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唯物史观的前提
“费尔巴哈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从而产生一个问题:‘人们是怎样把宗教幻想塞进自己头脑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就是通过思考这个问题而形成的。”[1]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唯物史观的解剖和建立是一个伟大的探索发展过程,如何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唯物史观的形成脉络以及核心理论要义,重要的方法是“以马解马”,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通过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解读,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德法年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前提,指出了通向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道路,在《德法年鉴》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中,间隔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前两部著作是对费尔巴哈的的批判与超越,《形态》的写作彻底清算了以前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绝对精神的“思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以前,存在着诸多哲学形态,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哲学、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学派各种哲学思潮,这些哲学的共同点是:一切纯粹的思想意识都只是在思想领域兜售自己的绝对精神,对于哲学的回答、连同他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着神秘主义和强烈的宗教色彩。“实体”、“自我意识”这些看似对于哲学的辩解实质都集中于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政治、法律、道德的人集中表现为宗教的人。意识形态领域被圣化的神学意识所统治束缚,而此时的意识形态领域不过是对精神和绝对精神的重新化合。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这些意识的产物是人们贫困苦恼的枷锁,人们之间的举止行为、利益关系都是意识的产物,他们用此举掩饰社会发展的真正矛盾。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披着宗教外衣的奴化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哲学理论站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上,从商品资本的利刃上揭示出了社会现状的真正矛盾。物质利益是凌驾于精神辩解之上、并决定社会意识。我们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畏惧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巨大社会生产力要远远多于以往任何社会生产力之和,正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剩余价值的强行掠夺才会产生剥削劳动人民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卷的发表让那些高昂的“纯粹”思维跳出高深莫测的宗教泥潭,让人们从人的角度而不是神的观念去理性清醒的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关系和种种利益分配手段,从而逐渐揭开无产阶级剥削理论的真实面目。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思想建构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
费尔巴哈对于世界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感性直观”,把绝对精神的化合视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马克思从生产力角度出发,把社会所有制划分为四种形态:“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2],这些社会形态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
马克思认为,一切社会历史的前提是人的有生命的个体存在,这种存在不仅仅是肉体存在,而是人能够吃穿住行维持自身存在的种种客观条件,人不断的创造条件使自己存在的行为构成实践活动本身,不同的行为方式构成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人与人之间结成新的社会关系,而人们之间的这种交往本身又是以生产决定的。“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人是从事社会实践的主体,无产阶级革命应该站在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着眼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产党人竭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现实的个人从宗教神学、绝对精神的泥潭中连根拔起,意识、思想、观念、语言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的首要生产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自身生活的物质资料,达到首要目的以后新的更高追求的活动又会产生新的生产工具,社会生产力在循环往复的发展中一步步向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直接物质生产出发阐释现实的生产过程,他们指出,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共同活动的方式和劳动工具构成生产力本身,社会关系的存在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阶段决定人们交往方式的巨大转换,进而形成新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总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
(二)市民社会和社会分工理论
马克思所研究的市民社会是指生产方式产生的交往形式,“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发展程度。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4]。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市民社会是历史的产物,又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产品的流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逐步扩大化,部落、种群、国家一步步产生。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也在逐步强化和发展,马克思唯物史观使得哲学研究从政治国家走向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和财产关系的总和构成整个历史的基础,上层建筑的各种实体的或非实体的社会意识形式建立在市民社会基础上。”[5]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于市民社会的剖析极大地提高了人的主体作用,肯定了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市民社会与社会分工理论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发展的社会现状呈现,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带来社会阶级结构和生产要素关系的排列组合,即社会分工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所阐释的唯物史观是“大唯物史观”,它相对于以前的哲学形态来说更加的科学严谨,它的范围也更加广博,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十分的重大。劳动实践理论是对西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和超越,是对西方哲学的颠倒与颠覆,“马克思把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中的思维和存在、理念和现实、精神和历史的关系颠倒过来,提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6]同时马克思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写作用并没有像青年黑格尔派局限于对于老年黑格尔派认同的前提下批判唯心主义一样,而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7]使得哲学研究从天国落入物质资料的生产世俗。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唯物论、辩证法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形态》不仅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历史文本,更是一个不断开放和发展中的社会现实,它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思想———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170周年,安启念,天津社会科学(D)2016年第6期
[2]《论行政人格的历史类型》,杨艳,2006.06.05,中国人民大学
[3]《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双重维度及其哲学意蕴》骆奎,2012-05-01,华南师范大学.
论文作者:侯林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唯物史观论文; 马克思论文; 德意志论文; 社会论文; 费尔巴哈论文; 黑格尔论文; 意识形态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论文;