发展中八国集团”正式成立。宣言强调该集团是向所有发展中国家开放的世界性组织,其宗旨是在以和平代替冲突、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合作代替剥削、以公正代替双重标准、以平等代替歧视、以民主代替压制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在世界新秩序中获得更大发展。3月5日,环印度洋区域的毛里求斯、南非、莫桑比克、肯尼亚、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也门、澳大利亚、新加坡、阿曼、印度尼西亚等14国外长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举行部长级会议,宣告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正式成立。南部非洲建立了有12个国家参加的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今年5月, 东盟顶住西方国家的压力,决定接纳缅甸、老挝和柬埔寨(因国内动乱暂时推迟)三国为正式成员国。东盟正从原来以经济为主的地区性组织逐渐向政治、经济并带有一定安全合作色彩的组织过渡。东盟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0个成员国总面积达 45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亿,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军队超过150万人,武器装备不断走向现代化。大东盟的出现无疑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在全球走向多极化的同时,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却十分嚣张,它竭力维护其一超地位,一再宣称“美国要领导全世界”,妄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上,美国总想自己说了算。继去年美国以唯一的一票否决了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连任后,今年在波黑问题上美国又一手指挥,说打就打,说停就停。在中东事务上,今年以色列破坏中东和谈形势后,美国又独断专行,排斥欧盟参加华盛顿会议,还反对欧盟和法国向中东派遣特使,更有甚者,美国两次否决联合国安理会谴责以色列的提案,偏袒以色列。这一系列做法引起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不满。美国还以“人权”、“民主”、“军售”、贸易等为借口不断干涉别国内政,包括插手我国的台湾和西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激起我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世界并不安宁
1997年,世界安全形势看好,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普遍降温,和谈与和解的趋头增强:前苏联地区的武装冲突基本平息;巴尔干半岛特别是波黑地区的冲突,政治解决继续占主导地位;亚太地区继续维持着总体的和平局面;西欧、北美和大洋洲地区则继续保持稳定。然而,稳定中有不稳定,有些地区战乱频仍,有的国家重新出现混乱,天下并不太平。
今年以来,非洲一度成为热点最多的地区,据统计,非洲年初以来发生的各种武装冲突达15起,约为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扎伊尔发生全国性内战,卡比拉领导的反政府武装推翻了蒙博托政权;塞拉利昂发生军事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并多次与西非维和部队发生武装冲突;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数次发生武装冲突;苏丹内战一度升级,并与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厄立特里亚等国发生过边境冲突;阿尔及利亚、乌干达、卢旺达等国内的战乱也未完全平息。在欧洲的巴尔干地区,波黑地区仍时有战斗发生。在亚洲,以色列破坏了巴以一月份签订的协议,危及中东和平进程,双方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没完没了。以黎、以叙之间矛盾和冲突不止。阿富汗战乱连绵不止。柬埔寨两首相发生火并,使柬险些又陷入战乱。在拉丁美洲也不时可听到枪声。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和某些西方势力仍坚持冷战思维,为世界带来了最大的不安宁,今年最突出的表现有二:
一是在欧洲搞北约东扩。
冷战时期,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华约和北约尖锐对峙。90年代初,华约解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北约本该也同时宣布解散,然而它不但没有解散,反而加强了,而且要东扩。所谓东扩,就是要把中东欧的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以及独联体的一些共和国,如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等统统纳入北约的势力范围,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防范俄罗斯东山再起,这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约东扩的矛头直接指向俄罗斯,将从地缘政治上形成对俄罗斯的战略包围。俄罗斯对北约东扩一直持反对态度,开始力图打掉这一图谋:首先,俄罗斯宣布,改变原来已承担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战略,准备用核武器来对付可能受到的威胁。其次,俄罗斯要求修改已签订的常规裁军条约。第三,策划加强独联体国家的军事合作和建立军事联盟。但是这一威胁未能奏效,北约并未因此而停止东扩。继而俄罗斯提出使中东欧地区成为俄与北约之间的缓冲地带,由俄与北约共同担保中东欧国家的安全,也遭到北约的拒绝。鉴于北约东扩已势不可挡,俄罗斯一面重申反对东扩的立场永远不变,一面对北约东扩提出要价很高的先决条件,力图从被动中求主动,尽量减少北约东扩的负面效应,最大限度地捞取经济实惠。今年1 月份以来,俄外长普里马科夫与北约秘书长索拉纳进行了3轮会谈, 并未解决双方实质性的分歧。3月20~21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进行了他们连任总统后的首次会晤,双方就北约东扩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克林顿在施加压力的同时,使出了拉的一手,除了重申已对俄罗斯的允诺外,又对俄罗斯作了新的承诺,主要是:1, 建立北约与俄罗斯的常设磋商机制,使俄罗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有广泛的参与权和发言权;每年定期召开由外长或国防部长参加的“联合理事会”;俄与北约互派常驻军事代表。2,修订欧洲常规裁军条约, 矫正在苏联解体后,北约与俄罗斯常规力量方面存在的3∶1的不平衡状态。3, 北约不在新成员国部署常规部队,不部署核武器。4, 在俄批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后,美俄立即开始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谈判。5,美向俄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俄实现国内经济体制转轨。 美还答应为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等作出努力。今年5月, 北约与俄罗斯签署双边关系“基础文件”,实际上是俄罗斯默认了北约东扩。北约在7月份召开的马德里首脑会议上作出决定,首批将波兰、 捷克、匈牙利纳入北约,在1999年北约成立50周年之际,正式接纳为首批成员国。尔后,有可能再把巴尔干五国——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以及波罗的海三国——拉托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陆续纳入北约。北约通过东扩,将重绘二战以来的欧洲政治地图,从战略上打击和限制俄罗斯。东扩的第一步,使原华约的前线国家波、匈、捷成了北约的前沿,北约的边界向东推进了约700~900公里,显著压缩了独联体和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如果将来再把罗马尼亚和前苏联的一些共和国纳入北约,北约的边界将直接伸到俄罗斯国界边上,俄罗斯在西线的战略安全屏障将丧失殆尽。北约的东扩行动也危及亚洲的安全与稳定,北约通过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帮助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建立维和营,美国还与上述三国签署了军事合作协定,向它们提供军事装备、培训军官,邀其部队赴美参加军事演习等。今年7月17日,美负责国防政策的副部长斯洛科姆在国会讲, 北约将对远在太平洋的“军事威胁”作出反应。由此可见,美国企图以北约东扩不仅在欧洲巩固自己的主导地位,推行依托北约,遏俄制欧的战略,而且要以北约东扩来支持其在亚洲的战略部署。所以东扩对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以至对世界安全格局都将带来重大影响。
二是在亚洲修改日美安保体制,实行新的“防卫合作指针”。
美日安保体制是冷战时期两霸争夺的产物,其主要对象是当时的苏联。进入90年代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日美安保体制失去了对象,本应作废。但美日出自各自的利益需要,反而以军事合作为基础,强化了日美安保体制。克林顿去年4月访日时, 发表了《美日安全联合宣言》,双方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于去年9月和今年6月先后发表了关于修改“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的两个“中期报告”,6月11日, 日本政府又就第二次中期报告发表了基本见解。今年9月23 日美日推出了新的“防卫合作指针”。这一系列文件,在许多方面大大突破了日美安保体制原来的框架,主要表现在:
(一)扩大了日本自卫队军事行动的范围。日本现在有不少人在重温“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明治维新,推行大陆政策,提出所谓的军事行动的利益线,即要占领琉球、朝鲜和我国台湾。1927年,田中奏折越过了利益线,提出所谓占领满蒙、征服中国的“生命线”。后来又进一步提出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扩张野心越来越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实际上就是这么干的。现在日本又在走老路。战后,日本奉行“专守防卫”政策,军事行动地区是日本本土及其周围海域,包括宗谷、轻津和对马三个海峡。1978年签署的“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将军事行动范围扩大到远东地区,但日本政府公开声明,“远东”不包括中国和朝鲜。80年代又扩大到1000海里护航线,这次修改又把美日联合军事行动的范围扩大到日本周边地区和整个亚太地区,不仅包括中国和朝鲜,甚至包括太平洋、中东和印度洋地区,这样就把我国的台湾、南海和东海及大陆全部包括在它的军事行动地区以内了。现在日本的目标是周边—亚太—全球,这与其祖宗的利益线—生命线—共荣圈是何其相似。
(二)突破了宪法禁止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规定。过去的美日安保体制规定,在发生对日本的侵略时,日本在美国的支援下实施本土防卫作战,新的“合作指导方针”则规定,日本周边地区发生不测事件时,美日将联合行动,日本将在亚太地区甚至在中东、印度洋地区执行支援美军作战的任务。为此提出了43个合作项目,包括自卫队支援美军作战的地域、海上检查与封锁、扫雷、用日本舰船撤离非战斗人员、向美军提供情报、联合作战计划等。
(三)作战对象由前苏联改为朝、中、俄。美日合作指导方针指出,它们面临的“多元威胁”是: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拥有核武器在内的大量军事力量、地区和领土争端、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和其运载工具的扩散等。实际是把我国当作主要的潜在作战对象之一。两国经常在我国外海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四)突破了武器出口三原则。新的合作指导方针提出要加强日美军工合作,美国向日本出口核技术,日本向美国出口武器,双方在军工方面将进行更密切的合作。现在日本的军费高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日本军费已超过500亿美元。这么多军费, 除了改进军队的组织结构和训练制度外,日本军队还大力改进部队的武器装备。现在日军拥有一流的武器装备,而且正在从防卫型向攻防兼备型过度。日本正在发展具有远战能力的武器系统,如空军装备有大量F—15战斗机, 海军装备有最现代化的宙斯盾级驱逐舰,陆军装备有最新式的火炮、多管火箭炮、坦克和反坦克直升机等。据专家们分析,日本在完成1996~2000年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后,自卫队将具有较强的全球投放能力和作战能力。
在亚太地区经济繁荣、安全形势有很大改善的形势下,日美强化军事同盟,必将助长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日本的军国主义倾向,给亚太地区形势甚至世界形势带来新的不稳定,因此,亚太国家和广大人民强烈反对美日新的安保体制,我国也多次表示了对这一问题的严重关注。
三、世界经济普遍增长,但南北发展不平衡,存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1997年,全球经济普遍呈增长趋势。据世界经合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全球经济增长率约为4.5%,其中发达国家总体达到2.5%~3%,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总体上为6.5%,其中东亚在7%左右, 与去年相当。今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波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非洲、拉美的经济今年基本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5%,是20年来最快的速度。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可达3%。 俄罗斯的经济也开始回升,出现了5年来的首次正增长。
世界经济形势看好的同时也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1.与全球经济增长形成反差的是,全球失业率居高不下。据统计,全球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已接近10亿人,约占全世界劳动人口的30%。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虽然形势看好,但有些国家存在经济基础薄弱、债务负担沉重,资金技术短缺、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3.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程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尤其是美国在市场准入、保险与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实行双重标准,并借口民主、人权等问题对别国实行经济制裁。去年,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以制裁古巴为目的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和以制裁利比亚、伊朗为目的的“达马托法案”,法案规定美国将制裁在以上三国进行贸易和投资的国家。这些法案引起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坚决反对。今年下半年,法国的托塔尔石油公司与俄罗斯和马来西亚的公司,无视美国的达马托法案,一道同伊朗签订了一项20亿美元的开采天然气协议。美国迫于国际的压力,今年宣布暂停执行上述法案。
4,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近年来,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发达国家,其整体实力不断上升,南北经济差距有缩小趋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和贸易总量的比重,分别从1974年的13%和11%上升到1996年的大约30%和32%。但是,南方国家经济两极分化严重,在一部分国家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的同时,还有部分国家更加贫困,世界上最富的20%人口和最穷的20%人口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新兴工业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也在拉大。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里库佩罗在贸发会议上发言说,1965年7 国集团国家的人均收入是世界最穷7国的20倍,而1995年则上升到39倍。总的看, 在经济领域北强南弱的基本态势并未改变,以干涉和反干涉、控制和反控制为特征的南北矛盾仍将长期存在。
四、我国的形势大好,国际地位上升,成为推动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遏制中国”的策划仍接连不断
1997年,我国的形势大好。首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我国下世纪的发展提出了宏伟蓝图;香港回归祖国怀抱,雪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 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国民经济增长达10%;国内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国防现代化取得新的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对外政策方面,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进一步改善了我国的外部环境。今年江泽民主席访问俄罗斯、叶利钦总统访华,双方签订了长期以来未解决的中俄边界划界条约,我国还与俄、哈、吉、塔四国签署了边境裁军协定,改善了我国西北部的安全环境。北面与蒙古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西面与印度于1996年11月签订了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军事领域信任措施的协定,一年来中印关系发展正常。中国作为“东盟地区论坛”的正式对话国,积极参加和推动论坛的工作,派代表参加了各种会议。中日关系随着桥本访华,李鹏总理访日成功,已有了好的转机。江主席10月访美取得了完满的成功,中美关系得到稳定和改善,高层互访增多。我国与周边其他国家的关系也有新的发展,从而形成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较好的安全环境。
但应当看到,一些于我不利的因素依然存在。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坚持冷战思维,它们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崛起,正采取一切手段妄图“西化”和“分化”中国,竭力散布对我不利的影响,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威胁论”尚未消声匿迹,今年又有所谓“将来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出笼,妄称中国现在无威胁,但到2020年前后,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就可能对别国构成威胁。
祖国统一的大业尚未完成。江泽民主席在15大报告中提出了对台湾问题要两个坚持,四个反对,即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治”的基本方针和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分裂;反对“台独”;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外国势力干涉,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可是,近来美日书刊中散布中美因台湾问题必战的论调不少,散布各种战争方案。据说,美国国防部过去有个材料提出可能打五场战争,其中就有一场是中美因台湾问题在2004年引起的战争。还有材料讲,2007年8月的某日凌晨,中美因台湾问题发生战争, 日本一架隐形战斗机掠过上海市上空,投了一枚手提箱大小的炸弹,发生了小规模的爆炸,但其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却破坏了我华东地区的计算机系统,使我华东一带的指挥系统全部瘫痪。
今年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出了一本书叫作“下一次战争”,其中第一场就是设想中美于1998年因台湾问题而发生战争,双方打了一场高技术战争,还使用了核武器。美国在战争中被我歼灭18124人, 损失大量飞机和舰艇,最后只得停下来谈判。
今年1月分,日本一个名叫《21 世纪亚洲军事分析小组》的学术团体发表了一分研究报告,认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初,亚洲可能发生7 场战争,其中设想中美之间因台湾问题于2004年爆发战争。双方作战的规模很大,军事冲突可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有限冲突,包括封锁、炮击和导弹攻击,第二阶段,冲突升级,我军登陆金门、马祖,进攻台湾本岛,美国介入,中美军队发生冲突;第三阶段,战火漫延到日本、菲律宾等国家。
今年正当中美关系有改善之际,一些鼓吹中国威胁论的美国人——美国《时代》周刊前驻北京记者伯恩斯坦和芒罗写了一本书,名叫《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又在鼓吹中美战争,它设想中美之间于2004年发生战争。
上述议论的险恶用心不言自明,但从保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环境出发,我们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作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展望1998年,国际形势将会在1997年的基础上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世界一些热点地区通过谈判和政治解决可能进一步降温,中东巴以谈判可能取得进展,亚太地区仍然会维持发展与稳定的形势。所以,正如江泽民主席在15大报告中所说的,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邓小平很早就提出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在80年代就已经基本达到;第二步到2000年建立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到2000年我们也能实现。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五大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迈出新的步伐。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过10年,到建党100周年时, 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十五大文件,在当前大好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我们要抓住机遇,在新的一年里,迈出新的步伐。
标签:北约东扩论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日本军事论文; 北约成员国论文; 俄罗斯军事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 军事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